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近20年来印度河流域冰川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7 14:41
【摘要】:本文选取印度河流域冰川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 OLI、ETM+、TM影像及其他资料为数据源。由于研究区有大量的表碛覆盖冰川,自动提取方法难以从遥感影像直接识别,因而本文采用目视解译的方法并结合Randolph 6.0冰川编目数据提取了研究区1993年、2000年、2016年冰川矢量边界,分析近20 a来印度河流域的冰川变化特征。同时,利用ICESat和SRTM高程数据对研究区两条典型冰川的冰面高程变化作了研究。此外,分析了研究区及其周边气象站点近56a来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并结合格点气象资料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探讨了印度河流域冰川变化和气候变化的关系。初得出以下结论:(1)1993-2016年,印度河流域冰川总面积由24778.12±464.04 km~2减少到24017.59±436.78 km~2,冰川面积萎缩了760.53±637.26 km~2,占冰川总面积的3.07±2.57%,年均萎缩率为0.13±0.11%。1993-2000年和2000-2016年,冰川面积年均萎缩率分别为0.12±0.37%和0.14±0.16%。2000-2016年比1993-2000年冰川面积年均萎缩率略大,表明印度河流域近20 a来冰川萎缩速率呈微弱的加快趋势。冰川面积萎缩率与不同规模等级的冰川面积呈反比关系,规模越小,冰川萎缩越剧烈。各朝向冰川均处于萎缩状态,北(4.51±2.85%)和东北(4.15±2.65%)朝向的冰川面积萎缩最为严重,东朝向冰川萎缩最小(1.62±2.06%)。在海拔3400-6000 m处有较大的面积萎缩状况,其余海拔高度带的面积变化则普遍偏小。受前进冰川的影响,1993-2000年在海拔2200-2400 m处冰川面积出现增加的现象。(2)研究区不同山系的冰川面积萎缩存在差异性。1993-2016年,喜马拉雅山西段冰川面积萎缩最为严重(7.24±3.21%),兴都库什山次之(6.74±3.68%),喀喇昆仑山冰川则只出现微弱的萎缩状况(1.00±2.30%);在1993-2000年,兴都库什山的冰川面积萎缩程度(2.94±3.65%)高于喜马拉雅山西段(1.98±3.17%)。不同时段上(1993-2000年、2000-2016年),喜马拉雅山西段冰川面积萎缩呈加快趋势;兴都库什山冰川面积萎缩呈减慢趋势;喀喇昆仑山冰川趋于稳定,该区域存在大量的前进冰川。研究区不同子流域的冰川面积萎缩同样存在差异性。1993-2016年,冰川面积萎缩较大的流域分别为Swat(9.44±4.33%)、Upper Indus(8.19±3.46%)、Jhelum(7.21±4.79%)三个流域,冰川面积萎缩较小的流域分别为Shigar(0.21±1.96%)、Hunza(0.43±2.25%)、Shyok(1.51±2.23%)三个流域;不同时段上(1993-2000年、2000-2016年),各子流域冰川面积萎缩整体呈加快趋势。(3)研究区G073594E36759N和G073308E35113N的冰面高程减薄速率均较快。G073594E36759N冰川在2000-2006年的冰面高程平均减薄速率为1.30±0.23 m/a。G073308E35113N冰川在2000-2008年的冰面高程平均减薄速率为1.18±0.42m/a。同时,两条冰川的面积和末端长度均存在较大的萎缩。同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冰川高程变化研究结果对比,本文两条典型冰川冰面厚度减薄速率较快。主要原因是两条冰川的面积较小,对气候变化更加敏感。(4)近56年来,研究区年均气温总体呈升温趋势,降水增加较少,因而研究区1993-2016年冰川面积整体萎缩主要是受气温升高的影响。通过对格点气象资料的分析,研究区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川面积萎缩较大的原因,主要受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的共同影响,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地区冰川面积萎缩主要受气温升高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343.6
【图文】:

技术路线图,流域,印度河,子流域


6图 1.1 技术路线图1.5 本文的主要创新和特色(1)通过查阅印度河流域相关文献资料,发现该地区缺少对整个流域较长时间段的冰面积变化监测的研究,尤其是通过目视解译的方法对整个印度河流域冰川边界进行提取分析,本文基于遥感影像资料提取该流域 1993 年、2000 年、2016 年三期冰川面积,并对 1993-2016 年冰川面积变化进行分析。(2) 本文对印度河流域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将其划分为 11 个子流域,通过对不同子流域的冰川面积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不同子流域冰川受气候

冰川分布,冰川分布,地理位置,流域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2.1 研究区位置范围印度河流域介于北纬 24°~38°,东经 66°~82°之间(图 2.1),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宽约 1450km,长约 1600km,流域面积约 72.01 万 km2。流域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印度、中国、阿富汗等国家境内,大部分区域位于巴基斯坦境内。流域北部海拔较高,分布着兴都库什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山系,平均海拔在 5000m 以上,最高海拔达到 8566 m。其中喀喇昆仑山的主峰乔戈里峰位于印度河流域内,海拔高度 8000 m 以上,是世界上第二高的山峰。流域南部为海拔较低的平原区域。

流域,年均气温,印度河


980-2010年印度河流域年均气温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成秀;杨太保;田洪阵;;近40年来西昆仑山冰川及冰湖变化与气候因素[J];山地学报;2015年02期

2 刘时银;姚晓军;郭万钦;许君利;上官冬辉;魏俊锋;鲍伟佳;吴立宗;;基于第二次冰川编目的中国冰川现状[J];地理学报;2015年01期

3 何毅;杨太保;;博格达峰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冰川变化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4年10期

4 秦大河;周波涛;效存德;;冰冻圈变化及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J];气象学报;2014年05期

5 宗继彪;叶庆华;田立德;;基于ICESat/GLAS,SRTM DEM和GPS观测青藏高原纳木那尼冰面高程变化(2000~2010年)[J];科学通报;2014年21期

6 冀琴;杨太保;田洪阵;何毅;李霞;;念青唐古拉山西段近40年冰川与气候变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07期

7 德吉;姚檀栋;姚平;陈昱凝;;冰芯和气象记录揭示的青藏高原百年来典型冷暖时段气候变化特征[J];冰川冻土;2013年06期

8 任贾文;;全球冰冻圈现状和未来变化的最新评估:IPCC WGI AR5 SPM发布[J];冰川冻土;2013年05期

9 沈永平;王国亚;;IPCC第一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认知的最新科学要点[J];冰川冻土;2013年05期

10 姚檀栋;秦大河;沈永平;赵林;王宁练;鲁安新;;青藏高原冰冻圈变化及其对区域水循环和生态条件的影响[J];自然杂志;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田洪阵;祁连山区现代冰川面积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2 张国梁;贡嘎山地区现代冰川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程;利用ICESat和Cyosat-2数据监测三江源地区冰川高程变化[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2 李霞;近40年横断山冰川变化的遥感监测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祝合勇;近40年来阿尔金山现代冰川变化的遥感监测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84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784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8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