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强震前后地下水位频谱响应特征研究 ——以汶川、玉树、芦山地震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17 12:36
  地下水位研究是应用观测技术通过监测地下水位的连续动态变化进而研究其所包含的各种物理性质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在很多大地震前后,地下水位都表现出显著的变化现象。中国地震局地下水位观测网是地下流体学科观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九五”“十五”和“十一五”建设项目的实施,地下水位观测网已经成为地震前兆监测台网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台网,在地震监测预报研究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地下水位观测网的现状,发展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挖掘更为丰富的地下水位信息,已经成为地下水位研究中迫切需要发展和研究的问题。频谱分析可以把复杂的时间历程波形经过傅里叶变换分解为若干单一的谐波分量来研究,以获得信号的频率结构以及各谐波和相位信息,实现对信号的信息作出定量解释。该方法在地震工程、地球物理勘探、核爆监测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在地下水位观测数据的分析中,主要用于周期项提取、地下水位与气压的响应关系研究、潮汐效应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本文依据频谱分析方法,选取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这三个强震,以分布于南北地震带上甘肃、四川、云南、重庆、西藏等5个省区域的数字化地下水位井观测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地下水位在地震前后的... 

【文章来源】: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市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引言
    1.2 我国地下水位观测台网
    1.3 频谱分析方法在地震观测数据中的应用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水位变化动态的特征
    2.1 井水位动态分类
    2.2 水位动态的观测方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频谱分析的理论方法
    3.1 傅里叶变换及功率谱分析
        3.1.1 有限傅里叶变换
        3.1.2 有限复傅里叶变换
        3.1.3 功率谱分析
    3.2 谱分析方法应用实例
        3.2.1 高频观测数据谱分析方法实例
        3.2.2 低频观测数据谱分析方法实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位资料的分析处理
    4.1 研究区背景
    4.2 数据分析方法
    4.3 强震前后水位频谱分析
        4.3.1 汶川地震分析结果
        4.3.2 玉树地震分析结果
        4.3.3 芦山地震分析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特征分析与讨论
    5.0 研究结果
    5.1 观测方式对水位频域特征的影响
    5.2 构造对水位频域特征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北地震带及邻近区域强震时空分布特征[J]. 李成帅,杨建思,郑钰,田宝峰,姜旭东,徐志强.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3(Z3)
[2]地下水位中地震前兆信息提取方法研究[J]. 赵栋,易立新,王广才,张玺.  地震工程学报. 2013(02)
[3]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J]. 陈运泰,杨智娴,张勇,刘超.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3(06)
[4]2008年汶川地震中断坡-滑脱断层破裂:龙门山挤压隆升的大地测量证据[J]. 谭凯,杨少敏,乔学军,许才军,王琪.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5)
[5]浅谈芦山地震[J]. 陈运泰,杨智娴,张勇,刘超.  地震学报. 2013(03)
[6]南北地震带北段近期强震趋势研究[J]. 邵志刚,张浪平.  中国地震. 2013(01)
[7]南北地震带流体资料趋势性转折与强震的关系[J]. 司学芸,孙小龙,邵志刚,李瑞莎.  中国地震. 2013(01)
[8]地下水位气压效应的消除及主要气压影响分波的识别[J]. 赵丹,王广才.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3(01)
[9]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现状[J]. 冯恩国,王华,车用太,刘成龙,王伟,陈其锋,连凯旋,刘保华,李月强.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2 (Z2)
[10]从重磁场特征探讨南北构造带北段与地震带的统一性[J]. 李绪善,李百祥.  物探与化探. 2012(05)

硕士论文
[1]地下水位微动态对应力的响应关系研究[D]. 巩浩波.吉林大学 2009
[2]地震波衰减与流体预测研究[D]. 尹陈.成都理工大学 2008
[3]地震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及其机理初步研究[D]. 杨竹转.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4



本文编号:3398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398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7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