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开江—梁平海槽东侧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地震识别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2 14:53
   近年来,随着川东北地区普光等整装气田的发现,“环开江-梁平海槽”台缘带生物礁滩油气藏成为我国碳酸盐岩大油气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也日渐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地区。在“环开江-梁平海槽”西侧台缘带长兴组生物礁油气藏已经获得重大突破,直接推动四川盆地台缘带万亿方大气田建设。相较于西侧而言,“环开江-梁平海槽”东侧具有类似的沉积环境,彰显出巨大的勘探潜力。前人在研究中主要从地质角度,对生物礁油气藏储层地质特征、沉积环境等进行研究,研究手段相对单一,其学科特点决定了对于生物礁识别模式的认识略显片面,未能形成地震地质综合的生物礁油气藏地震识别体系,直接制约对生物礁储层的精细预测。本论文在综合前人认识的基础上,以现代碳酸盐岩沉积学理论为指导、三维地震预测技术为主要方法,通过地震地质综合研究,取得了如下的成果与认识:(1)以研究区沉积模式为依据,利用地质、测井资料将研究区长兴组时期生物礁划分为两个发育期次,通过大量井震资料认为长兴组沉积前古地貌高低控制生物礁发育程度,并分别进行了长兴组沉积前后古地貌恢复,指出生物礁分布的古地貌有利部位。(2)以生物礁地质发育模式为指导,运用地震相分析技术与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建立生物礁体地震相识别模式,在空间上刻画出台地边缘带分布区域,并指出生物礁发育的有利部位。(3)以地震地貌学理论为指导,对生物礁发育控制因素进行了总结,重新按坡度陡缓程度付生物礁进行了类型划分,认为生物礁前缘斜坡带的陡度与储层发育厚度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4)在生物礁地震地质综合识别模式的控制下,利用地震速度反演、孔隙度反演技术进行储层预测,最终形成适用于研究区的生物礁储层预测技术系列。本论文以生物礁地质识别模式建立为基础,综合地质、测井、地震等多种信息,形成了适用于研究区的生物礁储层预测的地震地质综合识别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对于精细刻画生物礁展布范围,预测有利勘探区域,深化生物礁地震预测理论体系都有积极的研究意义。
【学位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P631.4;P618.13
【部分图文】:

梁平,区块,海槽,划分图


图2-1开江-梁平海槽东侧研究区地理位置及区块划分图??2.2

分布图,梁平,海槽,井位


震资料情况??研究主要利用地球物理勘探公司2005-2014年以礁滩为主的地震勘对开江-梁平海槽东侧进行连片研宄。??剖面整体上分辨率较高、相对振幅保持好、成像精度较高,获得了信较好、偏移归位合理的地震成果。主要目的层段地震反射特征清楚、,纵向上较好地展示了碳酸盐岩大套地层的反射特征。从完钻井的特征来看,生物礁厚储层段异常显示明显,薄储层段异常显示不明明,该区总的地震资料品质较好,构造形态已基本查清,为后续的奠定了基础。丰富的钻、测井资料为本次新一轮生物礁预测研究提。??9??

沉积相分布,晚二叠世,四川盆地


二叠世海侵规模的扩大,主要是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系地层沉积(龙潭组),继续向外,??在川东南酉阳、秀山和北面的大巴山、龙门山,除底部有较薄的含煤地层外,主要是富??含硅质结核和条带的生物灰岩,全为海相地层沉积。到晚二叠世末期(图2-3),海侵规??模达到了最高潮,除西南一隅外,以长兴组为代表的浅海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并沿龙门??山、大巴山和江南古陆前缘,还有半深海相的硅泥质沉积(大隆组)。四川盆地总体格局,??西部上升成陆,形成西南高、东北低,西陆东海的格局[4849]。??■??图2-3四川盆地晚二叠世末期沉积相分布图??1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丽华;汪瑞良;傅恒;鲁静;;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生物礁地质及地震特征[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4年04期

2 韩红涛;贾敬;李慧琳;李士东;阮小飞;;应用GeoEast解释系统中的地震属性技术预测生物礁滩[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4年S1期

3 王开燕;徐清彦;张桂芳;程某存;李培海;;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年02期

4 彭才;文其兵;曹博超;张延充;蒲平文;;川东高峰场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地震预测[J];石油物探;2013年02期

5 周刚;郑荣才;罗韧;刘划一;文华国;;环开江——梁平海槽长兴组生物礁类型及储层特征[J];岩性油气藏;2013年01期

6 赵文智;沈安江;胡素云;张宝民;潘文庆;周进高;汪泽成;;中国碳酸盐岩储集层大型化发育的地质条件与分布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年01期

7 邹才能;徐春春;汪泽成;胡素云;杨光;李军;杨雨;杨威;;四川盆地台缘带礁滩大气区地质特征与形成条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1年06期

8 党录瑞;郑荣才;郑超;文其兵;陈守春;廖军;;川东地区长兴组白云岩储层成因与成岩系统[J];天然气工业;2011年11期

9 刘治成;张廷山;党录瑞;郑超;董银磊;杨巍;;川东北地区长兴组生物礁成礁类型及分布[J];中国地质;2011年05期

10 胡明毅;魏欢;邱小松;赵恩璋;;鄂西利川见天坝长兴组生物礁内部构成及成礁模式[J];沉积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勇;川东北礁滩储层地震检测与流体识别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671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8671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1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