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基于强震动记录统计的归一化加速度反应谱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6 21:56
【摘要】: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中,一般采用抗震设计反应谱值来表征工程结构需要考虑地震作用,反应谱根据地震区划图和场地条件进行确定。关于抗震设计反应谱取值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思路开展,其一是根据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得到符合要求的对应反应谱取值,另外一种根据强震动观测记录统计分析的思路开展。随着近些年来强震动观测记录的不断积累,数量与质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在研究地震反应谱谱形以及参数时都会选择基于强震动记录的统计方法。本文相关研究工作基于美国NGA-West2数据库和日本KiK-net数据库,选取震级在6.0-8.0级之间,距离在0-200km之间,PGA在50gal以上强震动地震动观测记录开展了归一化反应谱统计分析研究。统计分析共计选取NGA-West2数据四种场地一共2055条记录,其中Ⅰ类场地437条记录、Ⅱ类场地1247条记录、Ⅲ类场地363条记录;在KiK-net数据库中共计选取了1788条记录,其中Ⅰ类场地573条记录、Ⅱ类场地972条记录、Ⅲ类场地243条。本研究工作在以上强震动观测数据的基础上,主要对归一化反应谱开展了统计分析,主要完成了以下相关研究工作。(1)在现有研究工作、两个强震动观测数据库基础资料和中日美三国场地分类标准的基础上,开展了对本文选用强震动观测数据获取台站场地进行了场地分类标准的统一;采用Vs30进行场地类别划分,将所有强震动观测数据获取台站场地分类统一确定为中国场地分类采用的I、II、III类场地。(2)基于两个数据库记录,开展了Ⅰ、Ⅱ、Ⅲ类上归一化谱谱值与震级、震中距关系的研究。本文相关得到了不同震级、震中距对应的Ⅰ、Ⅱ、Ⅲ类场地上平均归一化反应谱值,统计结果表明,归一化谱与震级的相关性更为明显。(3)基于归一化谱统计结果,线性拟合得到不同周期对应的归一化反应谱谱值回归系数,并分析了归一化反应谱值随震级变化的规律;通过拟合参数以及归一化反应谱与震级的关系分别得到了M_w为6.0、6.5、7.0、7.5、8.0时反应谱形,并分析了规律;最后利用拟合参数得到了不同场地上在同一震级下反应谱的变化关系,并与抗震设防用反应谱谱形进行了比较。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现行设防用反应谱谱形可能导致对长周期地震作用的低估。
【图文】:

震级,Ⅰ类,数据库,场地


NGA数据库Ⅰ类场地震级-距离关系

震级,数据库,Ⅱ类,场地


NGA数据库Ⅱ类场地震级-距离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防灾科技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315.9;TU352.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哲;赵永海;;青海省数字强震动台网运行与管理[J];高原地震;2018年02期

2 周宝峰;于海英;温瑞智;谢礼立;;强震动记录数据质量初探[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7年01期

3 解全才;马强;杨程;;强震动数据库发展现状与展望[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7年03期

4 于海英;周宝峰;王家行;马新生;张同宇;徐旋;胡振荣;;强震动观测仪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震灾防御技术;2017年01期

5 罗词建;李媛媛;;陕西省数字强震动台网运行[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2年02期

6 卢大伟;李小军;;中国大陆强震动观测发展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0年10期

7 陈琳荣;王军亮;杨以道;;吉林省固定数字强震动台网评价及思考[J];东北地震研究;2009年01期

8 卢大伟;周雍年;王玉石;连尉平;;基于震动台试验的数字强震动仪一致性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8年04期

9 徐扬;;强震动观测和应用及山西数字强震动台网[J];山西地震;2008年01期

10 卢大伟;李小军;;我国强震动观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山西地震;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瑞智;朱晓炜;陈维;;强震动记录的选取与放缩[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2 刘博;;强震动台网运行维护的科学管理方法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11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董银峰;胡莹;林松;;近年大地震中具有双平稳段的强震动:识别及空间分布规律[A];工程防震减灾新技术、新进展和新应用(上)[C];2016年

4 李小军;周正华;于海英;温瑞智;;汶川8.0级地震强震动观测及记录初步分析[A];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与灾后重建分析报告[C];2008年

5 曾文浩;田秀丰;徐钦;;2015年4月15日甘肃临洮4.5级地震强震记录及特征分析[A];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三)——专题37地球气候系统历史、专题38强震机理、孕育环境与地震活动性分析、专题39大数据时代地球物理信息学及其应用[C];2015年

6 姜慧;王克海;李雪艳;王立新;;桥梁强震动监测、仿真和安全诊断应用研究和展望[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7 彭小波;李小军;刘泉;;基于强震动记录的汶川地震中主震和余震地面倾斜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8 张国宏;单新建;屈春燕;;基于近场强震动数据反演的芦山地震震源破裂过程[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七专题论文集[C];2013年

9 赵志新;徐纪人;久保田隆二;;都市建筑物地震倒塌率的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任叶飞;周宝峰;史大成;温瑞智;;观测方向对于水平地震动特性影响[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笔夫;2013:弱均衡、强震动[N];华夏时报;2013年

2 王如龙 孔德立;在高层建筑安装强震动监测系统[N];云南政协报;2010年

3 吴泰中 王秀根;市数字强震动台土建工程通过省验收[N];泰州日报;2007年

4 记者 李峰;甘肃强震动台网正常运行率创新高[N];甘肃日报;2011年

5 记者 刘晓群;建筑物高度逾180米设置强震动监测设施[N];济南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丁国锋;超高层建筑应设置强震动监测设施[N];法制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琳;强震动记录选取中目标谱的研究及应用[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5年

2 江汶乡;面向地震预警的强震动数据处理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5年

3 彭小波;汶川地震强震动记录分析及应用[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4 任叶飞;基于强震动记录的汶川地震场地效应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4年

5 罗桂纯;基于强震动观测的场地效应非线性特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5年

6 许亮华;水库大坝强震应急支持技术应用基础和系统集成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佳祥;基于强震动记录统计的归一化加速度反应谱研究[D];防灾科技学院;2019年

2 宣继赛;典型抗震设计规范中强震动记录的选取方法及应用[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8年

3 张颖楚;以第五代区划图参数为目标谱的强震动记录选取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8年

4 常安鹏;不同场地条件下强震动台站周边地面建筑对观测结果的影响[D];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

5 刘萍;强震动记录中的奇异波形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

6 张同宇;基于芦山地震强震动记录的数据处理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6年

7 解全才;基于WebGIS的强震动台站查询系统[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9年

8 杨黎薇;数字强震动加速度仪质量检定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9 徐培彬;基于强震动参数地震滑坡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4年

10 裴雪玲;强震动条件下的水电站大坝反应特征研究[D];贵州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673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6673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4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