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复垦和培肥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提升效应及其机制
发布时间:2022-09-30 17:41
对煤矿区被破坏土地的复垦工作是修复和提升农田生产力的重要措施。而土壤有机碳作为土壤肥力的核心,且其不同组分间具有高度异质性。因此研究不同复垦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固定特征,可以为煤矿区复垦农田的修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研究以不同施肥措施下覆土复垦、混推复垦、剥离复垦3种山西省典型复垦方式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化学联合分组法,研究了复垦土壤各组分有机碳在不同施肥措施下的变化差异及其与外源累积碳输入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讨论土壤有机碳的固定特征。取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不同复垦方式的土壤有机碳在各施肥处理下均显著得到了提升,其中效果最明显的是施用有机肥的处理。相较于CK处理,覆土复垦中,M处理显著提升了总有机碳和活性组分的有机碳储量;混推复垦和剥离复垦中,HMNPK处理显著提升了总有机碳以及各组分的有机碳储量,其中效果最明显的是活性有机碳组分。结果表明,有机肥尤其是高量有机肥配施化肥是快速恢复煤矿复垦区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有效措施,其中活性有机碳组分能更敏感的响应不同的施肥措施。(2)在复垦土壤有机碳的固碳量与外源累积碳投入量间的相关关系中,覆土复垦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线性关系(p<0.05)...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矿区复垦现状
1.1.2 土壤有机碳分组方法研究
1.1.3 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对不同施肥的响应
1.1.4 土壤固碳特征
1.1.5 影响土壤固碳的因素
1.1.5.1 时间
1.1.5.2 气候
1.1.5.3 土壤属性
1.1.5.4 覆盖植被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1.1 不同复垦方式中不同施肥下有机碳各组分变化特征
1.3.1.2 不同复垦方式中不同施肥下有机碳各组分的固碳特征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施肥处理
2.3 土壤样品采集
2.4 土壤有机碳的物理-化学联合分组及测定方法
2.5 数据计算方法
2.5.1 土壤有机碳储量的计算
2.5.2 土壤碳投入的估算
2.5.3 固碳速率和固碳效率的计算
2.6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复垦方式下施肥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3.1.1 覆土复垦方式下施肥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3.1.1.1 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差异
3.1.1.2 土壤总有机碳的固碳速率
3.1.2 混推复垦方式下施肥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3.1.2.1 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差异
3.1.2.2 总有机碳的固碳速率
3.1.3 剥离复垦方式下施肥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3.1.3.1 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差异
3.1.3.2 土壤总有机碳的固碳速率
3.1.4 小结
3.2 不同复垦方式下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3.2.1 覆土复垦方式下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3.2.1.1 土壤有机碳组分储量的差异
3.2.1.2 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分配比例
3.2.2 混推复垦方式下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3.2.2.1 土壤有机碳组分储量的差异
3.2.2.2 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分配比例
3.2.3 剥离复垦方式下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3.2.3.1 土壤有机碳组分储量的差异
3.2.3.2 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分配比例
3.2.4 小结
3.3 不同复垦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其各组分对碳投入的响应
3.3.1 覆土复垦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其各组分对碳投入的响应
3.3.1.1 土壤累积碳投入量
3.3.1.2 土壤总有机碳固碳量与碳投入的关系
3.3.1.3 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储量与碳投入的关系
3.3.2 混推复垦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其各组分对碳投入的响应
3.3.2.1 土壤累积碳投入量
3.3.2.2 土壤总有机碳固碳量与碳投入的关系
3.3.2.3 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储量与碳投入的关系
3.3.3 剥离复垦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其各组分对碳投入的响应
3.3.3.1 土壤累积碳投入量
3.3.3.2 土壤总有机碳固碳量与碳投入的关系
3.3.3.3 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储量与碳投入的关系
3.3.4 小结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不同复垦方式下施肥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4.1.1.1 不同复垦方式下施肥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4.1.1.2 不同复垦方式下施肥对土壤总有机碳固碳速率的影响
4.1.2 不同复垦方式下施肥对土壤各组分有机碳的影响
4.1.3 不同复垦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其各组分对碳投入的响应
4.1.3.1 不同复垦方式下施肥对土壤累积碳投入的影响
4.1.3.2 复垦土壤总有机碳固碳量与碳投入的关系
4.1.3.3 复垦土壤各组分有机碳储量与碳投入的关系
4.2 结论
4.3 研究特点与展望
4.3.1 研究特点与创新点
4.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3683985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矿区复垦现状
1.1.2 土壤有机碳分组方法研究
1.1.3 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对不同施肥的响应
1.1.4 土壤固碳特征
1.1.5 影响土壤固碳的因素
1.1.5.1 时间
1.1.5.2 气候
1.1.5.3 土壤属性
1.1.5.4 覆盖植被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1.1 不同复垦方式中不同施肥下有机碳各组分变化特征
1.3.1.2 不同复垦方式中不同施肥下有机碳各组分的固碳特征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施肥处理
2.3 土壤样品采集
2.4 土壤有机碳的物理-化学联合分组及测定方法
2.5 数据计算方法
2.5.1 土壤有机碳储量的计算
2.5.2 土壤碳投入的估算
2.5.3 固碳速率和固碳效率的计算
2.6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复垦方式下施肥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3.1.1 覆土复垦方式下施肥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3.1.1.1 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差异
3.1.1.2 土壤总有机碳的固碳速率
3.1.2 混推复垦方式下施肥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3.1.2.1 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差异
3.1.2.2 总有机碳的固碳速率
3.1.3 剥离复垦方式下施肥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3.1.3.1 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差异
3.1.3.2 土壤总有机碳的固碳速率
3.1.4 小结
3.2 不同复垦方式下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3.2.1 覆土复垦方式下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3.2.1.1 土壤有机碳组分储量的差异
3.2.1.2 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分配比例
3.2.2 混推复垦方式下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3.2.2.1 土壤有机碳组分储量的差异
3.2.2.2 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分配比例
3.2.3 剥离复垦方式下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3.2.3.1 土壤有机碳组分储量的差异
3.2.3.2 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分配比例
3.2.4 小结
3.3 不同复垦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其各组分对碳投入的响应
3.3.1 覆土复垦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其各组分对碳投入的响应
3.3.1.1 土壤累积碳投入量
3.3.1.2 土壤总有机碳固碳量与碳投入的关系
3.3.1.3 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储量与碳投入的关系
3.3.2 混推复垦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其各组分对碳投入的响应
3.3.2.1 土壤累积碳投入量
3.3.2.2 土壤总有机碳固碳量与碳投入的关系
3.3.2.3 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储量与碳投入的关系
3.3.3 剥离复垦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其各组分对碳投入的响应
3.3.3.1 土壤累积碳投入量
3.3.3.2 土壤总有机碳固碳量与碳投入的关系
3.3.3.3 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储量与碳投入的关系
3.3.4 小结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不同复垦方式下施肥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4.1.1.1 不同复垦方式下施肥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4.1.1.2 不同复垦方式下施肥对土壤总有机碳固碳速率的影响
4.1.2 不同复垦方式下施肥对土壤各组分有机碳的影响
4.1.3 不同复垦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其各组分对碳投入的响应
4.1.3.1 不同复垦方式下施肥对土壤累积碳投入的影响
4.1.3.2 复垦土壤总有机碳固碳量与碳投入的关系
4.1.3.3 复垦土壤各组分有机碳储量与碳投入的关系
4.2 结论
4.3 研究特点与展望
4.3.1 研究特点与创新点
4.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36839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683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