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构造带深部地质结构及其对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制约
发布时间:2021-03-14 04:32
龙门山构造带地势陡峻,沟壑纵横,位于陡峭的青藏高原东缘和低缓平坦的四川盆地之间,处于地形地貌、地壳厚度、重磁等地球物理特性变化的陡变带,在约50km的范围内地形高差可达约4000-5000m。陡峭的地势以及复杂的岩性结构使得人们至今对龙门山构造带深部结构缺乏全面而深入和准确的认识,也正如此,人们无法深入认识2008年5月12日在龙门山地区发生的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Ms8.0)发震机理和深部结构。龙门山构造带主要由三条断裂组成:汶川-茂县断裂(龙门山后山断裂)、映秀-北川断裂(龙门山中央断裂)和灌县-安县断裂(龙门山前山断裂)。汶川地震(Ms8.0)造成NE走向的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安县断裂同时破裂,并主要产生240~270km和~80km长的地表破裂带,其中前者具有逆冲+右旋走滑的运动学特征,后者具有纯逆冲的运动学特征,一次逆冲型地震产生如此复杂的地表破裂带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报道,这种复杂的地表破裂带如何形成?其深部结构的认识是理解地表破裂带形成以及汶川地震机制的关键。本研究以国家科技专项《汶川地震断裂科学钻探项目》(WFSD)为依托,利用科钻岩心、地球物理综合测井、震后跨断裂的人工...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7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龙门山构造带深部结构构造
1.2.2 活动构造和构造地貌
1.2.3 汶川地震
1.2.4 龙门山构造带的成因机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实物工作量
1.6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概况
2.3 龙门山构造带及邻区的历史地震
第三章 汶川地震同震地表破裂带特征
3.1 汶川地震
3.2 同震地表破裂带特征
第四章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揭示的深部结构
4.1 科学钻探概况
4.2 科学钻探岩心中的结构构造及其测井响应特征
4.2.1 汶川科钻一号孔(WFSD-1)揭示的结构构造及其测井相应特征
4.2.2 汶川科钻二号孔(WFSD-2)揭示的结构构造及其测井响应特征
4.2.3 汶川科钻三号孔(WFSD-3)揭示的结构构造及其测井响应特征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龙门山构造带深部结构
5.1 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及解译方法和流程
5.2 龙门山构造带地震资料概况
5.3 龙门山构造带深部构造特征
5.3.1 构造背景
5.3.2 资料收集及方法
5.3.3 龙门山构造带北段深部构造特征
5.3.4 龙门山构造带中段深部构造特征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龙门山构造带深部结构对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制约
6.1 龙门山构造带深部结构对地表破裂带滑移分布的制约
6.2 深部断裂产状对破裂带结构的控制
6.3 断裂带上下盘地层的能干性对破裂带结构的影响
6.4 深部构造形态对破裂过程的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川盆地工业性油气层的发现、成藏特征及远景[J]. 罗志立,韩建辉,罗超,罗启后,韩克猷. 新疆石油地质. 2013(05)
[2]龙门山区湔江水系样式及其对汶川地震的响应[J]. 丁海容,李勇,闫亮,颜照坤,赵国华,马超. 第四纪研究. 2013 (04)
[3]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SR法)三维地应力测试与“5.12”汶川地震的形成机制[J]. 崔军文,李宗凡,王连捷,林为人,王薇,孙东生,高禄,钱华山. 岩石学报. 2013(06)
[4]汶川地震断裂带结构特征与龙门山隆升的关系[J]. 王焕,李海兵,司家亮,黄尧. 岩石学报. 2013(06)
[5]岷江上游水系对龙门山断裂带右旋走滑作用的响应[J]. 陈浩,李勇. 山地学报. 2013(02)
[6]汶川地震主滑移带(PSZ):映秀—北川断裂带内的斜切逆冲断裂[J]. 李海兵,许志琴,王焕,司家亮,李天福,宋圣荣,裴军令,郭力维,孙知明,黄尧,Marie-Luce Chevalier,刘栋梁. 中国地质. 2013(01)
[7]四川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2号孔(WFSD-2)岩性特征和断裂带的结构[J]. 张伟,李海兵,黄尧,司家亮,刘栋粱,李勇,王焕,杨光,孙立文. 地质通报. 2012(08)
[8]四川龙门山安县-灌县断裂带的特征——以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3号孔(WFSD-3)岩心为例[J]. 杨光,李海兵,张伟,刘栋梁,司家亮,王焕,黄尧,李勇. 地质通报. 2012(08)
