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渭河盆地地温场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

发布时间:2021-11-11 13:24
  本文以渭河盆地地温场为研究对象,在收集补充新地热井资料及分析测试样品的基础上,通过盆地深部结构、构造特征、地温场特征、热储层特征、地热资源量等分析,建立了盆地不同岩性岩石热导率与深度关系图版,确定了盆地地温场变化规律及地热田控制因素,提出了渭河盆地地热田形成模式。评价了盆地地热资源有利区,为盆地后续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持。研究认为渭河盆地热地温梯度分布在2.34~5.85℃/100m之间,平均地温梯度为3.50℃/100m,代表性大地热流68.33mw/m2,地温梯度及不同深度地层温度具有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点。热导率总体上具有随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大的规律,热导率随深度增加主要受压实程度增强控制。相同深度条件下泥岩热导率最低,砂岩热导率居中、白云岩热导率最高。渭河盆地主要为层状地热田,盆地内地热通过热传导及热对流两种方式进行传递,以热传导为主。渭河盆地地热资源丰富,热储层可分为三种类型:①新生界砂岩孔隙型;②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岩溶型;③断裂型。渭河盆地地热资源有利区主要分布于西安凹陷、固市凹陷。盆地地温场及地热田分布与莫霍面、软流圈上隆、岩石圈厚度减薄的深部背景... 

【文章来源】:地质学报. 2020,94(07)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渭河盆地地温场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


渭河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断裂分布图

分布图,地温梯度,周缘,分布图


图1 渭河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断裂分布图渭河盆地西安凹陷地温梯度高,可达3.7℃/100m(图4),固市凹陷较高为3.50℃/100m(图5)。咸礼凸起、宝鸡凸起、蒲城凸起等地温梯度相对较低。

曲线,曲线,地热,温度


渭河盆地近年在固市凹陷渭南市打的最深井Lc1井深达6535m,该井在井深6470m钻遇寒武系灰岩基底,该井5000m深地层温度可达150℃,井底6535m温度已达214℃(图5),地温梯度可达3.12℃/100m,该井是渭河盆地最深的地热井,也是渭河盆地钻遇温度最高的地热井,其温度已达干热岩温度标准。2.2 地温梯度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中地区地热分布控制因素与地热开发前景[J]. 邓亚仁,任战利,任文波.  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 2017(11)
[2]关中盆地地温场划分及其地质影响因素[J]. 周阳,穆根胥,张卉,王克,刘建强,张亚鸽.  中国地质. 2017(05)
[3]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四版)[J]. 姜光政,高堋,饶松,张林友,唐晓音,黄方,赵平,庞忠和,何丽娟,胡圣标,汪集旸.  地球物理学报. 2016(08)
[4]渭河盆地岩石圈热结构与地热田热源机理[J]. 饶松,姜光政,高雅洁,胡圣标,汪集旸.  地球物理学报. 2016(06)
[5]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现今地热特征[J]. 常健,邱楠生,赵贤正,许威,徐秋晨,金凤鸣,韩春元,马学峰,董雄英,梁小娟.  地球物理学报. 2016(03)
[6]鄂尔多斯盆地渭北隆起抬升期次及过程的裂变径迹分析[J]. 任战利,崔军平,郭科,田涛,李浩,王维,杨鹏,曹展鹏.  科学通报. 2015(14)
[7]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热演化史及其成藏成矿意义[J]. 任战利,张盛,高胜利,崔军平,肖媛媛,肖晖.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S1)
[8]渭河断陷盆地地热资源赋存特征与热储分析[J]. 赵西蓉.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6(02)
[9]渭河盆地断裂构造研究[J]. 权新昌.  中国煤田地质. 2005(03)
[10]鄂尔多斯周缘地质构造对地热资源形成的控制作用[J]. 王贵玲,刘志明,蔺文静.  地质学报. 2004(01)

博士论文
[1]中国北方沉积盆地构造热演化史恢复及其对比研究[D]. 任战利.西北大学 1998



本文编号:34889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4889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a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