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内陆苏干湖流域冰川变化规律及对径流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5 22:39
近年来,水资源严重短缺逐渐成为了中国西北地区绿洲系统维持和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地球上其它干旱区不同,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分布有众多山系,对水汽起到阻隔和抬升作用,使得山区降水较为充足,并孕育了丰富的冰川、积雪和冻土等,成为山区河川径流的重要来源。据调查,20世纪60年代初西北干旱区发育冰川数量、面积和储量均占全国冰川相应量的40%以上,主要分布于昆仑山、天山、祁连山等山系,而内陆河流域年冰川融水量高达全国冰川融水量的3 9%。近半世纪以来,西北内陆干旱区气温上升显著,加剧了山区冰川的消融和退缩,影响了流域水文循环要素的转化,从而改变了水资源的组成结构及年内分配,加剧了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也将进一步突出干旱区水资源与生产力分布空间不匹配的特性,使得该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愈加尖锐。因此,对西北干旱内陆区产汇流中各水文分量之间的转换和变化过程的把握,尤其是气候变化下冰川消融对径流情势的影响研究显得尤为迫切。位于祁连山的西部的苏干湖流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研究区内冰川发育较多,冰川面积和冰储量占据祁连山冰川总量比例较高,可作为西北内陆河冰川研究的典型区域。本研究以苏干湖流域为研究区,利用遥感和气象...
【文章来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冰川变化规律研究进展
1.2.2 冰川对径流变化影响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说明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河流和冰川分布
2.2 数据的搜集
2.2.1 遥感影像数据
2.2.2 模型所需数据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遥感的冰川变化特征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冰川面积提取方法
3.1.2 冰川分条方法
3.1.3 冰川储量计算方法
3.1.4 变化趋势的时间序列分析法
3.2 冰川变化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气候与地形影响下冰川变化规律分析
4.1 冰川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4.1.1 研究区气象数据处理
4.1.2 冰川区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
4.1.3 冰川面积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
4.1.4 不同温度带内冰川面积和覆盖率的分布特征
4.2 地形因子对冰川分布变化的影响分析
4.2.1 冰川面积随海拔、坡度和坡向的分布特征
4.2.2 分高程带的冰川面积与气温相关关系
4.3 基于回归关系的未来气候情景下冰川变化预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考虑冰川融水过程的分布式水循环模型模拟
5.1 模型结构
5.2 模型原理
5.2.1 水循环系统各要素过程的模拟
5.2.2 能量循环过程的模拟
5.3 模型构建
5.3.1 计算单元划分
5.3.2 气象要素的时空展布
5.4 模型模拟与验证
5.4.1 基本参数率定
5.4.2 模型模拟结果评价方法
5.4.3 冰川参数的率定和验证
5.4.4 模型模拟的率定和验证
5.5 基于WEP-L模型的流域山区历史径流模拟分析
5.6 基于WEP-L模型的流域山区未来径流情景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90—2015年喜马拉雅山东段中国和不丹边境地区冰川变化研究[J]. 王晶,杨太保,冀琴,秦艳,胡凡盛. 干旱区地理. 2019(03)
[2]西昆仑山崇测冰川区多源遥感影像的冰川信息提取方法研究[J]. 韩惠,杨晓辉,赵井东. 冰川冻土. 2018(05)
[3]祁连山区冰川演变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苏干湖流域为例[J]. 周祖昊,韩宁,蔡静雅,刘佳嘉. 冰川冻土. 2017(06)
[4]祁连山老虎沟流域产汇流特征分析[J]. 张雪艳,秦翔,吴锦奎,张晓鹏. 冰川冻土. 2017(01)
[5]基于ALOS PALSAR数据的山地冰川流速估算方法比较——以喀喇昆仑地区斯克洋坎力冰川为例[J]. 王思胜,江利明,孙永玲,柳林,孙亚飞,汪汉胜. 国土资源遥感. 2016(02)
[6]近50年来祁连山冰川变化——基于中国第一、二次冰川编目数据[J]. 孙美平,刘时银,姚晓军,郭万钦,许君利. 地理学报. 2015(09)
[7]基于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的祁连山老虎沟冰川区径流过程分析[J]. 王彩霞,张杰,董志文,秦翔,王玉哲. 干旱区地理. 2015(05)
[8]基于MODIS遥感影像的融雪径流模拟研究[J]. 王福勇. 水利水电技术. 2015(04)
[9]基于第二次冰川编目的中国冰川现状[J]. 刘时银,姚晓军,郭万钦,许君利,上官冬辉,魏俊锋,鲍伟佳,吴立宗. 地理学报. 2015(01)
[10]中国西北干旱区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以甘肃西湖、苏干湖自然保护区为例[J]. 马真臻,王忠静,顾艳玲,夏婷. 中国沙漠. 2015(01)
博士论文
[1]玛纳斯河流域产流区水文过程模拟研究[D]. 张正勇.石河子大学 2018
[2]寒区水循环模拟研究及其在松花江流域的应用[D]. 李佳.东华大学 2017
