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大同市主要经济区浅层地温能资源潜力评价及开发效益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19 14:54
【摘要】:在地面以下0-200米深度范围内的岩石、土壤层、地表水和地下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平均温度在25℃以下的热能量,这种具备可开发利用价值的热能量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浅层地温能。目前学界将这种能源归属于可重复使用的绿色能源种类之中,主要用来代替燃煤等固体燃料,将其当作日常冷暖调解的主要供能材料,如此就能够在节约常规能源材料的同时,又降低了二氧化碳及其他燃烧所产生污染物的释放量。通过合理开发和使用浅层地温能,在国家层面上,可以让普通能源的使用更加安全,并且使由此产生的相关环保问题得到足够的保证。除此之外,还能够对国家积极推行的新能源使用架构进行调整,这些将会对建立和谐生态与社会人居环境方面产生巨大的现实价值。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活动是围绕大同市主要经济区范围内所储存浅层低温能源的相关情况开展的。在对该城市主要经济区所辖范围的地质、水文、环境地质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研究区域所采集的土壤、岩层所蕴含的物理及热力性质的开展相关试验,对研究区域内所蕴含的浅层地温能进行适宜开发层面的分区和评估,从而全面评估该市经济主要区域在地温能开发方面所能产生的经济环境效益。在通过相关的单位温度体积热储量算法计算之后,可以得出,本次研究所针对的大同市主要经济区内蕴藏的浅层地温能含量是单温区间内为2.39*10~(14)千焦耳,也就是665*10~8千瓦时,这相当于818万吨普通燃煤同时燃烧时所产生的能量,也就是说这一区域内拥有的可重复使用的浅层地温能含量十分可观。此外,再通过对这一大储量的地温能在开发利用所能产生的各方面效益的潜力评估的研究之后发现,其蕴含的经济环保收益相当庞大。
【图文】:

研究思路,水体,验布,控制原则


8图 1-1 研究思路地试验现场热响应试验和水体抽灌试验两部分,其中对于调查区水体试验中完成。试验都必须在水文地质情况较好的地方进行。应试验布置遵从全区控制原则。合评估分析过往资料;地温能开采适应性划片;浅层地温能资源总评;开采效益总评。

大同,大同市


1.省界线 2.地区界线 3.县界线 4.铁路 5.盆地边界线 6.市 7.县图 2-2 大同交通位置图2.1.2 气象从气象条件看,大同市地区呈现干旱性大陆季风气候特征,在冬季时大同市将会受到来自蒙古冷高压往南移动的明显影响,形成西北季风,同时伴随有沙尘暴现象,风俗最大可以高达近 20m/s,总体自然生态状况不太适合人们的生活。大同市在冬天因为受干冷天气因素影响,其封冻期可以长达至少 170 天,冻土层的最大厚度也将达到 1.7m;当夏季来临时,该地区将出现东南季风,气温较高,同时一年中的不同时间段内对应的降水量也存在显著不同,在 7~9 月内是该地区拥有最大降雨量的月份,而其它各个月份持续干旱。受恶劣气候因素影响,该地区植被无法正常发育,特别是西部山区因为缺少植被对代表的保护作用使这些地区经常在雨季遇到突发性山洪自然灾害。大同市年均气温为 6.2℃,平均气温最低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3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成英;冉婧媛;马月花;黄鑫;权国苍;任文恺;黄芳芳;;青海西宁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及经济环境效益分析[J];青海大学学报;2016年05期

2 徐晓;骆祖江;常晓军;;江苏丹阳市滨江新城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17年05期

3 李国政;;运用“指标法”进行浅层地温能适宜性分区可行性探讨[J];吉林地质;2015年04期

4 宋小庆;苏宁;;贵阳市中心城区浅层地温能潜力评价及环境效益分析[J];煤炭技术;2016年04期

5 张海永;;对晋中市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效益的分析[J];华北国土资源;2014年06期

