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龙门山构造带的中生代古地磁结果及其对四川盆地旋转的制约

发布时间:2020-06-14 04:58
【摘要】:本文选择在龙门山构造带开展详细的古地磁学研究,以此来探讨龙门山构造带中生代以来的古地理位置与构造演化过程,并与相邻的四川盆地同时期的古地磁结果对比,探讨了龙门山构造带中生代以来与四川盆地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对龙门山构造带剑阁地区(32.3°N,105.3°E)的早三叠世飞仙关组、大邑地区(30.6°N,103.4°E)晚白垩世灌口组与夹关组、天全地区的中侏罗世沙溪庙组和遂宁组(30.1°N,102.7°E)以及晚白垩世灌口组(30.0°N,102.8°E)开展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获得了这些地区的高温特征剩磁分量,由于采样地层均为单斜地层,故无法进行褶皱检验。其中剑阁地区早三叠世飞仙关组、大邑地区晚白垩世灌口组与夹关组与天全地区的中侏罗世沙溪庙组和遂宁组的高温特征剩磁分量通过了倒转检验,获得了可靠的原生剩磁方向。地层校正后的特征剩磁方向分别为:剑阁地区:Ds=42.3°,Is=12.6°, k=31.1, N=9, α5=9.4°,对应的古地磁极位置为:42.9°N,219.3°E,A95=6.8°,古纬度为6.40N;天全地区中侏罗世:Ds=350.2°, Is=27.3°, k=37.8, N=10, a95=8.0°,对应的古地磁极位置为:72.0°N,314.8°E,A95=6.4°,古纬度为14.5°N;大邑地区;Ds=9.9°, Is=32.3°, k=39.3, N=24, a95=4.8°,对应的古地磁极位置为:74.1°N,246.5°E,A95=4.1°,古纬度为:17.5°N。而天全地区晚白垩世的磁倾角(I=33.6°)远离现代地磁场的磁倾角(1=48.2°),且高温特征剩磁方向的极性全部为正极性,可能对应白垩纪时期正极性超静带,所以其高温特征剩磁分量可能代表了岩石形成时的原生剩磁,其高温特征剩磁方向为:Ds=349.3°, Is=33.6°, k=61.7, N=20°(层面坐标下),对应的古地磁极分别为:74.8°N,325.2°E,A95=3.6°,古纬度为:18.4°N。对比现有的龙门山构造带中生代的古地磁结果,表明龙门山构造带从早三叠世至晚白垩世发生了约11°的北向位移,同时,自身还发生了约30°左右的顺时针水平旋转。而位于龙门山构造带南端的天全地区自晚白垩世以来发生了局部构造旋转作用,这可能受鲜水河断裂的走滑作用的影响而造成的。对比龙门山构造带与稳定的四川盆地中生代以来的古地磁结果,获得龙门山构造带自早三叠世以来相对于稳定的四川盆地并未发生明显的水平旋转作用(约1.0°±7.1°),为此从构造古地磁角度,提出龙门山构造带和四川盆地自早三叠世以来,在动力学上已是统一的构造单元,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构造旋转作用,一些学者提出的四川盆地新生代以来在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作用下发生了逆时针旋转作用的运动模式并不被现有的古地磁数据支持,这一认识还有待龙门山地区更多的古地磁进一步证实。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318.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余团,曹运江;龙门山构造带稳定性探讨[J];四川地质学报;1999年02期

2 周荣军;黎小刚;;成都主城区为什么躲过了汶川地震这一劫?——龙门山构造带地质状况分析[J];四川省情;2008年06期

3 林茂炳;;汶川大地震与龙门山构造带[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吴建勋;周祖翼;许长海;郭彤楼;;龙门山构造带中段实测剖面的古应力恢复[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9年02期

5 张会平;张培震;Eric Kirby;尹金辉;刘春茹;于桂华;;沿龙门山构造带走向上地形发育差异特征及其对青藏高原东缘地貌演化的启示[J];国际地震动态;2012年06期

6 黄学猛;谢富仁;;龙门山构造带的演化历史及构造样式综述[J];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2009年00期

7 邵兆刚;孟宪刚;韩建恩;王津;余佳;贺承广;权凯;陈麒光;;四川龙门山构造带活动的钟乳石记录[J];地球学报;2014年01期

8 王潭;;汶川地质构造解读[J];青年博览;2008年16期

9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会平;张培震;Eric Kirby;尹金辉;刘春茹;于桂华;;沿龙门山构造带走向上地形发育差异特征及其对青藏高原东缘地貌演化的启示[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2 胥颐;李志伟;刘建华;徐亚;;龙门山构造带及汶川震源区的深部构造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3 王绪本;张刚;罗威;罗皓中;;龙门山构造带中北段及邻区壳幔三维电性结构特征[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2:电磁地球物理学研究应用及其新进展论文集[C];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叶小舟;龙门山构造带的中生代古地磁结果及其对四川盆地旋转的制约[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6年

2 马博琳;龙门山构造带北段活动构造及其对水系的控制作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123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7123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f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