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伏地表初至波与反射波联合层析成像
发布时间:2021-11-22 22:55
对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进行研究,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无疑是其重要的途径,与此同时,它亦能对复杂区域的地震数据进行采集、解释与处理。以我国的沙丘、西部黄土塬等环境为地质背景进行地震勘探,由于这些地表地形呈现出强烈起伏状态,地下构造复杂多样,这使得地震勘探静校正、地震波的识别以及地震成像方面都颇具难度。所以,对地震波场数值模拟算法加以研究,并使之更好的适用于复杂构造与介质的环境,就显得极具现实意义。地震层析成像一直以来都是地震勘探中一项重要技术,借助模型重建算法,利用已知地震波信息来反演地下介质构造、弹性参数等相关数据。对于地震初至波而言,具有跟踪与辨识简单的特性,在近地表速度分析或者是起伏地表静校正方面,其优势就颇为明显。但在层析成像反演中,仅用初至波进行速度建模不能准确而全面重构地下速度信息,尤其对于多层模型深层介质成像效果很差。反射波比初至波携带的信息更多,探测深度也更大,因此在层析成像中反射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主要以起伏地表复杂介质为对象,分别从地震波场正演、初至波与反射波旅行时层析成像这两个问题展开研究,期望能在层析反演方面取得突破,为地表起伏复杂介质区域地震勘...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Marmousi复杂模型初至波正演模拟示意图
第二章 起伏地表地震波射线追踪正演模拟2.5 基于分区多步技术的反射波正演模拟前面对正演算法计算原理和地震初至波的模拟过程进行了介绍,考虑到在层析成像反演中仅用单一波的相关信息是不足以取得较好效果的,因此还需解决求取反射波射线路径和旅行时的这一问题。本文将目前射线追踪方法中广泛使用的分区多步技术加入混合网格 LTI 算法中,实现反射波射线追踪和走时求取[44],由于前人对分区多步技术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因此本文对具体实现步骤不再过多赘述,仅实现模型测试。2.5.1 反射波模型测试及误差分析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示的是两个界面的反射波射线路径,由图中红色射线可知,在断层界面平坦时,地震波传播路径和水平界面相似,但是在断层尖点处会产生一定绕射现象也包含在了反射波中,从紫色射线所反映出来的起伏界面反射波来看也是符合费马原理的,基本说明了基于分区多步技术计算反射波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起伏地表地震波旅行时混合网格线性插值射线追踪计算方法[J]. 王琦,朱盼,叶佩,李勤,李庆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01)
[2]应用线性程函方程和整形正则化的三维初至波旅行时层析[J]. 杨国权,丁鹏程,李振春,张凯,王冲.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02)
[3]快速行进法射线追踪提高旅行时计算精度和效率的改进措施[J]. 李永博,李庆春,吴琼,王大勇,晋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03)
[4]基于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的Tikhonov正则化与梯度优化算法[J]. 崔岩,王彦飞. 地球物理学报. 2015(04)
[5]起伏地表下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进展[J]. 侯爵,张忠杰,兰海强,马婷,王芃,徐涛,滕吉文.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02)
[6]起伏地表下基于抛物插值的最短路径射线追踪[J]. 桑运云,孙军晓,焦淑萍,金艳萍,陈院生. 石油物探. 2014(02)
[7]初至波与反射波旅行时多尺度渐进联合层析成像[J]. 李庆春,叶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3(04)
[8]二维TTI介质中初至波旅行时的搜索算法[J]. 马德堂,朱光明,范廷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1(05)
[9]基于噪声特点和l1凸松弛技术的图像去模糊方法[J]. 宋晓霞,石光明.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11(02)
[10]二维复杂层状介质中地震多波走时联合反演成像[J]. 黄国娇,白超英. 地球物理学报. 2010(12)
博士论文
[1]基于波动方程的地震层析成像应用研究[D]. 黄雪源.清华大学 2016
[2]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地震波走时与射线路径计算[D]. 孙章庆.吉林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基于异构多核智能相机的缺陷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 胡健.南京邮电大学 2018
[2]起伏地表混合网格VTI介质旅行时计算[D]. 王琦.长安大学 2018
[3]起伏地表地震波旅行时混合网格线性插值射线追踪[D]. 朱盼.长安大学 2017
[4]地震初至波与反射波旅行时联合层析成像[D]. 叶佩.长安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12602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Marmousi复杂模型初至波正演模拟示意图
第二章 起伏地表地震波射线追踪正演模拟2.5 基于分区多步技术的反射波正演模拟前面对正演算法计算原理和地震初至波的模拟过程进行了介绍,考虑到在层析成像反演中仅用单一波的相关信息是不足以取得较好效果的,因此还需解决求取反射波射线路径和旅行时的这一问题。本文将目前射线追踪方法中广泛使用的分区多步技术加入混合网格 LTI 算法中,实现反射波射线追踪和走时求取[44],由于前人对分区多步技术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因此本文对具体实现步骤不再过多赘述,仅实现模型测试。2.5.1 反射波模型测试及误差分析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示的是两个界面的反射波射线路径,由图中红色射线可知,在断层界面平坦时,地震波传播路径和水平界面相似,但是在断层尖点处会产生一定绕射现象也包含在了反射波中,从紫色射线所反映出来的起伏界面反射波来看也是符合费马原理的,基本说明了基于分区多步技术计算反射波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起伏地表地震波旅行时混合网格线性插值射线追踪计算方法[J]. 王琦,朱盼,叶佩,李勤,李庆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01)
[2]应用线性程函方程和整形正则化的三维初至波旅行时层析[J]. 杨国权,丁鹏程,李振春,张凯,王冲.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02)
[3]快速行进法射线追踪提高旅行时计算精度和效率的改进措施[J]. 李永博,李庆春,吴琼,王大勇,晋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03)
[4]基于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的Tikhonov正则化与梯度优化算法[J]. 崔岩,王彦飞. 地球物理学报. 2015(04)
[5]起伏地表下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进展[J]. 侯爵,张忠杰,兰海强,马婷,王芃,徐涛,滕吉文.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02)
[6]起伏地表下基于抛物插值的最短路径射线追踪[J]. 桑运云,孙军晓,焦淑萍,金艳萍,陈院生. 石油物探. 2014(02)
[7]初至波与反射波旅行时多尺度渐进联合层析成像[J]. 李庆春,叶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3(04)
[8]二维TTI介质中初至波旅行时的搜索算法[J]. 马德堂,朱光明,范廷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1(05)
[9]基于噪声特点和l1凸松弛技术的图像去模糊方法[J]. 宋晓霞,石光明.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11(02)
[10]二维复杂层状介质中地震多波走时联合反演成像[J]. 黄国娇,白超英. 地球物理学报. 2010(12)
博士论文
[1]基于波动方程的地震层析成像应用研究[D]. 黄雪源.清华大学 2016
[2]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地震波走时与射线路径计算[D]. 孙章庆.吉林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基于异构多核智能相机的缺陷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 胡健.南京邮电大学 2018
[2]起伏地表混合网格VTI介质旅行时计算[D]. 王琦.长安大学 2018
[3]起伏地表地震波旅行时混合网格线性插值射线追踪[D]. 朱盼.长安大学 2017
[4]地震初至波与反射波旅行时联合层析成像[D]. 叶佩.长安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126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512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