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及土壤类型对坡面产流产沙特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10-03 22:51
新疆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降雨径流是造成其水土流失的主要驱动因子,植被及土壤类型对坡面含水量以及产流产沙有着深刻影响。本文采取天然和野外人工模拟降雨相联合的方式,以伊犁河谷区域自然草地植被、土壤与玛纳斯县的土壤类型为研究对象,探讨伊犁河谷不同植被类型径流小区的减流减沙效果,研究其产流产沙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对照研究了相同降雨前提下3种类型土壤的坡面侵蚀特性。经过样地选择、植被调查、野外采样、样品室内测定、数据处理,得出以下结论:(1)伊宁巴彦岱镇水利局附近径流小区的模拟降雨试验表明:几种草地类型初始产流时间的长短依次为:角果藜>伊犁蒿>狗牙根>裸地;径流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裸地>伊犁蒿>狗牙根>角果藜;泥沙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裸地>伊犁蒿>狗牙根>角果藜。狗牙根减流因子的数值处于0.21-0.58之间,伊犁蒿的减流因子处于0.14-0.87之间,角果藜的减流因子则在0.02-0.11之间;狗牙根减沙因子的数值在0.16-0.76之间,角果藜的减沙因子处于0-0.42之间,伊犁蒿的减沙因子则在0.42-0.88之间。水土保...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伊犁河谷水土流失表现及成因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人工模拟降雨装置试验研究现状
1.3.2 植被对土壤侵蚀影响的研究现状
1.3.3 不同土壤类型产流产沙特性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伊犁河谷不同草地类型水土保持效应的模拟降雨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样地布设
2.1.3 实验设计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草地类型与产流时间的关系
2.2.2 不同草地类型与径流速率关系
2.2.3 不同草地类型与含沙量的关系
2.2.4 不同草地类型径流速率与累积含沙量的相关关系
2.2.5 疆内有关水土流失文献的比较
2.3 小结
第3章 自然降雨条件下伊犁河谷不同植被类型的产流产沙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样地布设
3.1.3 测定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径流小区不同月份的降雨量
3.2.2 不同植被类型径流小区的径流量
3.2.3 不同植被类型径流小区的含沙量
3.2.4 研究区径流量与各月降雨量、含沙量的相关关系
3.3 小结
第4章 用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不同土壤类型的产沙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土壤
4.1.2 实验设计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类型土壤的径流速率
4.2.2 不同类型土壤的含沙量
4.2.3 径流含沙量与径流速率以及与有机质之间的相关性
4.2.4 土壤可蚀性K值与含沙量的相关关系
4.3 小结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特色与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850806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伊犁河谷水土流失表现及成因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人工模拟降雨装置试验研究现状
1.3.2 植被对土壤侵蚀影响的研究现状
1.3.3 不同土壤类型产流产沙特性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伊犁河谷不同草地类型水土保持效应的模拟降雨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样地布设
2.1.3 实验设计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草地类型与产流时间的关系
2.2.2 不同草地类型与径流速率关系
2.2.3 不同草地类型与含沙量的关系
2.2.4 不同草地类型径流速率与累积含沙量的相关关系
2.2.5 疆内有关水土流失文献的比较
2.3 小结
第3章 自然降雨条件下伊犁河谷不同植被类型的产流产沙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样地布设
3.1.3 测定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径流小区不同月份的降雨量
3.2.2 不同植被类型径流小区的径流量
3.2.3 不同植被类型径流小区的含沙量
3.2.4 研究区径流量与各月降雨量、含沙量的相关关系
3.3 小结
第4章 用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不同土壤类型的产沙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土壤
4.1.2 实验设计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类型土壤的径流速率
4.2.2 不同类型土壤的含沙量
4.2.3 径流含沙量与径流速率以及与有机质之间的相关性
4.2.4 土壤可蚀性K值与含沙量的相关关系
4.3 小结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特色与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850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850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