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科尔沁沙地闭流区湖泊水盐平衡与源解析

发布时间:2020-05-08 03:16
【摘要】:本文运用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测试,探究了科尔沁沙地阿古拉生态水文试验基地内小型湖泊流域湖水、浅层地下水、中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及降水的氢氧同位素特征、水化学特征。并结合湖泊水位变化,计算了湖泊的水盐平衡。主要结论如下:1.流域内降水为弱酸性淡水,同位素平均值最为贫化,总离子浓度最小;湖水为弱碱性微咸水,同位素值最为富集,总离子浓度最大;各层位地下水为弱碱性淡水,同位素值与总离子浓度都位于降水和湖水之间。且大部分地下水由浅入深过程中,同位素值逐渐偏负,蒸发作用减弱。2.时间变化中,湖水和各层位地下水在6月份δD、δ18O值最大,除深层地下水外的水体在9月份δD、δ18O值均达到最小值,而深层地下水δD、δ18O值在10月份最小,存在补给延滞性。在水化学方面,湖水和各层位地下水的各离子浓度随时间变化没有相同的规律性。空间变化中,随着湖水的流动蒸发浓缩作用变强,湖水的δD、δ180值逐渐偏正,除了 Ca2+外的各离子浓度都增大,而各层位地下水沿程变化很小,并且各断面湖水和地下水混合不均匀。3.流域内的降水线为δD=7.37δ18O+0.84‰,位于GMWL下方,表明降水过程中发生了二次蒸发并且主要受大陆性气团的影响。湖水、浅层、中层和深层地下水蒸发线分别为 δD=5.65δ180-17.68‰、δD=5.82δ180-14.41‰、δD=6.18δ18O-10.92‰、δD=7.05δ18O-2.40‰,都位于LMWL下方并且没有重叠,揭示了降水蒸发程度最小,湖水蒸发程度最大。4.降水为SO42--Ca2+型,湖水为HC03--Na+型,浅层地下水为HC03--Ca2+和S042--Ca2+型,中层地下水为HC03--Na+和HC03--Ca2+型,深层地下水为HC03--Na+型。但5月份深层地下水大多数为HC03--Ca2+型,受到了土壤水融化补给影响。通过控制机制分析可知,浅层地下水和湖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岩石风化和蒸发浓缩双重作用,中层和深层地下水主要受岩石风化影响。结合土壤水分的蒸发溶滤,发现湖水既有蒸发作用又有土壤溶滤作用,而各层位地下水以土壤溶滤作用为主,并由浅到深溶滤作用越来越强。通过离子交换分析得知湖水和一部分深层地下水发生了Ca2+→Na+的离子交换作用。5.湖水和各层位地下水的Na+和K+主要来源于蒸发岩溶解和钾长石、钠长石等的风化溶解。不同层位地下水的Mg2+、Ca2+、HCO3-主要来自碳酸盐岩的溶解,还有一部分Mg2T+、Ca2+来自石膏和钙长石的溶解。湖水的Mg2+和Ca2+主要来源于硅酸盐岩、碳酸盐岩和硫酸盐岩的溶解作用。SO4-来源于石膏和硫酸盐岩的溶解,Cl-主要来自于石盐的溶解作用。6.湖水是介于降水和地下水之间的一种混合水体,既有降水的补给,又接受了地下水的排泄。在监测周期内,地下水排泄占湖水总补给量的62.08%,降水占到37.92%。7.利用稳定同位素的质量平衡模型计算出入湖地下水量602876m3,坡面汇流量193682m3,并基于氯离子质量平衡模型得到入湖泉水中氯离子浓度为146.31mg/L。
【图文】:

技术路线图,创新点


图1技术路线图逡逑Fig.邋1邋The邋map邋of邋technology邋road逡逑1.3.邋3创新点逡逑目前,采用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小型湖泊流域水体的转逡逑化关系和循环过程的研究还很少,并且对同一地理位置不同层位地下水特征的研宄逡逑也不是很完善。基于此,本文选取干旱-半干旱区域内小型湖泊和湖岸不同层位地下逡逑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探宄该流域降水、湖水、浅层、中层和深层地下水的氢氧同位逡逑素和水化学特征,,揭示湖泊水体转化过程,为干旱-半干旱区域水循环提供一定的参逡逑考数据。逡逑