[9]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2号孔350~800m井段的钻探泥浆气体组分变化[J]. 刘舒波,唐力君,孙青,岑况. 物探与化探. 2012(01)
[10]印度-亚洲碰撞大地构造[J]. 许志琴,杨经绥,李海兵,嵇少丞,张泽明,刘焰. 地质学报. 2011(01)
硕士论文
[1]龙门山冲断带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前景研究[D]. 吕志洲.成都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81492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7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龙门山构造带深部结构构造
1.2.2 活动构造和构造地貌
1.2.3 汶川地震
1.2.4 龙门山构造带的成因机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实物工作量
1.6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概况
2.3 龙门山构造带及邻区的历史地震
第三章 汶川地震同震地表破裂带特征
3.1 汶川地震
3.2 同震地表破裂带特征
第四章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揭示的深部结构
4.1 科学钻探概况
4.2 科学钻探岩心中的结构构造及其测井响应特征
4.2.1 汶川科钻一号孔(WFSD-1)揭示的结构构造及其测井相应特征
4.2.2 汶川科钻二号孔(WFSD-2)揭示的结构构造及其测井响应特征
4.2.3 汶川科钻三号孔(WFSD-3)揭示的结构构造及其测井响应特征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龙门山构造带深部结构
5.1 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及解译方法和流程
5.2 龙门山构造带地震资料概况
5.3 龙门山构造带深部构造特征
5.3.1 构造背景
5.3.2 资料收集及方法
5.3.3 龙门山构造带北段深部构造特征
5.3.4 龙门山构造带中段深部构造特征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龙门山构造带深部结构对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制约
6.1 龙门山构造带深部结构对地表破裂带滑移分布的制约
6.2 深部断裂产状对破裂带结构的控制
6.3 断裂带上下盘地层的能干性对破裂带结构的影响
6.4 深部构造形态对破裂过程的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川盆地工业性油气层的发现、成藏特征及远景[J]. 罗志立,韩建辉,罗超,罗启后,韩克猷. 新疆石油地质. 2013(05)
[2]龙门山区湔江水系样式及其对汶川地震的响应[J]. 丁海容,李勇,闫亮,颜照坤,赵国华,马超. 第四纪研究. 2013 (04)
[3]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SR法)三维地应力测试与“5.12”汶川地震的形成机制[J]. 崔军文,李宗凡,王连捷,林为人,王薇,孙东生,高禄,钱华山. 岩石学报. 2013(06)
[4]汶川地震断裂带结构特征与龙门山隆升的关系[J]. 王焕,李海兵,司家亮,黄尧. 岩石学报. 2013(06)
[5]岷江上游水系对龙门山断裂带右旋走滑作用的响应[J]. 陈浩,李勇. 山地学报. 2013(02)
[6]汶川地震主滑移带(PSZ):映秀—北川断裂带内的斜切逆冲断裂[J]. 李海兵,许志琴,王焕,司家亮,李天福,宋圣荣,裴军令,郭力维,孙知明,黄尧,Marie-Luce Chevalier,刘栋梁. 中国地质. 2013(01)
[7]四川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2号孔(WFSD-2)岩性特征和断裂带的结构[J]. 张伟,李海兵,黄尧,司家亮,刘栋粱,李勇,王焕,杨光,孙立文. 地质通报. 2012(08)
[8]四川龙门山安县-灌县断裂带的特征——以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3号孔(WFSD-3)岩心为例[J]. 杨光,李海兵,张伟,刘栋梁,司家亮,王焕,黄尧,李勇. 地质通报. 2012(08)
[9]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2号孔350~800m井段的钻探泥浆气体组分变化[J]. 刘舒波,唐力君,孙青,岑况. 物探与化探. 2012(01)
[10]印度-亚洲碰撞大地构造[J]. 许志琴,杨经绥,李海兵,嵇少丞,张泽明,刘焰. 地质学报. 2011(01)
硕士论文
[1]龙门山冲断带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前景研究[D]. 吕志洲.成都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81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0814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