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氨挥发特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4-20 12:31
氨挥发是稻田生态系统中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氮肥利用效率低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测坑定位试验,设置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CT)、混施肥(MT)和单施有机肥(OT)4个处理,开展了上海地区不同施肥条件下稻田氨挥发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化肥处理能够显著增加氨挥发损失量,可达到55.96 kg/hm2,比混施肥处理和有机肥处理分别增加了11.33 kg/hm2和28.74 kg/hm2氨的挥发量。单施化肥氨挥发损失率可达11.88%,而单施有机肥和混施肥处理氨挥发损失率分别为2.30%和8.10%。田面水的铵态氮浓度是决定稻田氨挥发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与氨挥发通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混施肥处理较空白处理增产率最高达到70.55%。整体来看,混施肥处理对提高水稻产量和降低氮肥环境污染风险的综合效果最佳,故混施肥是上海地区较为适合的稻田施肥方式。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59410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2稻田氨挥发测定装置
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施肥处理水稻田间氨挥发动态稻田各施肥处理的氨挥发通量变化如图3所示。在各次施入肥料后,不同施肥处理的氨挥发通量均会明显增强,峰值出现在施肥后的1~3d内,后呈现逐步下降1周后至平稳的相似趋势。有机肥处理的氨挥发速率明显低于化肥处理和混施肥处理。由图3可以看出....
图3不同施肥处理下稠田表面氨挥发通胜
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施肥处理水稻田间氨挥发动态稻田各施肥处理的氨挥发通量变化如图3所示。在各次施入肥料后,不同施肥处理的氨挥发通量均会明显增强,峰值出现在施肥后的1~3d内,后呈现逐步下降1周后至平稳的相似趋势。有机肥处理的氨挥发速率明显低于化肥处理和混施肥处理。由图3可以看出....
图4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表面氨挥发的减少程度施肥处理稻田氨挥发损失量指出,稻田氨挥发主要决定于天气状况cm,而且拍
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施肥处理水稻田间氨挥发动态稻田各施肥处理的氨挥发通量变化如图3所示。在各次施入肥料后,不同施肥处理的氨挥发通量均会明显增强,峰值出现在施肥后的1~3d内,后呈现逐步下降1周后至平稳的相似趋势。有机肥处理的氨挥发速率明显低于化肥处理和混施肥处理。由图3可以看出....
图5不同施肥处理水稻田面水NH,*-N浓度的变化
表3不同施肥处理的稻田氨挥发量处理氨挥发量(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总氨挥发量CK13.13±2.63c3.52±0.05a3.68±0.81b20.32±1.96bCT40.02±2.60a5.73±0.79a10.20±1.97a55.96±3.57aMT23.26±2,....
本文编号:3959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959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