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震害事件的自动创建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1 08:11
  地震是一种难以预测、破坏严重、发生突然的自然灾害,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震害事件的背景,具有频度大、分布广、震源浅、强度大、破坏重等显著的特点,给广大人民造成了生命和财产的巨大威胁。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是为政府进行抗震救灾指挥服务的技术系统,是抗震救灾指挥的前沿阵地,具有震情和灾情信息获取、快速评估、信息通告、动态显示、信息查询、辅助决策、命令发布等功能,并为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的“通信畅通、现场及时、数据完备、指挥到位”提供技术保障。当地震发生以后如何快速高效的进行救援,与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对应急系统进行了四川省本地化操作,从而能最大限度的为本地地震应急服务。四川省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经过灾后重建本地化后,大大增强了系统的实用性,为四川省地震局在地震应急过程中的参谋助手职能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但由于灾情评估模型的研究相对滞后,因此系统的快速盲估结果准确度与我们面临的工作需求还存在着的差距。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论文从其子系统——地震应急评估系统出发,对震害事件的自动创建方法进行研究,完善其功能,更好的为地震应急服务。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课题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震害事件的自动创建方法研究


系统统本地化后的总体数据流程程图

地震触发,指算,触发子,触发功能


统本地化功能地震运算服务管理运算服务包括专题图、地震评估、地震辅助决策三个运算服务。地理包括监控、终止等管理功能,从而可以控制其计算流程。监控功示当前的运算进度信息;终止功能主要用来向运算服务发送终止指算服务。所有的运算服务在接收到终止指令后,停止运算,处于等地震触发功能子系统触发子系统继续使用原来的地震应急快速响应系统的手动触发功基础平台之上增加了地震自动触发功能接口,并在 EQIM(EarthQessenger--地震速报信息系统)平台上实现了定制触发、短信触发、。多种触发方式相结合的功能菜单如图 2-4 所示。

界面图,动态评估,界面图,功能


图 2-5 本地化完成动态评估功能界面图4、完善辅助决策信息子系统“十五”期间建设的辅助决策信息子系统虽然也生成了一系列辅助决策信的文档和 PPT,但文档和 PPT 的内容还不能完全满足地震应急过程中,地震级部门的工作需求。此次本地化实现在已有的“区域应急指挥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基础上进行功能完善与增强,主要沿用已有的辅助决策模型,新增被埋压人员间分布模型和高危害小区分布模型。保持原有辅助决策文档输出形式不变,根快速评估和辅助决策信息子系统得到的灾情数据,整合生成新报告、请示、建议通告、通知和要求文档,形成新辅助决策信息子系统。新辅助决策信息子系统业务流程如图 2-6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震的“序列归属”问题与ETAS模型——以唐山序列为例[J]. 蒋长胜,吴忠良,庄建仓.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9)
[2]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地震时空统计分布模型研究[J]. 徐伟进.  国际地震动态. 2013(02)
[3]汶川8.0级地震序列时空分布研究[J]. 姜振泉,刘芙荣,徐瑞朋.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1(04)
[4]地震事件自动判断方法研究[J]. 曲均浩,刘希强,石玉燕,吴丹彤,苗庆杰.  西北地震学报. 2010(04)
[5]全球大陆7级浅源大地震强余震震级和空间分布特征[J]. 吕晓健,高孟潭,陈丹.  地震. 2010(03)
[6]中国大陆7级大地震强余震震级和空间分布特征[J]. 吕晓健,高孟潭,郝平,陈丹.  地震. 2010(02)
[7]1900年以来我国西南地区强余震统计特征[J]. 任雪梅,高孟潭,刘爱文,徐伟进.  震灾防御技术. 2009(02)
[8]汶川“5.12”地震序列余震时空分布的研究[J]. 吴忠芳,周廷刚,张元华,王婷,张力,李成范.  生态环境. 2008(04)
[9]川滇地区强余震的震级分布和距离分布特征[J]. 吕晓健,高孟潭,高战武,米素婷.  地震学报. 2008(04)
[10]传染型余震序列模型震后早期参数特征及其地震学意义[J]. 蒋海昆,郑建常,吴琼,曲延军,李永莉.  地球物理学报. 2007(06)

博士论文
[1]城市地震灾害风险分析与应急准备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D]. 吴新燕.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6

硕士论文
[1]地震灾害救援协同平台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D]. 李珊.成都理工大学 2013
[2]市县级地震灾害救援队技术能力构建研究[D]. 陈思潞.成都理工大学 2013
[3]汶川地震的主余震统计特性及其对结构反应的影响[D]. 边冠博.大连理工大学 2012
[4]基于高斯过程响应面及核密度估计的有限元模型确认方法的研究[D]. 张冬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
[5]基于主余震序列型地震动的损伤谱研究[D]. 温卫平.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6]微地震有效事件识别及震源自动定位方法研究[D]. 吕世超.中国石油大学 2011
[7]四川省地震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 蔡刚.电子科技大学 2011
[8]成都市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胡娜.北京邮电大学 2011
[9]基于余震法的震后烈度衰减关系快速判定研究[D]. 王伟锞.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0
[10]地震应急救援专题图符号库系统设计与实现[D]. 曹利民.西南交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15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315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8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