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视场气辉成像仪信号采集与数据处理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P35
【部分图文】:
图 1.1 日本 3.11 地震海啸形成的气辉图,红色代表海啸路线除了大气重力波借助气辉观测以外,电离层的闪烁也是将气辉作为观主要是对 OI 气辉的 630nm 波段进行成像得到相关的等离子体泡信息等离子体泡,就是由于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在日落之后,F 区底部的大尺度等离子体耗空并向上抬升,在电场的作用下这种大范围的等空垂直于地球磁力线继续向上抬升,一直延伸到顶部的电离层[6]。等空区域在抬升的过程中沿着磁力线扩展到磁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区域,种空间尺度的等离子体耗空区,这种多尺度的等离子体耗空区在无线测的高度-时间-强度图中呈现出羽状不规则结构,即等离子体泡[7],光学成像图中可以看到该等离子体泡形成大量的光学暗区(如图 1,无线电波信号在经过电离层的这种不规则结构体的等离子体泡区域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就会形成相位和幅度的闪烁现象,从而等离子体泡通信、高频通信、GPS 导航定位产生严重的影响[8],观测与研究气对研究等离子体泡的规律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20]。目前我国已经在 4 个地方建立了气辉观测站,如图1.2,展开了对等离子体泡更加全面的研究,图1.3是四个站台同时观测到的赤道等离子体泡信息,这些数据对于我们预防空间通讯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图 1.3 四个台站同时观测到的赤道等离子体泡现象
图 2.1 瑞丽——泰勒不稳定示意图2.2气辉辐射基本理论气辉是大气层中一种微弱的发光现象,任何时候都存在于天空中。气辉一般分为三类:白天不易观测到的称为昼气辉,晨昏时出现的是曙暮气辉以及夜间出现的相对明显的气辉现象,称为夜气辉[7]。夜气辉的形成主要源于一些分子(OH,O2等)或者一些原子(如 O、Na 等),它们在白天吸收了太阳辐射的能量,使其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到了夜间,这些处于较高能太的分子或原子会跃迁回基态,此时释放出一定波长的光,从而造成了微弱的辉光辐射[23],最常见或最明亮的气辉辐射特征一般由光化学反应产生的。气辉的亮度很低,只有用敏感的仪器才能观测到。它连续出现并且随着纬度的不同会发生一些变化。气辉和极光很像,但是没有极光信号强,它和微弱激光凭目视很难分辨,但在有一些方面是不同的。极光受地磁场控制,在接近地磁极的一些维度上才能观测到,而且极光的出现与太阳活动有关,但气辉通太阳的活动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圳;钱小华;;黑暗夜空求关注[J];十万个为什么;2017年04期
2 ;探测器图像揭示了火星夜气辉[J];科学大观园;2017年01期
3 朱岗崑;;北京近郊夜空气辉的观测和分析——中国第一批气辉观测数据(1986~1989)[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2期
4 江芳;付利平;王咏梅;;135.6nm夜气辉峰值电子密度反演算法及误差[J];空间科学学报;2018年01期
5 王后茂;王咏梅;;基于紫外辐射传输模型AURIC-2012的气辉辐射模拟[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5年11期
6 吴褀;余涛;林兆祥;夏醇亮;左小敏;王霄;;海南电离层F区不规则体的气辉观测[J];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01期
7 ;天燃气辉焰烧咀的开发[J];工业炉;1984年03期
8 高红;徐寄遥;袁(韦华);A.V.Mikhalev;;2000年和2001年52°N地区OI_(5577)气辉强度与原子氧浓度峰值的时间变化特征[J];空间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9 云中客;;黑夜天空中的铁元素[J];物理;2011年04期
10 何微微;武魁军;王姝娜;傅頔;王后茂;刘秋新;鄢小虎;;1.27μm气辉的星载成像干涉仪风温探测技术[J];光学与光电技术;201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珏;全天空Fabry-Perot干涉仪对亚暴期间热层矢量风场的探测[D];武汉大学;2014年
2 刘伟军;中高层大气气辉光谱的探测与研究[D];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6年
3 高红;中高层大气气辉辐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8年
4 王后茂;基于Fabry-Perot干涉仪全干涉圆环和非全干涉圆环进行中高层大气风场和温度的反演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7年
5 王静;远紫外遥感电离层关键参量的反演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王咏梅;气辉的非线性重力波研究及臭氧总量探测仪的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3年
7 王翠梅;利用地基气辉观测对中层顶区大气重力波以及Na层气辉辐射特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沈丹;窄视场气辉成像仪信号采集与数据处理[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7年
2 吴祺;我国海南地区电离层等离子体泡的夜气辉观测资料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5年
3 刘峰;原子氧气辉探测仪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8年
4 王恩宁;中层闪电辐射特性及远紫外辉光反演电离层电子密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765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876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