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吉林汪清橄榄岩包体流变学、组构学及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4 10:14
  吉林汪清幔源橄榄岩包体以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为主,存在少量方辉橄榄岩和纯橄岩。通过包体相关特征研究,获得包体平衡温度:1009~1140℃;压力:0.8~2.0GPa;差异流动应力:33.8~69.6MPa。根据高温流变律计算获得上地幔应变速率(1.5310-13~5.9310-15s-1)及有效黏滞度(1.631020~1.931021Pa2s)与软流圈性质相似。氧化缀饰处理后的橄榄石显微特征表明:包体中位错类型丰富,主要有位错壁、位错环、位错网格、亚颗粒等,说明该区上地幔经历了以高温位错蠕变为主的塑性变形。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测得橄榄石晶格优选方位,橄榄石组构整体为A型,反映了贫水低应力的大陆岩石圈地幔环境;此外,存在一个B型组构样品,现有的四种成因(富水高应力环境,高温富熔体环境,斜方辉石存在时扩散蠕变,高压干体系)不能很好地解释该样品组构,有待进一步研究。根据组构数据模拟计算获得地震波各向异性,揭示该地区快剪切波方向与上地幔剪切方向平行,结合地球物理资料,估算各向异性层厚度约为100~135km。岩石结构、组构强度和差异应力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说明该地区上地幔可能经历了...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吉林汪清橄榄岩包体流变学、组构学及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


典型橄榄石组构及其与滑移系、差异应力、含水量关系

吉林汪清橄榄岩包体流变学、组构学及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


中国东北各向异性图像(SKS结果,据Lietal.,2010)

吉林汪清橄榄岩包体流变学、组构学及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


中国东北地区地质简图及主要包体产出位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华北克拉通破坏[J]. 朱日祥,徐义刚,朱光,张宏福,夏群科,郑天愉.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08)
[2]吉林辉南幔源橄榄岩流变学与组构特征及其动力学启示[J]. 干微,金振民,王根厚,徐海军.  地质学报. 2011(04)
[3]吉林省伊通地区橄榄岩包体的同位素特征与岩石圈地幔时代[J]. 周琴,吴福元,储著银,葛文春.  岩石学报. 2010(04)
[4]中国东部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J]. 常利军,王椿镛,丁志峰.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09)
[5]地幔岩矿物压力计评述[J]. 吴春明.  岩石学报. 2009(09)
[6]华北岩石圈减薄与克拉通破坏研究的主要学术争论[J]. 吴福元,徐义刚,高山,郑建平.  岩石学报. 2008(06)
[7]青藏高原南部地幔包体的发现及其意义[J]. 赵志丹,莫宣学,孙晨光,朱弟成,牛耀龄,董国臣,周肃,董昕,刘勇胜.  岩石学报. 2008(02)
[8]橄榄石的晶格优选定向、含水量与地震波各向异性:对大陆俯冲带变形环境的约束[J]. 王勤,嵇少丞,许志琴.  岩石学报. 2007(12)
[9]华北克拉通破坏的物理、化学过程:地幔橄榄岩证据[J]. 郑建平,路凤香,余淳梅,汤华云,张志海,储玲林.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7(04)
[10]东北和华北地区上地幔成分和热状态对比及对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的启示[J]. 于宋月,徐义刚,黄小龙,葛文春,程锦.  岩石学报. 2007(06)

博士论文
[1]东北地区上地幔顶部Pn速度结构及地壳横波衰减的成像研究[D]. 孙莲.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2



本文编号:3435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435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f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