新宾县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对于水源涵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7-14 19:53
[目的]文章通过对新宾县乡村聚落分布特征、景观格局和土壤侵蚀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乡村聚落布局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程度和方向。[方法]以1992年、2001年、2010年新宾县卫片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现状以及统计年鉴等社会经济资料,分析乡村聚落分布存在的问题。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景观指数对乡村聚落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应用spss软件对土壤侵蚀情况和乡村聚落规模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新宾县乡村聚落呈现出平均斑块面积较小,南杂木镇平均斑块面积最大,为3.07hm~2/个;木奇镇平均斑块面积最小,为1.97hm~2。斑块数多永陵镇斑块个数最多,为473个,表明其破碎度较高;斑块个数最少的是响水河子乡,为97个。人均用地面积超标,人均建设用地面积305m~2/人,超出规定的150m~2/人、平均斑块分维数小均在1.16以下,接近于1,斑块具有一的稳定性稳定,分散度较大。土壤侵蚀情况与乡村聚落规模、人口密度在置信度为0.01的情况下相关性显著,并且呈正相关。[结论]新宾县乡村聚落图斑破碎化严重,布局比较分散;土壤侵蚀情况随着距离的增加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乡村聚落规模越大侵蚀情况越严重。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RS和GIS方法
1.2.2 数理统计方法
1.2.3 景观指数法
2 数据来源与数据预处理
2.1 数据来源
2.2 数据预处理
2.2.1 研究区域的剪裁
2.2.2 计算NDVI值和植被覆盖度 (VFC)
2.2.3 制作坡度图和土壤侵蚀图
2.2.4 乡村聚落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新宾县乡村聚落数量结构分析
3.2 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景观指数分析
3.3 水源涵养与乡村聚落分布相关性分析
3.3.1 新宾县土壤侵蚀现状分析
3.3.2 土壤侵蚀与乡村聚落距离的关系
3.3.3 土壤侵蚀与人口密度的关系
3.3.4 土壤侵蚀情况与乡村聚落规模的关系
4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分析[J]. 田韫智.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09)
[2]基于地形梯度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特征分析——以湖南省浏阳市为例[J]. 梁发超,刘黎明. 资源科学. 2010(11)
[3]RS与GIS支持下的桓仁县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 于淼,边振兴,李建东.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4]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分布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J]. 姜广辉,张凤荣,秦静,张琳,宫攀. 农业工程学报. 2006(11)
[5]辽东山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对策[J]. 霍进臣,孙宝林,关守增,何明太. 中国水土保持. 2006(02)
[6]景观指数之间的相关分析[J]. 布仁仓,胡远满,常禹,李秀珍,贺红士. 生态学报. 2005(10)
[7]国内外乡村聚落生态研究[J]. 陈勇. 农村生态环境. 2005(03)
[8]基于遥感与GIS的中国农村居民点规模分布特征[J]. 田光进,刘纪远,张增祥,周全斌,张宗科,赵晓丽,谭文彬. 遥感学报. 2002(04)
[9]太行山区河谷内居民点的特征及其分布格局的研究——以河北省阜平县为例[J]. 王成,武红,徐化成,郑均宝,周怀军. 地理科学. 2001(02)
硕士论文
[1]GIS支持下县域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及优化研究[D]. 李云强.山东农业大学 2011
[2]植被覆盖度的遥感估算方法研究[D]. 李苗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3
本文编号:3661772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RS和GIS方法
1.2.2 数理统计方法
1.2.3 景观指数法
2 数据来源与数据预处理
2.1 数据来源
2.2 数据预处理
2.2.1 研究区域的剪裁
2.2.2 计算NDVI值和植被覆盖度 (VFC)
2.2.3 制作坡度图和土壤侵蚀图
2.2.4 乡村聚落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新宾县乡村聚落数量结构分析
3.2 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景观指数分析
3.3 水源涵养与乡村聚落分布相关性分析
3.3.1 新宾县土壤侵蚀现状分析
3.3.2 土壤侵蚀与乡村聚落距离的关系
3.3.3 土壤侵蚀与人口密度的关系
3.3.4 土壤侵蚀情况与乡村聚落规模的关系
4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分析[J]. 田韫智.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09)
[2]基于地形梯度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特征分析——以湖南省浏阳市为例[J]. 梁发超,刘黎明. 资源科学. 2010(11)
[3]RS与GIS支持下的桓仁县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 于淼,边振兴,李建东.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4]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分布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J]. 姜广辉,张凤荣,秦静,张琳,宫攀. 农业工程学报. 2006(11)
[5]辽东山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对策[J]. 霍进臣,孙宝林,关守增,何明太. 中国水土保持. 2006(02)
[6]景观指数之间的相关分析[J]. 布仁仓,胡远满,常禹,李秀珍,贺红士. 生态学报. 2005(10)
[7]国内外乡村聚落生态研究[J]. 陈勇. 农村生态环境. 2005(03)
[8]基于遥感与GIS的中国农村居民点规模分布特征[J]. 田光进,刘纪远,张增祥,周全斌,张宗科,赵晓丽,谭文彬. 遥感学报. 2002(04)
[9]太行山区河谷内居民点的特征及其分布格局的研究——以河北省阜平县为例[J]. 王成,武红,徐化成,郑均宝,周怀军. 地理科学. 2001(02)
硕士论文
[1]GIS支持下县域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及优化研究[D]. 李云强.山东农业大学 2011
[2]植被覆盖度的遥感估算方法研究[D]. 李苗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3
本文编号:3661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661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