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蚀变矿物识别与应用研究 ——以西藏铁格隆南铜(金)矿床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21 20:44
  斑岩型矿床与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空间上往往具有共生过渡变化的关系,是矿床地质学家及勘查学家长期关注焦点和研究重点。西藏铁格隆南铜(金)矿床是青藏高原发现的首例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矿化叠加于斑岩铜矿化之上的超大型铜(金)矿床。通过勘查,2013-2015年期间,该矿床已查明铜资源量超过1100万吨,预测铜远景资源量超过1500万吨,伴生金资源量超过120吨,是我国最大的千万吨级单体铜(金)矿床。红外光谱测试技术作为一种勘查工具,能够帮助勘查地质学家对蚀变矿物进行快速识别,蚀变矿物指示矿化,进而指导找矿,提高找矿效率。本文选取西藏铁格隆南铜(金)矿床施工的4个钻孔(ZK0804、ZK1604、ZK2404、ZK3204)和地表105件岩石样品,开展了铁格隆南矿区基于短波红外技术与热红外技术的蚀变矿物识别研究,通过确定蚀变矿物组合,查明蚀变矿物分布规律,最后构建了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找矿勘查模型,为矿区深(边)部找矿勘查和预测提供了方法技术支持。本次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通过短波红外光谱分析测试,在钻孔岩心样品中识别出高岭石、明矾石、地开石、叶腊石、白云母、石膏、水铝石、蒙脱石等等蚀变矿物,分布于...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红外光谱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研究现状
        1.2.3 铁格隆南矿区勘查、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进展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
    2.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2 矿床地质特征
        2.2.1 矿区地质特征
        2.2.2 矿体特征
第3章 红外光谱技术地质应用理论与方法
    3.1 红外光谱技术地质应用理论基础
    3.2 红外光谱识别方法与特征吸收峰
        3.2.1 红外光谱识别方法
        3.2.2 常见典型蚀变矿物红外光谱特征吸收
    3.3 红外光谱识别工作方法与流程
        3.3.1 测试仪器
        3.3.2 样品采集与测试
        3.3.3 样品数据的处理流程
第4章 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蚀变矿物识别与应用
    4.1 蚀变矿物的识别
        4.1.1 基于短波红外光谱技术的蚀变矿物识别
        4.1.2 基于热红外光谱技术的蚀变矿物识别
    4.2 蚀变矿物红外光谱数据的应用
        4.2.1 短波红外光谱数据对比分析
        4.2.2 热红外光谱数据对比分析
第5章 红外光谱勘查模型建立与找矿预测
    5.1 研究区蚀变分带的特征
        5.1.1 地表蚀变分带特征
        5.1.2 钻孔蚀变分带特征
    5.2 红外光谱技术勘查模型
    5.3 两种勘查模型的对比
    5.4 找矿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藏多龙矿集区尕尔勤斑岩铜矿床年代学及地球化学——兼论硅帽的识别与可能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J]. 张志,方向,唐菊兴,王勤,杨超,王艺云,丁帅,杨欢欢.  岩石学报. 2017(02)
[2]西藏铁格隆南铜(金银)矿床地质特征及勘查模型——西藏首例千万吨级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J]. 唐菊兴,宋扬,王勤,林彬,杨超,郭娜,方向,杨欢欢,王艺云,高轲,丁帅,张志,段吉琳,陈红旗,粟登逵,冯军,刘治博,韦少港,贺文,宋俊龙,李彦波,卫鲁杰.  地球学报. 2016(06)
[3]西藏多龙矿集区地堡Cu(Au)矿床含矿斑岩锆石U-Pb测年、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J]. 林彬,陈毓川,唐菊兴,宋扬,王勤,冯军,李彦波,唐晓倩,林鑫,刘治博,王艺云,方向,杨超,杨欢欢,费凡,李力,高轲.  地质论评. 2016(06)
[4]短波红外光谱仪在矿床蚀变分带研究中的应用——以西藏铁格隆南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为例[J]. 唐楠,唐菊兴,郭娜,林彬,王勤,杨超.  矿物学报. 2015(S1)
[5]西藏多龙矿集区铜元素遥感地球化学模型[J]. 姚佛军,杨建民,陈红旗,张天平,李玉彬,刘朝强,耿新霞.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5(05)
[6]羌塘南缘多龙矿集区荣那斑岩-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Cu-(Au)套合成矿:综合地质、热液蚀变及金属矿物组合证据[J]. 李光明,张夏楠,秦克章,孙兴国,赵俊兴,印贤波,李金祥,袁华山.  岩石学报. 2015(08)
[7]西藏多龙矿集区波龙斑岩铜矿床蚀变与脉体系统[J]. 杨毅,张志,唐菊兴,陈毓川,李玉彬,王立强,李建力,高轲,王勤,杨欢欢.  中国地质. 2015(03)
[8]西藏拿若斑岩型铜(金)矿床绿泥石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杨超,唐菊兴,宋俊龙,张志,李玉彬,孙兴国,王勤,丁帅,方向,李彦波,卫鲁杰,王艺云,杨欢欢,高轲,宋扬,林彬.  地质学报. 2015(05)
[9]西藏改则县多龙矿集区斑岩型铜金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找矿模型[J]. 陈红旗,曲晓明,范淑芳.  矿床地质. 2015(02)
[10]西藏铁格隆南超大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银)矿床的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J]. 方向,唐菊兴,宋杨,杨超,丁帅,王艺云,王勤,孙兴国,李玉彬,卫鲁杰,张志,杨欢欢,高轲,唐攀.  地球学报. 2015(02)

博士论文
[1]西藏班—怒成矿带西段多龙矿集区铜金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D]. 孙振明.吉林大学 2015
[2]甲玛斑岩—矽卡岩型铜矿床蚀变矿物组合研究[D]. 郭娜.成都理工大学 2012
[3]热红外遥感岩矿波谱机理及信息提取技术方法研究[D]. 闫柏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硕士论文
[1]西藏铁格隆南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Cu(Au)矿床矿石、蚀变、流体特征研究[D]. 杨超.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5
[2]西藏铁格隆南铜(金—银)矿床黄铁矿特征及地质意义[D]. 杨欢欢.成都理工大学 2015
[3]西藏铁格隆南铜(金)矿床矿体特征[D]. 高轲.成都理工大学 2015
[4]西藏多龙矿集区美日切错组火山岩成因及与铁格隆南铜(金)矿床成矿的关系[D]. 王勤.成都理工大学 2015
[5]西藏改则县多龙矿集区矿床模型与应用[D]. 郭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6]西藏多龙斑岩型铜金矿预测工作区多元信息找矿预测[D]. 胡紫豪.成都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003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2003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2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