6 关锌;;我国浅层地温能与其他能源在供热制冷方面的比较分析[J];中国矿业;2011年10期

7 马汉田;乔清海;翟一帜;李春云;吕义清;;山西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前景分析[J];山西煤炭;2018年01期

8 陈信锐;付强;;层次分析法在浅层地温能开发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6年08期

9 翟如伟;刘爱斌;景佳俊;;江苏徐州城市规划区浅层地温能研究[J];西部资源;2017年02期

10 刘爱斌;翟如伟;景家俊;陶文杰;;江苏徐州城市规划区浅层地温能潜力评价及环境效益分析[J];地质与资源;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友强;刘桂仪;佟光玉;常久春;;山东省浅层地温能开发与应用实例[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四集)[C];2011年

2 韩再生;;浅层地温能评价方法[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一集)[C];2007年

3 王贵玲;蔺文静;;浅层地温资源的基本内涵与勘查评价的基本理念[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二集)[C];2008年

4 孙东;赵驰;董建兴;杨海军;陈银松;曹楠;许向宁;;四川省地级城市浅层地温能研究进展[A];资源环境与地学空间信息技术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6年

5 王立发;董殿伟;江剑;张红梅;孟杉;杨帆;;北京市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前景分析[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三集)[C];2009年

6 张延军;王世辉;方静涛;黄贤龙;高平;;浅层地温能资源调查中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四集)[C];2011年

7 邓高;;浅层地温能资源的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A];地热能开发利用与低碳经济研讨会——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十四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陈建平;贾宏刚;;北京市浅层地温(热)资源利用情况与相关规定介绍[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二集)[C];2008年

9 陈坤泉;;广东省开展浅层地温能勘查评价应注重的关键问题[A];地热能开发利用与低碳经济研讨会——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十四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顾往九;欧阳金保;张福平;;注重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链[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四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于德福 通讯员 丁丁;我为生态贵州作支撑[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6年

2 记者 蒋郭吉玛 通讯员 陈娟 鄂建;南京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科技创新成果显著[N];中国矿业报;2017年

3 特约记者 陈娟 通讯员 鄂建;南京浅层地温能利用有据可依[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7年

4 特约记者 应勇华;市场低迷,,地勘单位怎样主动作为?[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7年

5 记者 曹娴 通讯员 黄利群 黄郁淇;湖南浅层地温能家底摸清[N];湖南日报;2016年

6 本报记者 李现文;浅层地温能,为生活加点绿色[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6年

7 王琴 本报记者 曾平;贵州开发浅层地温能实现冬暖夏凉[N];中国改革报;2016年

8 林明辉;闽煤局开展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工作[N];中国矿业报;2015年

9 本报记者 蒋兴华;尽快编制规划 促进我省浅层地温能事业发展[N];贵州政协报;2014年

10 科学导报记者 郭峰峰;浅层地温能助力打造“绿色山西”[N];科学导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超;银川地区浅层地温能资源综合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2 徐光辉;北京地区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示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3 陈晓冬;调查流动地下水脉的浅层地温测量法正反演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闫福贵;呼和浩特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5 于nr;北京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参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6 蔺文静;浅部地质环境热调蓄能力及其可利用性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

7 王楠;长春市城区浅层地热能评价及地下水源热泵采灌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邓鼎兴;地埋管地源热泵水热耦合模拟与浅层地温能适宜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虎城;大同市主要经济区浅层地温能资源潜力评价及开发效益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2 彭必建;复杂地质地区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苏立群;重庆地区浅层地温能应用效益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4 杨荣;浅层地温能资源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5 马乐乐;河北省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效益分析[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5年

6 张华民;重庆市浅层地温能资源量调查评价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7 刘兴学;平潭综合实验区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适宜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8 吕鑫;基于空间形态的城市浅层地温能供需平衡及潜力量化评价[D];清华大学;2016年

9 龙娇;重庆地区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10 孙雪峰;宿迁市浅层地温能开发适宜性分区及管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71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671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6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