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促生菌对花生根际土壤微生物及营养元素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2-17 15:28
植物根际促生菌是一类可促进植物生长的有益细菌,有效的根际促生菌剂可以减少化肥施用。以束村氏菌属(Tsukamurella sp.) P9、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 sp.) P10、以及P9和P10混合菌液作为接种菌株,研究促生菌对花生生长、植株及土壤营养、根际土壤微生物类群及功能的影响。30 d盆栽实验结果表明,接种组的花生鲜重、株高及根长均显著提高;根际土壤细菌总数、固氮菌和溶磷菌数均明显高于未接种组;氮循环功能菌群数量有不同程度提高,土壤蔗糖酶、脲酶及过氧化氢酶均高于对照;土壤碱解氮及速效钾显著提高,植株营养指标有所提升,尤以P10接种效果更优。本研究初步结论表明2株促生菌通过活化土壤微生物、提高植株的有效营养元素含量,促进了花生的生长。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结果与分析
1.1 促生菌接种对花生生理生长指标的影响
1.2 促生菌接种对花生根际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影响
1.2.1 促生菌接种对花生根际三大菌群的影响
1.2.2 促生菌接种对花生根际土壤功能菌群的影响
1.3 促生菌接种对花生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4 促生菌接种对根际土壤及植株营养元素的影响
1.4.1 促生菌接种对花生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4.2 促生菌接种对花生植株营养元素的影响
2 讨论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接种菌液的制备
3.2.2 盆栽实验
3.2.3 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
3.2.4 根际土壤酶活性测定
3.2.5 植株及根际土壤营养元素测定
3.3 统计处理
作者贡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物菌剂对樱桃的促生效应及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J]. 赵柏霞,潘凤荣,王薇,孟春玲,张晓松,刘智强,刘红霞,韩晓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8(03)
[2]施氮和接种根瘤菌对红壤旱地花生生长及氮素累积的影响[J]. 刘佳,张杰,秦文婧,谢杰,王芳东,项兴佳,刘光荣,徐昌旭. 核农学报. 2016(12)
[3]短花针茅草原不同利用单元转化酶动态变化研究[J]. 魏元.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6(08)
[4]不同配比的氮钙肥对红衣米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胡承伟,李必钦,李春勇,詹军. 花生学报. 2016(01)
[5]促植物生长根际细菌A21-4对田间辣椒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J]. 吕雅悠,于迪,丁方丽,朴凤植,申顺善.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6(01)
[6]土壤微生物在植物获得养分中的作用[J]. 沈仁芳,赵学强. 生态学报. 2015(20)
[7]氮素转化菌对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养分含量的影响[J]. 韩晓阳,张丽霞,黄晓琴,董玉惠,李智,尚涛. 茶叶科学. 2015(05)
[8]内生真菌与苍术粉对连作花生根际微生物区系和微量元素的影响[J]. 苏春沦,王宏伟,谢星光,张伟,李孝刚,王兴祥,戴传超. 生态学报. 2016(07)
[9]生物肥对蓝莓根际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孙运杰,马海林,刘方春,孙蕾,王君,刘春生. 水土保持学报. 2015(03)
[10]根瘤菌与促生菌双接种对大豆生长和土壤酶活的影响[J]. 刘丽,马鸣超,姜昕,关大伟,杜秉海,曹凤明,李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03)
本文编号:3720178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结果与分析
1.1 促生菌接种对花生生理生长指标的影响
1.2 促生菌接种对花生根际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影响
1.2.1 促生菌接种对花生根际三大菌群的影响
1.2.2 促生菌接种对花生根际土壤功能菌群的影响
1.3 促生菌接种对花生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4 促生菌接种对根际土壤及植株营养元素的影响
1.4.1 促生菌接种对花生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4.2 促生菌接种对花生植株营养元素的影响
2 讨论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接种菌液的制备
3.2.2 盆栽实验
3.2.3 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
3.2.4 根际土壤酶活性测定
3.2.5 植株及根际土壤营养元素测定
3.3 统计处理
作者贡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物菌剂对樱桃的促生效应及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J]. 赵柏霞,潘凤荣,王薇,孟春玲,张晓松,刘智强,刘红霞,韩晓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8(03)
[2]施氮和接种根瘤菌对红壤旱地花生生长及氮素累积的影响[J]. 刘佳,张杰,秦文婧,谢杰,王芳东,项兴佳,刘光荣,徐昌旭. 核农学报. 2016(12)
[3]短花针茅草原不同利用单元转化酶动态变化研究[J]. 魏元.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6(08)
[4]不同配比的氮钙肥对红衣米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胡承伟,李必钦,李春勇,詹军. 花生学报. 2016(01)
[5]促植物生长根际细菌A21-4对田间辣椒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J]. 吕雅悠,于迪,丁方丽,朴凤植,申顺善.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6(01)
[6]土壤微生物在植物获得养分中的作用[J]. 沈仁芳,赵学强. 生态学报. 2015(20)
[7]氮素转化菌对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养分含量的影响[J]. 韩晓阳,张丽霞,黄晓琴,董玉惠,李智,尚涛. 茶叶科学. 2015(05)
[8]内生真菌与苍术粉对连作花生根际微生物区系和微量元素的影响[J]. 苏春沦,王宏伟,谢星光,张伟,李孝刚,王兴祥,戴传超. 生态学报. 2016(07)
[9]生物肥对蓝莓根际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孙运杰,马海林,刘方春,孙蕾,王君,刘春生. 水土保持学报. 2015(03)
[10]根瘤菌与促生菌双接种对大豆生长和土壤酶活的影响[J]. 刘丽,马鸣超,姜昕,关大伟,杜秉海,曹凤明,李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03)
本文编号:37201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720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