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北喀斯特区不同退化程度石灰土有机碳与养分剖面分布特征
发布时间:2022-11-12 07:32
利用空间分布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通过建立无退化、潜在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5种不同退化程度石灰土的样地,并采集土壤剖面,分析对比了不同退化程度石灰土剖面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退化程度石灰土有机碳(SOC)含量与有机碳密度(SOCi)与土层深度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即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轻度退化程度石灰土平均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最高;不同退化程度石灰土全氮(TN)和碱解氮(AN)含量剖面变化趋势与SOC相似,与土层深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性;全磷(TP)和全钾(TK)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无明显变化,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但均与土层深度无显著相关性;不同退化程度石灰土的C∶N均低于15,说明有机质的分解较容易;5种退化程度石灰土中,SOC和氮素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与其他养分之间相关性有所差异。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地设置与采样
1.2.2 土壤容重推算
1.2.3 有机碳密度的计算
1.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退化程度石灰土有机碳含量与有机碳密度
2.2 不同退化程度石灰土氮磷钾养分含量
2.3 不同退化程度石灰土C∶N
2.4 石灰土有机碳、养分与土层深度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3.1 桂西北喀斯特地区不同退化程度石灰土碳和氮剖面分布特征
3.2 桂西北喀斯特地区不同退化程度石灰土磷和钾素剖面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桂西北喀斯特地区石灰土养分空间变异特征[J]. 俞月凤,何铁光,宋同清,李丽娟,韦彩会,蒙炎成,唐红琴,李忠义,李婷婷,胡芳. 生态学报. 2018(08)
[2]贵州喀斯特区域土壤有机质的分布与演化特征[J]. 邸欣月,安显金,董慧,汤海明,肖保华. 地球与环境. 2015(06)
[3]滇东山原红壤退化过程中的土壤剖面有机质与养分变异[J]. 许路艳,王嘉学,余洁芳,王浩瀚. 土壤. 2015(05)
[4]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时空演变特征、发生机制与调控对策[J]. 宋同清,彭晚霞,杜虎,王克林,曾馥平. 生态学报. 2014(18)
[5]喀斯特峰丛洼地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养分的积累及影响因素[J]. 张伟,王克林,刘淑娟,叶莹莹,潘复静,何寻阳.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7)
[6]鄱阳湖南矶湿地优势植物群落及土壤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分布特征[J]. 张全军,于秀波,钱建鑫,熊挺. 生态学报. 2012(12)
[7]喀斯特峰丛洼地次生林土壤有机碳的剖面分布特征[J]. 何宁,宋同清,彭晚霞,曾馥平,王克林,杜虎,鹿士杨,卢凌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02)
[8]杭州湾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分布格局[J]. 邵学新,杨文英,吴明,蒋科毅. 应用生态学报. 2011(03)
[9]祁连山中段土壤有机碳和氮素的剖面分布[J]. 耿增超,姜林,李珊珊,佘雕,侯磊. 应用生态学报. 2011(03)
[10]黄土高原云雾山草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分布特征[J]. 李金芬,程积民,刘伟,古晓林. 草地学报. 2010(05)
本文编号:3705958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地设置与采样
1.2.2 土壤容重推算
1.2.3 有机碳密度的计算
1.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退化程度石灰土有机碳含量与有机碳密度
2.2 不同退化程度石灰土氮磷钾养分含量
2.3 不同退化程度石灰土C∶N
2.4 石灰土有机碳、养分与土层深度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3.1 桂西北喀斯特地区不同退化程度石灰土碳和氮剖面分布特征
3.2 桂西北喀斯特地区不同退化程度石灰土磷和钾素剖面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桂西北喀斯特地区石灰土养分空间变异特征[J]. 俞月凤,何铁光,宋同清,李丽娟,韦彩会,蒙炎成,唐红琴,李忠义,李婷婷,胡芳. 生态学报. 2018(08)
[2]贵州喀斯特区域土壤有机质的分布与演化特征[J]. 邸欣月,安显金,董慧,汤海明,肖保华. 地球与环境. 2015(06)
[3]滇东山原红壤退化过程中的土壤剖面有机质与养分变异[J]. 许路艳,王嘉学,余洁芳,王浩瀚. 土壤. 2015(05)
[4]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时空演变特征、发生机制与调控对策[J]. 宋同清,彭晚霞,杜虎,王克林,曾馥平. 生态学报. 2014(18)
[5]喀斯特峰丛洼地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养分的积累及影响因素[J]. 张伟,王克林,刘淑娟,叶莹莹,潘复静,何寻阳.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7)
[6]鄱阳湖南矶湿地优势植物群落及土壤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分布特征[J]. 张全军,于秀波,钱建鑫,熊挺. 生态学报. 2012(12)
[7]喀斯特峰丛洼地次生林土壤有机碳的剖面分布特征[J]. 何宁,宋同清,彭晚霞,曾馥平,王克林,杜虎,鹿士杨,卢凌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02)
[8]杭州湾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分布格局[J]. 邵学新,杨文英,吴明,蒋科毅. 应用生态学报. 2011(03)
[9]祁连山中段土壤有机碳和氮素的剖面分布[J]. 耿增超,姜林,李珊珊,佘雕,侯磊. 应用生态学报. 2011(03)
[10]黄土高原云雾山草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分布特征[J]. 李金芬,程积民,刘伟,古晓林. 草地学报. 2010(05)
本文编号:37059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705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