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单倍体诱导技术发展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2-12-05 02:34
单倍体育种是培育作物新品种的主要育种技术之一,提高单倍体诱导频率和简化诱导程序是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关键。随着单倍体诱导技术的发展与改进,单倍体育种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重要植物的育种研究中,展现出基因纯合快速、育种年限缩短、育种效率提高等优势。单倍体诱导技术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反向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技术相结合,在作物品种改良上的作用更加显著。单倍体和双单倍体在遗传群体构建、基因功能鉴定、转基因研究、细胞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从单倍体诱导技术、单倍体和双单倍体应用等方面综述了植物单倍体诱导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创制主要作物单倍体诱导系的进展,并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促进单倍体诱导技术尤其是利用基因编辑创造诱导系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1 体外诱导作物单倍体技术
1.1 雄配子体诱导
1.2 雌配子体诱导
1.3 通过配子体诱导单倍体的影响因素
1.3.1 供体植物的基因型和生理状态
1.3.2 配子体的发育阶段
1.3.3 胁迫预处理
1.3.4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2 体内诱导作物单倍体技术
2.1 远缘杂交诱导
2.2 花粉诱导
2.3 诱导系直接诱导和遗传修饰间接诱导
2.3.1 诱导系诱导
2.3.2 CRISPR/Cas9编辑MTL蛋白编码关键基因诱导
2.3.3 沉默着丝粒特异性组蛋白CENH3编码基因诱导
2.3.4 诱导系诱导单倍体的机理
3 单倍体诱导技术的应用
3.1 新品种培育
3.2 DH群体构建和遗传分析
3.3 遗传图谱构建和基因组研究
3.4 基因工程改良
4 植物单倍体诱导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4.1 提高植物单倍体诱导频率的策略
4.2 通过编辑或诱变MTL基因获得单倍体诱导系
4.3 单倍体诱导技术结合基因编辑技术创造突变体
4.4 通过诱导系或MTL基因编辑技术诱导单倍体的鉴定
4.5 安全高效单倍体加倍技术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部分主推小麦品种组织培养再生能力评价[J]. 张伟,尹米琦,赵佩,王轲,杜丽璞,叶兴国. 作物学报. 2018(02)
[2]粳稻F1小孢子培养条件的优化[J]. 刘成洪,何婷,郭桂梅,高润红,陈志伟,徐红卫,李颖波,周龙华,陆瑞菊,黄剑华. 植物生理学报. 2017(09)
[3]植物单倍体的产生、鉴定、形成机理及应用[J]. 殷丽琴,付绍红,杨进,李云,王继胜,王茂林. 遗传. 2016(11)
[4]作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Ⅳ.双单倍体育种与反向育种[J]. 刘忠松. 作物研究. 2014(05)
[5]小麦与玉米杂交产生小麦单倍体与双单倍体的稳定性[J]. 陈新民,王凤菊,李思敏,张文祥. 作物学报. 2013(12)
[6]玉米单倍体核磁共振自动分拣系统的开发(英文)[J]. 刘金,郭婷婷,杨培强,汪红志,刘利荣,陆治勇,徐小萍,胡靖丽,黄清明,陈绍江. 农业工程学报. 2012(S2)
[7]利用小麦×玉米诱导单倍体技术育成小麦新品种中麦533[J]. 陈新民,何中虎,刘春来,王德森,张勇,贾继增,张运宏. 麦类作物学报. 2011(03)
[8]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对小麦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J]. 韩晓峰,陶丽莉,殷桂香,刘晓蕾,杜丽璞,魏亦勤,晏月明,叶兴国. 作物学报. 2010(07)
[9]癸培养基的研制及在小麦花药培养中的应用研究[J]. 海燕,和现昌,黄冰艳,王金兰. Acta Botanica Sinica. 1997(08)
本文编号:3709494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1 体外诱导作物单倍体技术
1.1 雄配子体诱导
1.2 雌配子体诱导
1.3 通过配子体诱导单倍体的影响因素
1.3.1 供体植物的基因型和生理状态
1.3.2 配子体的发育阶段
1.3.3 胁迫预处理
1.3.4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2 体内诱导作物单倍体技术
2.1 远缘杂交诱导
2.2 花粉诱导
2.3 诱导系直接诱导和遗传修饰间接诱导
2.3.1 诱导系诱导
2.3.2 CRISPR/Cas9编辑MTL蛋白编码关键基因诱导
2.3.3 沉默着丝粒特异性组蛋白CENH3编码基因诱导
2.3.4 诱导系诱导单倍体的机理
3 单倍体诱导技术的应用
3.1 新品种培育
3.2 DH群体构建和遗传分析
3.3 遗传图谱构建和基因组研究
3.4 基因工程改良
4 植物单倍体诱导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4.1 提高植物单倍体诱导频率的策略
4.2 通过编辑或诱变MTL基因获得单倍体诱导系
4.3 单倍体诱导技术结合基因编辑技术创造突变体
4.4 通过诱导系或MTL基因编辑技术诱导单倍体的鉴定
4.5 安全高效单倍体加倍技术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部分主推小麦品种组织培养再生能力评价[J]. 张伟,尹米琦,赵佩,王轲,杜丽璞,叶兴国. 作物学报. 2018(02)
[2]粳稻F1小孢子培养条件的优化[J]. 刘成洪,何婷,郭桂梅,高润红,陈志伟,徐红卫,李颖波,周龙华,陆瑞菊,黄剑华. 植物生理学报. 2017(09)
[3]植物单倍体的产生、鉴定、形成机理及应用[J]. 殷丽琴,付绍红,杨进,李云,王继胜,王茂林. 遗传. 2016(11)
[4]作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Ⅳ.双单倍体育种与反向育种[J]. 刘忠松. 作物研究. 2014(05)
[5]小麦与玉米杂交产生小麦单倍体与双单倍体的稳定性[J]. 陈新民,王凤菊,李思敏,张文祥. 作物学报. 2013(12)
[6]玉米单倍体核磁共振自动分拣系统的开发(英文)[J]. 刘金,郭婷婷,杨培强,汪红志,刘利荣,陆治勇,徐小萍,胡靖丽,黄清明,陈绍江. 农业工程学报. 2012(S2)
[7]利用小麦×玉米诱导单倍体技术育成小麦新品种中麦533[J]. 陈新民,何中虎,刘春来,王德森,张勇,贾继增,张运宏. 麦类作物学报. 2011(03)
[8]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对小麦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J]. 韩晓峰,陶丽莉,殷桂香,刘晓蕾,杜丽璞,魏亦勤,晏月明,叶兴国. 作物学报. 2010(07)
[9]癸培养基的研制及在小麦花药培养中的应用研究[J]. 海燕,和现昌,黄冰艳,王金兰. Acta Botanica Sinica. 1997(08)
本文编号:3709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709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