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沙粗沙区露天煤矿水土保持生态效应的监测评价
发布时间:2023-05-18 03:29
[目的]通过开展露天煤矿水土保持生态效应监测评价,判定水土保持措施防护效果及其可行性。[方法]以陕西省神榆矿区西湾露天煤矿为例,以实际监测数据为支撑,从调水效益、保土效益和植被恢复3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求和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最终计算得出该项目不同建设时期水土保持生态效应值。[结果]生态效应值为运行期(0.683)>试运行期(0.344)>施工前期(0.213);工程实施以来,治理总面积349.72 hm2,治理前后,水土流失面积由426.71 hm2下降到376.63 hm2,植被覆盖度由20.20%上升到27.18%,拦蓄径流量增加了7 530 m3,保土量增加了6.90×104 t。[结论]陕西省神榆矿区西湾露天煤矿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植物等措施防护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和生态效应。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层次分析法
2.2 指标体系建立及监测方法
2.2.1 硬化地面控制率
(1) 图纸量测。
(2) 现场调查。
(3) 现场测量。
2.2.2 土壤侵蚀模数
2.2.3 扰动土地整治率
2.2.4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2.2.5 土壤流失控制比
2.2.6 拦渣率
(1) 弃土 (石、渣) 量。
(2) 拦挡工程拦挡的弃土 (石、渣) 量。
2.2.7 土石方利用率
2.2.8 林草植被恢复率
(1) 可恢复植被面积。
(2) 林草植被面积。
2.2.9 林草覆盖率
2.3 成对比较矩阵构建
2.4 数据标准化
2.5 评价模型构建
2.6 生态效益计算方法
(1) 拦蓄径流总量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2) 保土量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3) 植被覆盖度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3 结果与分析
3.1 指标权重确定结果
3.1.1 判断矩阵构建
3.1.2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3.1.3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3.2 数据标准化结果
3.3 水土保持生态效应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 论
4.2 讨 论
本文编号:3818583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层次分析法
2.2 指标体系建立及监测方法
2.2.1 硬化地面控制率
(1) 图纸量测。
(2) 现场调查。
(3) 现场测量。
2.2.2 土壤侵蚀模数
2.2.3 扰动土地整治率
2.2.4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2.2.5 土壤流失控制比
2.2.6 拦渣率
(1) 弃土 (石、渣) 量。
(2) 拦挡工程拦挡的弃土 (石、渣) 量。
2.2.7 土石方利用率
2.2.8 林草植被恢复率
(1) 可恢复植被面积。
(2) 林草植被面积。
2.2.9 林草覆盖率
2.3 成对比较矩阵构建
2.4 数据标准化
2.5 评价模型构建
2.6 生态效益计算方法
(1) 拦蓄径流总量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2) 保土量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3) 植被覆盖度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3 结果与分析
3.1 指标权重确定结果
3.1.1 判断矩阵构建
3.1.2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3.1.3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3.2 数据标准化结果
3.3 水土保持生态效应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 论
4.2 讨 论
本文编号:3818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818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