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碳输入对华北平原农田和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3-11 14:42
研究外源碳输入和气候变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对于深入理解土壤有机碳的稳定和积累机制以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为期35 d的室内培养试验,利用13C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了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和湿地土壤在15℃和25℃下的土壤有机碳矿化及激发效应。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农田/湿地)、温度(15℃/25℃)和葡萄糖添加[0.4mg(C)·g-1]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均具有显著影响。在相同培养温度下,未添加葡萄糖的农田和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无显著差异,而添加葡萄糖处理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矿化显著高于湿地土壤。除湿地土壤在15℃下培养外,添加葡萄糖显著促进了农田和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农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激发效应显著高于湿地土壤。温度升高显著促进了农田和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培养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Q10为1.2~1.6,土地利用类型和葡萄糖添加对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的影响都不显著。在温度升高和外源碳输入的共同作用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矿化显著高于湿地土壤。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材料采集
1.3 试验设计
1.4 分析测试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累积土壤有机碳矿化量
2.2 土壤有机碳矿化激发效应
2.3 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
3 讨论
3.1 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有机碳矿化激发效应的影响
3.2 不同温度下外源碳输入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3.3 土地利用类型和外源碳输入对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4 结论
本文编号:3759710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材料采集
1.3 试验设计
1.4 分析测试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累积土壤有机碳矿化量
2.2 土壤有机碳矿化激发效应
2.3 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
3 讨论
3.1 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有机碳矿化激发效应的影响
3.2 不同温度下外源碳输入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3.3 土地利用类型和外源碳输入对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4 结论
本文编号:37597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759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