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IC-3L模型的泾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影响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333
【图文】:
10图 2-1 泾河流域水系分布图[53]Fig.2-1 Major rivers of the Jinghe River Basin2.2 气候泾河流域地处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气候的过度地带,是比较典型的温带性气候。多年平均气温在 8℃左右,最热月的平均温度为 23℃左右,最冷的均气温为-9℃左右。年均降水量在 350~650mm 之间,并且主要是在夏季,占到全年降水量的 60%以上,冬季和春季的降水量较少。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最小与最大的年降水量能够差 1.8~3.5 倍。泾河流域南部的降水量比北
13(c)2010 年2-2 泾河流域 1985、2000 和 2010 年三个时期土地利Land use map of the Jinghe River Basin in 1985, 2000
20图 3-1 VIC 模型结构图Fig.3-1 VIC model structure chart初的 VIC 模型中土壤分为两层,之后对其进行了改进将土壤层分为三计算网格内考虑了裸土及不同的植被覆盖类型,并且将陆-气间水分收收支的过程考虑进去[5]。据相关研究表明,自然界中地表径流主要由超渗产流和蓄满产流这两种。由于地形、降水、前期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特性的空间可变性等原生不同的暴雨洪水地表产流机制。不同的产流机制一般会同时的出现在格的不同部分中。如果对土壤空间可变性的不予考虑,或者是将其中之,那么都会造成地表径流的错误估计。对于我国多样的区域气候,L 将一个动态的并且能够代表网格内蓄满、超渗产流机制的地表径流参数 VIC 当中,将土壤非均质性对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中影响考虑在内,IC 模型能够在全国范围径流计算适用的关键点。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悦璐;畅建霞;;基于VIC模型构建的综合干旱指数在黄河流域的应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2 陈芸芸;宋耘;李琼芳;马俊超;鞠彬;曾明;;淮河上游土地利用变化对次洪的影响[J];水资源保护;2016年05期
3 黎云云;畅建霞;王义民;金文婷;白夏;;渭河流域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响应[J];农业工程学报;2016年15期
4 岳佳佳;庞博;徐宗学;何睿;;蚁群算法在黑河上游VIC模型参数校正中的应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5 崔杰石;;两种水文模型在汤河流域水文模拟中的对比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年06期
6 刘长君;;VIC模型在大洋河流域水土流失模拟研究中的运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年04期
7 富增;柏丽;;气候变化下汤河流域的径流响应的定量模拟分析[J];吉林水利;2016年02期
8 王高丹;唐彦君;杨晓英;张晓祥;;不同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的洪汝河流域水文响应[J];水土保持通报;2016年01期
9 杨丽;王威;;不同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大凌河中游对比运用研究[J];地下水;2016年01期
10 赵志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典型流域径流的影响研究[J];地下水;201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若辰;袁慧玲;;基于VIC模型的淮河流域径流模拟不确定性分析[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8第四届研究生年会[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军庭;潮河流域土地利用/气候变化的水文响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田鹏;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革非;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对泾河流域径流和输沙的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2 李雯;泾河流域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3 汤岩;时间序列分析的研究与应用[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4 张续军;VIC模型在中国湿润地区的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5 刘谦;VIC大尺度陆面水文模型在中国区域的应用[D];湖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63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763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