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关中盆地深层地下热水δ 18 O富集的主控因素

发布时间:2021-03-04 23:24
  开展关中盆地腹部深层地下热水起源成因的研究,事关地下热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事关国计民生,低碳环保,对于推动我国西部地下热水的合理开发利用意义重大。我国西藏羊八井等其它地下热水赋存地区的热水样点与现代循环水的关系密切,而关中盆地深层地下热水和四川盆地卤水却远离大气降水线,δ18O漂移显著,对此,国内外学者专家对引起关中盆地地下热水的δ18O富集的主要因素有不同的认识。本文应用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及模拟实验的方法并结合关中盆地地质构造演化,对关中盆地不同构造单元深层地下热水的δ18O富集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进而得出影响δ18O富集的主控因素,从而为关中盆地地下热水的可更新性、成因类型提供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证据。理论研究表明,关中盆地深层地下热水随着δ18O的富集具有较高地下热水温度、较长的滞留时间、较深的埋藏深度、较低的水岩比、较高的TDS及较强烈的水与岩石之间的δ18O交换,为δ18O富集受控于水岩反应提供了证据。自然条件下水体蒸发实验显示,关中盆地深层地下热水在进入地层前作为补给水源的地表水存在时,存在一定程度的蒸发作用,其蒸发斜率为4.62,与关中盆地深层地下热水氘氧漂移线的斜率...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关中盆地深层地下热水δ 18 O富集的主控因素


关中盆地自然地理位置图

基底结构,断块,结构分区,盖层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7图 2.2 关中盆地地形地貌图2.2 地质构造2.2.1 主要构造体系关中盆地受到不同规模、不同方向、不同性质、不同活动程度的断裂控制,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结构各异的断块,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上:一是控制了基底结构分区,二是控制了盖层结构分区,三是控制了局部构造分区[37]。(1)基底结构分区 渭河断裂带和长安-临潼断裂为分割盆地基底结构的断裂,对盆地的形成和发展乃至后期的断块活动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关中盆地以渭河断裂为界,基底结构划分为两大区(图 2.3),即:北部斜坡带,地层主要为古生界和中生界沉积岩;南部拗陷区,基底主要为太古界、元古界、震旦亚界变质岩及中生代花岗岩体,以长安-临潼断裂为界,南部又可进一步分为东部太古界变质岩区和西部元古界、震旦亚界变质岩区。(2)盖层结构分区 控制盖层结构集中体现在断裂将盆地划分为大小不等、结构各异的断块构造,包括有:宝鸡凸起、咸礼凸起、西安凹陷、蒲城凸起、固市凹陷、临蓝凸起(图 2.4)。断块差异性运动导致了其不同断块具有不同的沉积厚度、地貌类型以及沉积相特征等(图 2.5)。(3)局部构造分区 盆地内发育错综复杂的次级断裂,将 6 大断块进一步划分为更次一级的局部构造单元。关中盆地内断裂极其发育且多为隐伏活动性断裂,其中以秦岭北麓山前断裂、余下河谷阶地渭河阶地为主

基底结构,骊山,乾县,控盆断裂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铁炉子断裂、礼泉-双泉断裂、乾县-富平断裂为控盆断裂,其余对盆内的次一级构造及沉积具有一定控制作用的主要断裂如:渭河断裂、口镇-关山断裂、骊山北侧断裂、长安-临潼断裂、泾河断裂以及岐山-哑柏断裂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水岩相互作用机制[J]. 刘四兵,沈忠民,刘昊年,吕正祥,王鹏.  石油学报. 2013(01)
[2]低δ18O岩浆岩的成因[J]. 张少兵,郑永飞.  岩石学报. 2011(02)
[3]蒸发皿中水面蒸发氢氧同位素分馏的实验研究[J]. 包为民,胡海英,王涛,瞿思敏.  水科学进展. 2008(06)
[4]黑河流域不同水体中δ18O的变化[J]. 张应华,仵彦卿.  水科学进展. 2007(06)
[5]西安地区地热水和渭北岩溶水同位素特征及相互关系[J]. 秦大军,庞忠和,Jeffrey V.TURNER,翁修荣,赵耀东,徐小丽,刘涛.  岩石学报. 2005(05)
[6]环境同位素技术在区域地下水资源补给及可更新性中的应用[J]. 马致远,侯光才.  工程勘察. 2005(05)
[7]应用EPM法确定地下岩溶水系统滞留时间及储水系数[J]. 马致远.  工程勘察. 2003(06)
[8]乌鲁木齐河流域不同水体中的氧稳定同位素[J]. 章新平,姚檀栋,田立德,刘晶淼.  水科学进展. 2003(01)
[9]应用环境同位素技术研究华北典型流域水循环机理的展望[J]. 宋献方,夏军,于静洁,刘昌明.  地理科学进展. 2002(06)
[10]塔中古生界油田水的成因和混合的证据[J]. 蔡春芳.  地球化学. 2000(05)

硕士论文
[1]柴达木盆地西部油田卤水形成演化的水化学和锶同位素研究[D]. 李廷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07
[2]鄂尔多斯盆地南区洛河组地下水演化水文地球化学模拟[D]. 曹德福.长安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64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064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1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