地貌特征,地理位置


6逦科尔沁沙地闭流区湖泊水盐平衡与源解析逦逡逑2研究区概况与样品采集逡逑2.邋1研究区概况逡逑2.1.1自然地理逡逑以科尔沁沙地阿古拉生态水文试验基地为研究区,地理坐标为逡逑122°33'00"-122°4r00"E,43°18’48"-43°21'24"N,面积约邋55km2。研究区地形起伏较逡逑大,地面高程在185?234m。地貌类型多样,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逡逑农田、草甸及湖泊等地貌类型交错分布。南北两端为起伏的沙丘,中间区域为草甸逡逑和湖泊。土壤主要为砂性土类,局部区域分布有壤砂土和沙壤土。表层土壤土质疏逡逑松、土壤颗粒较粗、透水性较好。研宄区植被群落简单,物种多样性差。主要生长逡逑着小叶锦鸡、差巴嘎蒿、冷蒿、和沙蒿等天然植被,种植有大豆、玉米、水稻等农逡逑作物。研究区地理位置和地貌状况如图2所示,DEM如图3所示。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3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党慧慧;董军;董阳;郭映;岳宁;徐翔;魏国孝;;甘肃梨园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演化规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2 吴用;史小红;赵胜男;林涛涛;马军;;内蒙古高原3大典型湖泊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5年07期

3 李鹤;李军;刘小龙;杨曦;张伟;王洁;牛颖权;;青藏高原湖泊小流域水体离子组成特征及来源分析[J];环境科学;2015年02期

4 甄志磊;李畅游;李文宝;胡其图;刘晓旭;刘志娇;于瑞雪;;内蒙古达里诺尔湖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同位素特征及补给关系[J];湖泊科学;2014年06期

5 吴华武;李小雁;赵国琴;李广泳;李舟;李柳;;青海湖流域降水和河水中δ~(18)O和δD变化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14年09期

6 焦艳军;王广才;崔霖峰;韩永;胡亚男;陈鲁;;济源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及氢、氧同位素特征[J];环境化学;2014年06期

7 张兵;宋献方;张应华;韩冬梅;杨丽虎;唐常源;;第二松花江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关系[J];水科学进展;2014年03期

8 陈建生;张志伟;刘震;季弼宸;;乌梁素海及其周边地区水源补给关系同位素研究[J];水资源保护;2013年04期

9 王鹏;尚英男;沈立成;伍坤宇;肖琼;;青藏高原淡水湖泊水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演化[J];环境科学;2013年03期

10 李小飞;张明军;马潜;李亚举;王圣杰;汪宝龙;;我国东北地区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水汽来源[J];环境科学;2012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曹星星;基于水化学与稳定同位素的岩溶湿地流域地球化学过程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2 丁贞玉;石羊河流域及腾格里沙漠地下水补给过程及演化规律[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青云;科尔沁沙地不同树龄小叶锦鸡儿用水策略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年

2 韩知明;呼伦湖流域水体氢氧同位素与水化学特征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年

3 林浩琦;济源盆地地下水化学特征与变化规律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年

4 张海月;金佛山流域不同水体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环境意义[D];西南大学;2018年

5 朱艺文;西安黑河流域汇水区不同水体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特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6 张贵玲;哈尼梯田麻栗寨河流域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其与其他水体的补给关系[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7 熊新芝;窟野河流域不同水体水化学与同位素特征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郭小云;呼图壁河流域不同水体的水化学和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D];新疆大学;2016年

9 李修成;秦岭山前地下热水同位素演化特征及其指示意义[D];长安大学;2016年

10 贾龙凤;保定府河典型污染因子变化规律及水质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540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6540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6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