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鄂尔多斯高原海流兔河地下水和地表水交互作用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9 06:52
  地下水和地表水交互作用关系是水文研究的热点领域,本论文在鄂尔多斯高原选择海流兔河开展地下水和地表水交互作用研究。首先运用Pettitt、CUSUM和RSI等统计检验方法对海流兔河水文情势变化和主要气象要素如降水、蒸发、气温以及耕地面积进行了分析。海流兔河流量可以分为1957-1967,1968-1985,1986-1991,1992-2000,和2001-2007五个阶段,从年均流量、最大流量、最小流量、流量变化幅度、周期性和流量历时曲线等方面对各个阶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一个阶段为近似自然状态,第二个阶段到第四个阶段由于受到水利工程建设和用水的影响,流量逐步下降,直到第五个阶段由于土地开发利用政策的变化河道流量部分恢复。经进一步分析,海流兔河水文情势变化的主要原因不是气候变化,而是受土地开发政策影响。在海流兔河支流补浪河上建立一系列地下水水位观测孔,测量河水流量的测流堰、自动雨量计、在河床中不同深度埋设温度自计仪等设备进行了一年的水位、温度、降水和流量观测。采用水力学法、温度研究法定性分析了补浪河子流域地下水和地表水交互作用关系;采用水化学和同位素法对降水时地下水和地表水相互作用进行...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鄂尔多斯高原海流兔河地下水和地表水交互作用关系研究


地下水和河水交互作用关系示意图,左图为地下水排泄至河水,右图为地表水补给地下水(Winteretal.,1998)

渗流计,通气管,河床,地表水


图中 1 为直接安装在河床上的下端开口渗流计,2 为带有通气管的倾斜顶部处的通气管,4 和 5 为渗流收集箱,6、7 和 8 为连通收集箱和渗流计直接的带有开关的道(Brodie et al., 2007)处的垂向渗透系数可以通过在竖管内通过注水并测量竖管内水位下降的时间(Hvorslev, 1951; Chen 2000;Rus et al., 2001;Chen, 2004)。这种原位测量是可以很方便快捷的安装,不需要太复杂和昂贵的设备;不足之处是和渗流只能用于判断测量点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交互作用,不适用于有空间差异性的这种方法还需要垂向渗透系数才能定量分析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交互作用。地下水位测量 地表水水位测量

示意图,水位测量,河床,河水


图中 1 为直接安装在河床上的下端开口渗流计,2 为带有通管,4 和 5 为渗流收集箱,6、7 和 8 为连通收集箱和渗流计直道(Brodie et al., 2007)渗透系数可以通过在竖管内通过注水并测量竖管内ev, 1951; Chen 2000;Rus et al., 2001;Chen, 2004)方便快捷的安装,不需要太复杂和昂贵的设备;不判断测量点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交互作用,不适用于还需要垂向渗透系数才能定量分析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河床 地下水位测量 地表水水位测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平原型水库地表水-地下水交互带特性研究——以石佛寺水库工程为例[J]. 潘俊,冷特,常玉辉,孙群立.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2]无定河流域1956—2009年径流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周园园,师长兴,杜俊,范小黎.  自然资源学报. 2012(05)
[3]湿地地表水—地下水交互作用的研究综述[J]. 范伟,章光新,李然然.  地球科学进展. 2012(04)
[4]海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模拟[J]. 王中根,朱新军,李尉,罗燏辀,张明华.  地理科学进展. 2011(11)
[5]河岸带地下水理化指标变化及与洪水的响应关系研究[J]. 徐华山,赵同谦,孟红旗,徐宗学,马朝红.  环境科学. 2011(03)
[6]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影响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夏军,刘春蓁,任国玉.  地球科学进展. 2011(01)
[7]基于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控的水资源配置模型研究[J]. 杨丽丽,王云霞,谢新民,叶勇,丁飞.  水电能源科学. 2010(07)
[8]Climate Change and Its Effect on Annual Runoff in Lijiang Basin-Mt. Yulong Region,China[J]. 何元庆,蒲焘,李宗省,朱国锋,王世金,张宁宁,王淑新,辛惠娟,Wilfred H Theakstone,杜建括.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10(02)
[9]Streamflow response to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upper catch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J]. ZHAO FangFang1,2, XU ZongXue1, ZHANG Lu2 & ZUO DePeng1 1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and Sediment Scienc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Water Science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2 CSIRO Land and Water, Canberra ACT 2601, Australia.  Science in China(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09(11)
[10]锡林河流域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稳定同位素研究[J]. 杨淇越,吴锦奎,丁永建,叶柏生,张明泉.  冰川冻土. 2009(05)

博士论文
[1]毛乌素沙地沙漠化驱动因素的研究[D]. 杨永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64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464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9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