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梯度发展下东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5 06:39
  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流域水文过程的外在条件和内在关系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使得水资源短缺、水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探究经济社会发展下的水文效应,是流域水环境科学管理的重大科学基础和紧迫任务。本研究以城市梯度发展为切入点,选取处于剧烈变化环境下的东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实地调查及历史监测资料等多种数据源,研究变化环境下的水文演变规律。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和水文模型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径流之间的响应关系;选取上中下游三个控制点,定量分析了梯度发展下流域各地区的水文效应。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东江流域HSPF分布式水文模型。集成东江流域土壤、地形、土地利用/覆被、气象和水文等数据构建了东江流域模型数据库。选用水文站实测流量数据率定和验证构建的HSPF模型,模拟成果显示流量模拟误差在5%范围内,经过率定的HSPF模型精确度较高,符合东江流域水文模拟要求。(2)运用所构建的东江流域水文模型模拟三期土地利用情景下的径流量,分析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径流之间的响应关系。研究表明:相对于1980年土地利用情景下的模拟结果,2008年土地... 

【文章来源】: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梯度发展下东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研究


东江流域范围Fig.2-1ArealmapofDongjiangRiverBasin

界面图,界面图,校正温度


图2-3 WinHSPF界面图Fig. 2-3 Interface of WinHSPFHSPF模型不透水单元IMPLND透水单元PERLND河道与水库RCHRES校正温度模拟水质模拟泥沙模拟水量模拟积雪模拟水温和大气温度模拟保守性物质模拟氮磷污染物模拟溶质传输模拟农药模拟细菌校正温度模拟水质模拟水量模拟积雪模拟水温和大气温度模拟固体物质的积累和去除模拟水动力学模拟生化反应模拟水质模拟泥沙模拟热交换和模拟保守性物质模拟水流携带模拟土壤温度

数字高程图,东江流域,流域水系,河网


图 2-6 东江流域数字高程图Fig. 2-6 Digital elevation map of Dongjiang River Basin2.3.2 流域水系利用 ArcGIS 工具箱中水文分析工具提取流域水系,流域水系生成流程如图 2-7 所示。DEM河流连接栅格河网矢量化河网分级计算流量检查洼地流向分析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HSPF模型的东江流域降水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分析[J]. 白晓燕,位帅,时序,陈晓宏.  灌溉排水学报. 2018(07)
[2]多时间尺度HSPF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研究[J]. 庞树江,王晓燕,马文静.  环境科学. 2018(05)
[3]梯度发展模式下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J]. 陈午,许新宜,王红瑞,崔胜玉.  水力发电学报. 2015(09)
[4]基于面向对象分类的土地利用信息提取及其时空变化研究[J]. 白晓燕,陈晓宏,王兆礼.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5(04)
[5]基于HSPF模型的东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影响研究[J]. 白晓燕,丁华龙,陈晓宏.  灌溉排水学报. 2014(02)
[6]不同区域尺度产业转移实证研究及相关论争综述[J]. 雒海潮,苗长虹,李国梁.  人文地理. 2014(01)
[7]我国反梯度推移理论研究综述[J]. 牛艳梅.  时代金融. 2012(08)
[8]梯度发展模式下中国区域碳排放的演化趋势——基于空间分析的视角[J]. 林伯强,黄光晓.  金融研究. 2011(12)
[9]中国梯度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率的增进——基于空间视角的分析[J]. 吕冰洋,余丹林.  中国社会科学. 2009(06)
[10]基于HSPF模型的大阁河流域径流量模拟[J]. 薛亦峰,王晓燕,王立峰,张磊.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10)

博士论文
[1]基于HSPF半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新立城水库流域水环境模拟及预测研究[D]. 张先富.吉林大学 2015
[2]苕溪流域地表水水质综合评价与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D]. 李伟.浙江大学 2013
[3]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王好芳.河海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基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产业梯度推移研究[D]. 白灵.华北电力大学 2016
[2]基于GIS的广西中小流域洪涝监测研究[D]. 彭波.广西师范学院 2012
[3]基于HSPF模型的流溪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D]. 何泓杰.华南理工大学 2011
[4]HSPF水文模型机理及应用研究[D]. 张哲.河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784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9784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9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