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径流作用下红壤坡面侵蚀特征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4-01-20 20:30
我国南方红壤区雨热丰沛,气候较好,是很重要的粮食产区,同时占地面积很大,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然而随发展的经济,红壤区的森林植被和地表环境被过度的人为活动大面积破坏。红壤区地形比较复杂,降雨集中而且强度大,这就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出现红壤区土壤薄化和岩石裸露,红壤区出现全面的耕地面积减少,严重的耕地质量下降和农业生产全面衰退的情况。所以,我们急迫需要深入了解红壤区的土壤侵蚀机理。开展红壤区侵蚀机理的研究,能为该区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和水土保持工作的安排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把室内模拟降雨实验与室内径流冲刷实验联合起来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分别对雨滴打击、径流冲刷和降雨-径流组合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的降雨-径流作用力的组合机制对侵蚀过程和产沙产流的影响,得出了坡面土壤侵蚀的水动力学机制,阐明了坡面土壤侵蚀过程。主要结论如下:(1)坡面侵蚀过程受雨滴打击作用力的影响雨强在模拟降雨条件下受坡面产流产沙速率显著影响,产流、产沙与雨强呈正相关关系。随降雨时间的阶段性变化趋势是产流、产沙速率和径流含沙量的一个重要特点。其中累计的径流量和泥沙量与产流历时之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坡度是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1.1.1 坡面土壤侵蚀机制及过程
1.1.2 坡面土壤侵蚀动力学原理
1.2 存在的问题
2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案
3 材料与方法
3.1 采样点概况
3.2 土壤采集
3.3 试验设备和试验条件
3.4 试验设计
3.4.1 模拟降雨试验
3.4.2 上方来水试验
3.4.3 降雨和上方来水共同作用组合试验
3.5 试验过程
3.6 测定内容与方法
3.6.1 径流量和产沙量的测定
3.6.2 水力学参数测定
3.7 试验资料分析方法
4 坡度对降雨条件下土壤侵蚀的影响
4.1 坡度对产流产沙变化的影响
4.2 坡度对径流含沙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4.3 坡度对产流产沙总量的影响
4.3.1 坡度对产流产沙总量的影响
4.3.2 产流产沙总量之间的关系
4.4 本章小结
5 上方来水流量对土壤侵蚀的作用
5.1 上方来水流量对坡面流速的作用
5.2 上方来水流量对产流产沙动态变化的影响
5.3 上方来水流量对径流含沙量的影响
5.4 上方来水流量对产流产沙总量的作用
5.4.1 上方来水流量对产流产沙总量的作用
5.4.2 产流产沙总量之间的关系
5.5 本章小结
6 降雨-径流组合作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6.1 水力参数变化
6.1.1 坡面径流流速时空变化
6.1.2 坡面水流流态
6.2 水力参数对坡面侵蚀的影响
6.2.1 坡面侵蚀产流特征分析
6.2.2 坡面侵蚀产沙特征分析
6.2.3 坡面侵蚀径流含沙量特征分析
6.2.4 坡面侵蚀累计产流产沙规律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81507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1.1.1 坡面土壤侵蚀机制及过程
1.1.2 坡面土壤侵蚀动力学原理
1.2 存在的问题
2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案
3 材料与方法
3.1 采样点概况
3.2 土壤采集
3.3 试验设备和试验条件
3.4 试验设计
3.4.1 模拟降雨试验
3.4.2 上方来水试验
3.4.3 降雨和上方来水共同作用组合试验
3.5 试验过程
3.6 测定内容与方法
3.6.1 径流量和产沙量的测定
3.6.2 水力学参数测定
3.7 试验资料分析方法
4 坡度对降雨条件下土壤侵蚀的影响
4.1 坡度对产流产沙变化的影响
4.2 坡度对径流含沙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4.3 坡度对产流产沙总量的影响
4.3.1 坡度对产流产沙总量的影响
4.3.2 产流产沙总量之间的关系
4.4 本章小结
5 上方来水流量对土壤侵蚀的作用
5.1 上方来水流量对坡面流速的作用
5.2 上方来水流量对产流产沙动态变化的影响
5.3 上方来水流量对径流含沙量的影响
5.4 上方来水流量对产流产沙总量的作用
5.4.1 上方来水流量对产流产沙总量的作用
5.4.2 产流产沙总量之间的关系
5.5 本章小结
6 降雨-径流组合作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6.1 水力参数变化
6.1.1 坡面径流流速时空变化
6.1.2 坡面水流流态
6.2 水力参数对坡面侵蚀的影响
6.2.1 坡面侵蚀产流特征分析
6.2.2 坡面侵蚀产沙特征分析
6.2.3 坡面侵蚀径流含沙量特征分析
6.2.4 坡面侵蚀累计产流产沙规律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81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881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