[3]变化环境下渭河流域水循环分布式模拟与演变规律研究[D]. 刘佳嘉.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3
[4]祁连山东段冷龙岭现代冰川变化研究[D]. 曹泊.兰州大学 2013
[5]贡嘎山地区现代冰川变化研究[D]. 张国梁.兰州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跨流域调水下苏干湖盆地水循环响应数值模似[D]. 张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8
[2]华北地区降水时空变异及其典型流域水文响应[D]. 牛存稳.武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78634
【文章来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冰川变化规律研究进展
1.2.2 冰川对径流变化影响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说明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河流和冰川分布
2.2 数据的搜集
2.2.1 遥感影像数据
2.2.2 模型所需数据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遥感的冰川变化特征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冰川面积提取方法
3.1.2 冰川分条方法
3.1.3 冰川储量计算方法
3.1.4 变化趋势的时间序列分析法
3.2 冰川变化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气候与地形影响下冰川变化规律分析
4.1 冰川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4.1.1 研究区气象数据处理
4.1.2 冰川区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
4.1.3 冰川面积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
4.1.4 不同温度带内冰川面积和覆盖率的分布特征
4.2 地形因子对冰川分布变化的影响分析
4.2.1 冰川面积随海拔、坡度和坡向的分布特征
4.2.2 分高程带的冰川面积与气温相关关系
4.3 基于回归关系的未来气候情景下冰川变化预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考虑冰川融水过程的分布式水循环模型模拟
5.1 模型结构
5.2 模型原理
5.2.1 水循环系统各要素过程的模拟
5.2.2 能量循环过程的模拟
5.3 模型构建
5.3.1 计算单元划分
5.3.2 气象要素的时空展布
5.4 模型模拟与验证
5.4.1 基本参数率定
5.4.2 模型模拟结果评价方法
5.4.3 冰川参数的率定和验证
5.4.4 模型模拟的率定和验证
5.5 基于WEP-L模型的流域山区历史径流模拟分析
5.6 基于WEP-L模型的流域山区未来径流情景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90—2015年喜马拉雅山东段中国和不丹边境地区冰川变化研究[J]. 王晶,杨太保,冀琴,秦艳,胡凡盛. 干旱区地理. 2019(03)
[2]西昆仑山崇测冰川区多源遥感影像的冰川信息提取方法研究[J]. 韩惠,杨晓辉,赵井东. 冰川冻土. 2018(05)
[3]祁连山区冰川演变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苏干湖流域为例[J]. 周祖昊,韩宁,蔡静雅,刘佳嘉. 冰川冻土. 2017(06)
[4]祁连山老虎沟流域产汇流特征分析[J]. 张雪艳,秦翔,吴锦奎,张晓鹏. 冰川冻土. 2017(01)
[5]基于ALOS PALSAR数据的山地冰川流速估算方法比较——以喀喇昆仑地区斯克洋坎力冰川为例[J]. 王思胜,江利明,孙永玲,柳林,孙亚飞,汪汉胜. 国土资源遥感. 2016(02)
[6]近50年来祁连山冰川变化——基于中国第一、二次冰川编目数据[J]. 孙美平,刘时银,姚晓军,郭万钦,许君利. 地理学报. 2015(09)
[7]基于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的祁连山老虎沟冰川区径流过程分析[J]. 王彩霞,张杰,董志文,秦翔,王玉哲. 干旱区地理. 2015(05)
[8]基于MODIS遥感影像的融雪径流模拟研究[J]. 王福勇. 水利水电技术. 2015(04)
[9]基于第二次冰川编目的中国冰川现状[J]. 刘时银,姚晓军,郭万钦,许君利,上官冬辉,魏俊锋,鲍伟佳,吴立宗. 地理学报. 2015(01)
[10]中国西北干旱区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以甘肃西湖、苏干湖自然保护区为例[J]. 马真臻,王忠静,顾艳玲,夏婷. 中国沙漠. 2015(01)
博士论文
[1]玛纳斯河流域产流区水文过程模拟研究[D]. 张正勇.石河子大学 2018
[2]寒区水循环模拟研究及其在松花江流域的应用[D]. 李佳.东华大学 2017
[3]变化环境下渭河流域水循环分布式模拟与演变规律研究[D]. 刘佳嘉.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3
[4]祁连山东段冷龙岭现代冰川变化研究[D]. 曹泊.兰州大学 2013
[5]贡嘎山地区现代冰川变化研究[D]. 张国梁.兰州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跨流域调水下苏干湖盆地水循环响应数值模似[D]. 张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8
[2]华北地区降水时空变异及其典型流域水文响应[D]. 牛存稳.武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78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478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