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青藏高原渐新世康托组红层古地磁结果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发布时间:2021-03-04 20:06
  印度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是新生代以来影响最大的造山事件。该事件导致了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的形成,造成了欧亚大陆内部发生强烈的陆内缩短和变形。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时间、碰撞方式、青藏高原的形成机制及隆升过程等还存在较大的争论,认识“大印度”的消减过程是我们认识以上问题的关键。喜马拉雅地区的主要断裂活动集中在渐新世之后。由此,我们可以通过渐新世的缩短量来了解渐新世以来“大印度”的演化,为认识青藏高原演化提供一个窗口。我们对拉萨地块改则盆地渐新世康托组红层进行古地磁研究,此次研究采集了37个采点,共700块样品。退磁结果显示,大多数样品具有双分量;低温分量在300°C之前获得,为现代地磁场方向;高温分量在加热到655690°C解阻,高温分量显示双极性。特征剩磁方向在等面积投影图中呈明显的东西向拉长分布,这种分布意味着可能存在倾角浅化,因此用E/I方法进行倾角校正。倾角校正后,在95%置信水平下高温分量可以通过B级倒转检验和褶皱检验,特征剩磁方向为Ds=340.3°, Is=44.2°, k=54.9, α95=3.3°;对应的极为71.7oN,340.7oE,A...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青藏高原渐新世康托组红层古地磁结果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0-0Ma中亚倾角浅化图(修改自Cogneetal.,2013)

方向数据,等面积投影,地磁场,倾角


在一组受倾角浅化的方向数据中,当浅化因子 f = 1 时,存在东西向的拉长。起初,随着 f 的减小,东西向拉长度也随着减小;当拉长度降低到最小值之后,随着 f 的减小,方向数据变成南北向的拉长,因此拉长度会增大。当拉长度增大到和理论值相交的地方,此时的倾角为倾角校正后的倾角(图 1-3)。

古地磁方向,方向数据,数据,海峰


图 1-2 从 30°N 获取的一组呈 Fisher 分布地磁场方向数据(n = 500)的等面积投影,(a)、未变浅向数据。(b)、严重浅化的方向数据(f = 0.5)(Tauxe et al., 2004)。该方法较为快捷方便,但是考虑到构造作用的影响也可造成方向数据东西向拉长(海峰等, 2012),因此使用时应该注意。由于该方法是一种基于理论的数据方法,所以实用性还存在较大的争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藏高原新生代隆升研究现状[J]. 张克信,王国灿,洪汉烈,徐亚东,王岸,曹凯,骆满生,季军良,肖国桥,林晓.  地质通报. 2013(01)
[2]西藏改则盆地渐新统—中新统康托组沉积相特征[J]. 姜高磊,韩芳,宋博文,韦一,江尚松,罗亮,张克信.  地质通报. 2013(01)
[3]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中特提斯洋盆的双向俯冲:来自岛弧型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J]. 杜德道,曲晓明,王根厚,辛洪波,刘治博.  岩石学报. 2011(07)
[4]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及其对构造隆升的响应[J]. 张克信,王国灿,骆满生,季军良,徐亚东,陈锐明,陈奋宁,宋博文,梁银平,张楗钰,杨永锋.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0(05)
[5]Paleogene-Neogene stratigraphic realm and sedimentary sequence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their response to uplift of the plateau[J]. ZHANG KeXin1,2, WANG GuoCan2,3, JI JunLiang1,2, LUO ManSheng1,2, KOU XiaoHu4, WANG YueMing5, XU YaDong1,2, CHEN FenNing6, CHEN RuiMing6, SONG BoWen1,2, ZHANG JianYu1,2 & LIANG YinPing1,2 1 Key Laboratory of Bio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2 Faulty of Earth 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3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Mineral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4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5 Gansu Province Bureau of Geo-exploration and Mineral Development, Lanzhou 730000, China; 6 Xi’an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Xi’an 710054, China.  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0(09)
[6]西藏冈底斯带中生代岩浆岩的时空分布和相关问题的讨论[J]. 朱弟成,潘桂棠,王立全,莫宣学,赵志丹,周长勇,廖忠礼,董国臣,袁四化.  地质通报. 2008(09)
[7]羌塘西北部松西地区康托组火山岩年龄及意义[J]. 钟华明,刘俊,童劲松,夏军,鲁如魁.  安徽地质. 2008(02)
[8]西藏东巧北尕苍见岛弧的厘定及地质意义[J]. 许荣科,郑有业,赵平甲,陕亮,张雨莲,曹亮,齐建宏,张刚阳,代芳华.  中国地质. 2007(05)
[9]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隆升与沉积盆地分布耦合[J]. 张克信,王国灿,陈奋宁,徐亚东,骆满生,向树元,寇晓虎,赵来时.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05)
[10]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成矿作用:构造背景、时空分布和主要类型[J]. 侯增谦,莫宣学,杨志明,王安建,潘桂棠,曲晓明,聂凤军.  中国地质. 2006(02)

博士论文
[1]西藏高原晚中生代以来重要构造事件的古地磁学约束[D]. 孟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本文编号:30638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0638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c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