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Hilbert变换在地质雷达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10-01 03:02
  希尔伯特变换是数字信号分析与处理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原信号经过处理后能得到相应的解析信号,可以进一步提取信号中的"三瞬"信息,即瞬时振幅、瞬时相位、瞬时频率,有利于解析信号所包含的更多有用信息。但Hilbert变换在提取瞬时相位及瞬时频率信息时,两端会出现明显的边界效应。采用2种数据处理方法来压制边界效应,对比了优劣,并将其应用到地质雷达数据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文章来源】:能源与环保. 2020,42(07)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Hilbert变换在地质雷达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地质雷达单道数据曲线

瞬时相位,信号,毛刺,尾部


通过Hilbert算法进行数据处理,求取单道数据的瞬时相位图(图2)。由图2可以看到,处理后的信号首部和尾部均存在明显的边界效应,“毛刺现象”严重。经过在信号尾部补充一个周期的零后处理得到的单道信号瞬时相位图如图3所示。图3和图2形成鲜明对比,中间部分信号基本一样,尾部信号“毛刺现象”基本消除,明显变得圆滑,边界效应得到很大强度减弱。但信号首部还有很明显的“毛刺现象”,没有达到预期的去噪效果。

信号,瞬时相位,尾部,后处理


经过在信号尾部补充一个周期的零后处理得到的单道信号瞬时相位图如图3所示。图3和图2形成鲜明对比,中间部分信号基本一样,尾部信号“毛刺现象”基本消除,明显变得圆滑,边界效应得到很大强度减弱。但信号首部还有很明显的“毛刺现象”,没有达到预期的去噪效果。将单道信号进行镜像延拓,再通过Hilbert算法进行数据处理,截取有效信号后得到相位图(图4)。很明显尾部的端点效应得到很好压制,和图3相比,信号首部的“毛刺现象”也基本消除。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探地雷达:浅表地球物理科学技术中的重要工具[J]. 刘澜波,钱荣毅.  地球物理学报. 2015(08)
[2]探地雷达图像数据处理及应用研究[J]. 周奇才,陈秋锋,冯双昌.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0(06)
[3]探地雷达的发展历程及其前景探讨[J]. 李华,鲁光银,何现启,邓珂.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0(04)
[4]探地雷达方法测量近地表含水量模拟研究[J]. 王春辉,刘四新,黄玲.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9(02)
[5]地震资料的高阶伪希尔伯特变换边缘检测[J]. 陈学华,贺振华,黄德济.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04)
[6]地质雷达正演中的频散压制和吸收边界改进方法[J]. 何兵寿,张会星.  地质与勘探. 2000(03)
[7]复信号分析技术在地质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J]. 谢雄耀,万明浩.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00(02)



本文编号:3417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417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e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