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调控下分汊型河道淤积影响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7 00:44
为研究尾闾河道下游调控措施对上游各支汊河道泥沙淤积形态变化,进行了赣江尾闾河道悬沙淤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由于闸上调控水位抬升的影响,河道演变趋势由冲转淤。预计工程实施20年后主要淤积区域干流和西河位于西河上游赣江大桥到泥家洲附近的河道,平均淤积深度为1.10 m,东河中支位于中支赣江大桥到上房村之间的河道,平均淤积深度为1.48 m,东河南支位于豫章大桥到洲头村的河道,平均淤积深度为0.86 m。淤积主要集中在深槽以及河道凸岸下游区域,河道顶冲段受到堤防的限制,河势总体基本稳定;深泓线在水平方向和垂向均有所调整,垂向变化以抬高为主,水平方向的变化符合凹岸顶冲区冲刷,凸岸下游回流区淤积的一般规律。
【文章来源】: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0,18(02)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赣江下游尾闾河势图
赣江尾闾河段河床受采砂影响明显,动床验证选取基本无采砂活动、地形变化基本遵循天然演变的河段进行试验。选择赣江主支八一桥至熊家洲段,验证时段从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用2005年12月地形作为起始地形,2009年5月地形作为验证地形。根据验证时段内外洲水文站的逐日流量过程,在模型上将逐日流量过程概化为若干阶梯(见图2),并按照流量概化区段将各支尾门水位过程也进行概化,作为模型出口水位控制。输沙量资料采用外洲站的逐日含沙量资料,计算出研究河段相应的悬移质输沙率和各时段输沙量,概化过程见图3。
在2005年12月地形基础上,施放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的概化水沙过程,绘出冲淤地形图,与原型2009年5月实测地形图进行对比,作为地形验证的主要依据。最终确定模型方案试验时取单宽输沙率比尺,冲淤时间比尺。验证结束后,模型上7 m槽基本贯通,仅在西河铁路桥上下游间断约210 m,且沿程平均宽度与原型相差不大,走势和间断位置与长度均与实测地形相近。6 m深槽在八一桥附近贴靠左侧边岸,经过昌北码头和水泥厂后逐渐过渡到右岸侧,随后折回左岸侧,并紧贴左岸丁坝群坝头沿线发展至铁路桥上游约360 m处中断,深槽的走势、沿程宽度和间断位置均与原型符合良好。模型上各主要等高线的位置和沿程变化趋势与原型2009年5月实测地形相接近,冲淤部位与原型基本相似,符合相关规范的精度要求(见图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伶仃洋泥沙淤积模型试验研究[J]. 吴门伍,严黎,周家俞,吴天胜. 人民珠江. 2012(02)
本文编号:3053421
【文章来源】: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0,18(02)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赣江下游尾闾河势图
赣江尾闾河段河床受采砂影响明显,动床验证选取基本无采砂活动、地形变化基本遵循天然演变的河段进行试验。选择赣江主支八一桥至熊家洲段,验证时段从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用2005年12月地形作为起始地形,2009年5月地形作为验证地形。根据验证时段内外洲水文站的逐日流量过程,在模型上将逐日流量过程概化为若干阶梯(见图2),并按照流量概化区段将各支尾门水位过程也进行概化,作为模型出口水位控制。输沙量资料采用外洲站的逐日含沙量资料,计算出研究河段相应的悬移质输沙率和各时段输沙量,概化过程见图3。
在2005年12月地形基础上,施放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的概化水沙过程,绘出冲淤地形图,与原型2009年5月实测地形图进行对比,作为地形验证的主要依据。最终确定模型方案试验时取单宽输沙率比尺,冲淤时间比尺。验证结束后,模型上7 m槽基本贯通,仅在西河铁路桥上下游间断约210 m,且沿程平均宽度与原型相差不大,走势和间断位置与长度均与实测地形相近。6 m深槽在八一桥附近贴靠左侧边岸,经过昌北码头和水泥厂后逐渐过渡到右岸侧,随后折回左岸侧,并紧贴左岸丁坝群坝头沿线发展至铁路桥上游约360 m处中断,深槽的走势、沿程宽度和间断位置均与原型符合良好。模型上各主要等高线的位置和沿程变化趋势与原型2009年5月实测地形相接近,冲淤部位与原型基本相似,符合相关规范的精度要求(见图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伶仃洋泥沙淤积模型试验研究[J]. 吴门伍,严黎,周家俞,吴天胜. 人民珠江. 2012(02)
本文编号:30534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05342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