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地雷达在检测地面沉降的应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04 00:02
探地雷达具有便捷、高分辨率等优点,为避免某接收沉井在下沉过程引起地面塌陷灾害,采用探地雷达对沉井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区进行探测,查明沉井施工可能影响的沉降范围及地层脱空情况。通过在介绍探地雷达基本方法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温州市瓯江路接收沉井的工程地质资料和雷达检测数据,判断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类型、范围。实践证明探地雷达可以准确定位地面沉降范围、分辨不密实体以及地层脱空等地质灾害,为工程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提供指导作用。
【文章来源】:科技和产业. 2020,20(12)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探地雷达工作示意图
测线布置要覆盖沉降区(图2深色标记区),现场采用红油漆划线打点标记,布置相距两米的平行测线如图3所示,技术人员拖动天线沿着测线匀速检测并进行往返复测,记录好检测数据编号与现场对应的位置、方向,方便准确判断地下不良地质体位置。施工现场是素混凝土硬化地面,场地发生不均匀沉降,探测时确保天线与地面耦合(接触),布置的测线长度要同时经过沉降异常区和正常地段形成对比效果,测量过程避开地下管线、金属物等干扰。图3 现场测线布置图
现场测线布置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京地铁沿线地面沉降监测与危险性评价[J]. 范雪婷,李明巨,潘九宝,王圣尧. 测绘通报. 2019(10)
[2]珠江三角洲平原区地面沉降影响因素分析[J]. 王双,严学新,揭江,杨天亮,吴建中,王红珊.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9(05)
[3]探地雷达结合钻孔探测采煤塌陷区土壤剖面层次及含水率[J]. 吴志远,彭苏萍,崔凡,聂俊丽. 农业工程学报. 2019(14)
[4]探地雷达多剖面联合解释方法及应用[J]. 郭士礼,邓健,李伟伟,张学强.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9(05)
[5]基于探地雷达属性分析的典型岩溶不良地质识别方法[J]. 刘宗辉,刘毛毛,周东,蓝日彦,吴恒,王业田. 岩土力学. 2019(08)
[6]综合探测技术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J]. 覃晖,唐玉,王峥峥,王新山,谭岩斌. 现代隧道技术. 2018(S2)
[7]水合物沉积物介电特性测量实验[J]. 杜炳锐,白大为,裴发根,仇根根,方慧,付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01)
[8]探地雷达在公路路面变形沉降检测中的应用[J]. 郭士礼,许磊,李修忠.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8(03)
[9]探地雷达检测铁路道床翻浆冒泥的时频域特征[J]. 熊洪强,陶志亮,昝月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09)
[10]基于探地雷达与概率神经网络的城市道路路基病害预警模型研究[J]. 徐昕军,勾妍妍,杨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17)
本文编号:3263615
【文章来源】:科技和产业. 2020,20(12)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探地雷达工作示意图
测线布置要覆盖沉降区(图2深色标记区),现场采用红油漆划线打点标记,布置相距两米的平行测线如图3所示,技术人员拖动天线沿着测线匀速检测并进行往返复测,记录好检测数据编号与现场对应的位置、方向,方便准确判断地下不良地质体位置。施工现场是素混凝土硬化地面,场地发生不均匀沉降,探测时确保天线与地面耦合(接触),布置的测线长度要同时经过沉降异常区和正常地段形成对比效果,测量过程避开地下管线、金属物等干扰。图3 现场测线布置图
现场测线布置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京地铁沿线地面沉降监测与危险性评价[J]. 范雪婷,李明巨,潘九宝,王圣尧. 测绘通报. 2019(10)
[2]珠江三角洲平原区地面沉降影响因素分析[J]. 王双,严学新,揭江,杨天亮,吴建中,王红珊.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9(05)
[3]探地雷达结合钻孔探测采煤塌陷区土壤剖面层次及含水率[J]. 吴志远,彭苏萍,崔凡,聂俊丽. 农业工程学报. 2019(14)
[4]探地雷达多剖面联合解释方法及应用[J]. 郭士礼,邓健,李伟伟,张学强.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9(05)
[5]基于探地雷达属性分析的典型岩溶不良地质识别方法[J]. 刘宗辉,刘毛毛,周东,蓝日彦,吴恒,王业田. 岩土力学. 2019(08)
[6]综合探测技术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J]. 覃晖,唐玉,王峥峥,王新山,谭岩斌. 现代隧道技术. 2018(S2)
[7]水合物沉积物介电特性测量实验[J]. 杜炳锐,白大为,裴发根,仇根根,方慧,付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01)
[8]探地雷达在公路路面变形沉降检测中的应用[J]. 郭士礼,许磊,李修忠.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8(03)
[9]探地雷达检测铁路道床翻浆冒泥的时频域特征[J]. 熊洪强,陶志亮,昝月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09)
[10]基于探地雷达与概率神经网络的城市道路路基病害预警模型研究[J]. 徐昕军,勾妍妍,杨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17)
本文编号:3263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2636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