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直流电阻率法探测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相可行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0 22:32
  本文重点研究了直流电阻率测深法在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相勘探应用中的可行性问题。目前,对沉积相的探测主要是用到的地球物理方法是测井和地震勘探。测井资料的获得以钻井为前提,成本高而且效率低。对于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相勘探,由于其地域的特殊性,常规的地震勘探方法在这种沟壑纵横、沟梁相间、起伏多变、黄土覆盖较厚、沉积和岩性相变化比较大的地区,其勘探成本及风险越来越大且难以满足勘探的需求。故本文就直流电阻率测深法在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相勘探中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本文在充分了解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情况、沉积环境、沉积相模式的基础上,统计以往沉积相分析方法所用参数,得出地层电阻率与沉积物颗粒粒径中值、渗透率呈正相关,与沉积物泥质含量呈反相关的结论;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测井资料以及地质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到延长组地层纵向电阻率变化范围为2045m;依据测井资料、地质资料、三角洲前缘沉积相及分流河道沉积相模式建立相应的地球物理模型(电阻率)。使用直流电阻率法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程序,计算并分析不同部位的视电阻率测深曲线、断面图及平面图异常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沉积相间存在明显的视电阻率差异,三角洲前缘沉...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直流电阻率法探测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相可行性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单元图

示意图,水下环境,三角洲前缘,示意图


平原大面积沼泽化、河流化。河流、三角洲沉。为陆上河流刚注入湖、海的水下部分,在此位置受到阻力增大,水流速度迅速降低,搬运能力也减弱,河积物迅速沉淀,大颗粒沉积物沉积较快,越远离湖岸时沉积砂体受到河水流动、波浪簸扬、以及涨潮、退粒沉积物又一次搬离,在三角洲前缘段形成砂质较纯砂体孔隙连通性好,渗透率较高,成为油气藏的良好区域。本文主要研究沉积相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地主,故本节分析地球物理特征以及第四章的正演模拟分为以下微相: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分流间缘席状砂。

示意图,闭合曲面,点源,闭合面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的较多,发展较快,用于电阻率法值模拟包括: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和面积分法等,它们是将连续变量离散化,算机运算,从而求得问题的数值解。.1 点源场的基本方程在地面 A 点供一点电流源,在空间作任意闭合面 , 是 所围的区域。根据定律,以从垂直于闭合面向外为正方向,当 A 点在闭合面 上时[图 4.1(a)],量只向外流出,没有流入,所以流过闭合面 的电流总量为 I;当 A 点在闭合面 [图 4.1(b)],流出和流入电流量相等但是方向相反,所以流过闭合面 的电流为零。写成数学式子:(注:为简便表述,面积分符号用单积分号表达。) IAAjd0(4.1.中 I 为电流强度,j 为电流密度矢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沉积相与岩相相结合的三维地质模型建立[J]. 张宇,严耀祖,尹寿鹏.  中国海上油气. 2012(06)
[2]直流电阻率三维正演的预条件共轭梯度法研究[J]. 杨金凤,邓居智,陈辉,匡海阳.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2(03)
[3]高邮凹陷古近系戴南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沉积相模式[J]. 纪友亮,李清山,王勇,胡斌.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2(01)
[4]利用瞬变电磁测量数据进行岩性、岩相划分及沉积体系识别[J]. 赵希刚,贺建国,赵翠萍,陈秋,娄汉生.  铀矿地质. 2011(05)
[5]电阻率法计算渗透率[J]. 顾保祥.  国外测井技术. 2010(05)
[6]基于油藏数值模拟的地层电阻率正演方法研究[J]. 陈钢花,张玲,黄旭日.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10(04)
[7]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华南桂中海相残留盆地沉积相预测中的应用[J]. 李淑玲,孟小红,付立新,姚长利,郭良辉,陈召曦,石磊.  地球物理学报. 2009(10)
[8]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期沉积体系及岩相古地理演化[J]. 李文厚,庞军刚,曹红霞,肖丽,王若谷.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9]地震沉积学探讨及应用[J]. 李斌,宋岩,何玉萍,刘力辉.  地质学报. 2009(06)
[10]现代曲流河道宽度与点坝长度的定量关系[J]. 李宇鹏,吴胜和,岳大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8(06)

博士论文
[1]测井相综合分析在岩性气藏沉积相及储层预测中的应用[D]. 方战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2]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区上古生界沉积相及储层微观特征研究[D]. 严云奎.西北大学 2010
[3]三角洲沉积体系地震沉积学及其岩性油气藏成藏特征研究[D]. 李秀鹏.中国石油大学 2010
[4]起伏地表三维电阻率法数值模拟与分析[D]. 韩江涛.吉林大学 2009
[5]沉积相综合分析方法研究及软件研制[D]. 孟庆武.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2001

硕士论文
[1]长6期子长—安塞河流—三角洲砂体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建立[D]. 马强.西北大学 2012
[2]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三叠系延长组沉积相研究[D]. 刘志华.成都理工大学 2011
[3]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地区延10储层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D]. 崔宏伟.成都理工大学 2011
[4]鄂尔多斯盆地靖边东南部长2、长6油层组沉积相与储层特征研究[D]. 燕洲泉.长安大学 2009
[5]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2沉积相研究[D]. 陈永胜.长安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88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488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9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