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大港沼泽湿地土壤团聚体碳组分对长期开垦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3-04-09 17:06
为研究滨海湿地消亡与退化过程中土壤团聚体碳组分的变化情况,选取天津北大港盐渍化芦苇沼泽湿地和对应长期开垦的农田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表层(0~15 cm)和亚表层(15~30 cm)的土壤,利用湿筛法得到大团聚体(>2.000 mm)、中团聚体(0.250~2.000 mm)、微团聚体(0.053~0.250 mm)和矿质颗粒组分(<0.053 mm)共4个土壤团聚体粒级组分,并利用元素分析仪对其有机碳和无机碳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①湿地开垦后,表层土壤大团聚体比例显著下降了82%,微团聚体和矿质颗粒组分比例分别显著增加了181%和57%,亚表层土壤中团聚体和微团聚体比例分别显著增加了40%和113%,矿质颗粒组分比例显著下降了61%.②开垦后,除了亚表层土壤的矿质颗粒组分外,土壤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含量均显著降低(-35%~206%),其中,中团聚体SOC含量对开垦响应最敏感.③开垦显著增加了土壤无机碳(soilinorganiccarbon,SIC)的含量,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增幅分别为25%和137%,可见无机碳多富集...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样品采集
1.3 样品分析与测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
2.2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SOC)含量及分布特征
2.3 土壤团聚体无机碳(SIC)含量及分布特征
2.4 土壤团聚体总碳(TC)含量及分布特征
3 讨论
3.1 湿地开垦对土壤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3.2 湿地开垦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3.3 湿地开垦对土壤团聚体无机碳的影响
3.4 湿地开垦对土壤团聚体总碳的影响
4 结论
本文编号:3787408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样品采集
1.3 样品分析与测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
2.2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SOC)含量及分布特征
2.3 土壤团聚体无机碳(SIC)含量及分布特征
2.4 土壤团聚体总碳(TC)含量及分布特征
3 讨论
3.1 湿地开垦对土壤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3.2 湿地开垦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3.3 湿地开垦对土壤团聚体无机碳的影响
3.4 湿地开垦对土壤团聚体总碳的影响
4 结论
本文编号:37874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787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