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在地质异常体解释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11-28 01:11
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具有统计地震信号总体变化和反映这种变化分布规律的特点,是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重要延伸,在地质异常体解释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具有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的特点,尝试利用波形分类技术对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反映的煤层赋存状态、岩浆岩侵入区进行预测,并对陷落柱解释方法进行了研究。井下巷道实际揭露和钻孔验证结果表明:波形分类方法解释的地质异常体精度高、圈定范围准确,可以为煤矿安全开采提供精准的地质资料。
【文章来源】: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0,48(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1地震波分类技术的主要步骤??Fig.?1?Main?steps?of?seismic?wave?classification?technology??理以改善地震反射质量
??90????煤田地质与勘探??第48卷??图2时间剖面??Fig.2?Time?profile??采用无监督地震波形分类方法对地震资料进行??分析,选定3-1煤层反射波上下30?ms作为研究时??窗、迭代次数20次,通过自适应试验划分为6种地??震道形状,第1种地震道对应煤层较薄时的波形信??息,随着煤厚的增加,其对应地震道的波形亦发生??变换,第6种地震道则对应煤层较厚时的波形信息,??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到:3-1煤层全区发育并??可采,呈北薄东厚的特点,3-1煤层在MS18—MS23??孔附近沉积状态发生变化,产生了相变,南部和北??部波形差异明显,局部存在厚度变薄变厚的区域,??后经井巷验证,符合率较高。??100??150??1?200??CDP??1?250?I?300??1350??1?400??部被第四系风积沙所覆盖,广泛分布有新月形或波??状沙丘,区内没有基岩出露。地层由老至新发育有:??三叠系上统延长组(T#)、株罗系中统延安组(J#)、??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2Z)、白垩系下统志丹群(KlZ/〇??和第四系全新统(Q)。主要含煤地层是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以三叠系上统延长组(Tjy)为沉积基底,??延长组(T#)是一套陆源碎屑沉积物,属于典型的曲??流河沉积体系,该组地层厚度为228.06 ̄323.21?m,??平均281.86?m,划分为5个煤组,即2 ̄6煤组。??本次研究目的层为3-1煤,该层位于延安组第??二岩段(J#2)顶部,顶板岩性以粉砂岩为主,其次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底板岩性多为砂质泥岩及粉砂??岩。煤层赋存形态呈一走向近南北、倾向西的单斜??
??90????煤田地质与勘探??第48卷??图2时间剖面??Fig.2?Time?profile??采用无监督地震波形分类方法对地震资料进行??分析,选定3-1煤层反射波上下30?ms作为研究时??窗、迭代次数20次,通过自适应试验划分为6种地??震道形状,第1种地震道对应煤层较薄时的波形信??息,随着煤厚的增加,其对应地震道的波形亦发生??变换,第6种地震道则对应煤层较厚时的波形信息,??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到:3-1煤层全区发育并??可采,呈北薄东厚的特点,3-1煤层在MS18—MS23??孔附近沉积状态发生变化,产生了相变,南部和北??部波形差异明显,局部存在厚度变薄变厚的区域,??后经井巷验证,符合率较高。??100??150??1?200??CDP??1?250?I?300??1350??1?400??部被第四系风积沙所覆盖,广泛分布有新月形或波??状沙丘,区内没有基岩出露。地层由老至新发育有:??三叠系上统延长组(T#)、株罗系中统延安组(J#)、??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2Z)、白垩系下统志丹群(KlZ/〇??和第四系全新统(Q)。主要含煤地层是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以三叠系上统延长组(Tjy)为沉积基底,??延长组(T#)是一套陆源碎屑沉积物,属于典型的曲??流河沉积体系,该组地层厚度为228.06 ̄323.21?m,??平均281.86?m,划分为5个煤组,即2 ̄6煤组。??本次研究目的层为3-1煤,该层位于延安组第??二岩段(J#2)顶部,顶板岩性以粉砂岩为主,其次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底板岩性多为砂质泥岩及粉砂??岩。煤层赋存形态呈一走向近南北、倾向西的单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波形分类技术在缝洞型储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J]. 逯宇佳,曹俊兴,刘哲哿,田仁飞,肖学. 石油学报. 2019(02)
[2]一种基于时频域波形分类的储层预测方法[J]. 石战战,王元君,唐湘蓉,庞溯,池跃龙. 岩性油气藏. 2018(04)
[3]基于共轭梯度法的全波形反演[J]. 林朋,彭苏萍,卢勇旭,汪滔滔.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7(01)
[4]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在煤层分叉解释中的应用[J]. 秦永军,马丽,薛海军,孙文华. 中国煤炭地质. 2016(10)
[5]地震相分析技术在煤田地震勘探中的应用[J]. 高阳,王春贤,冯西会,汶小刚,聂爱兰,王军.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6(01)
[6]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在河流相储层研究中的应用[J]. 范洪军,范廷恩,王晖,高玉飞.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14(01)
[7]波形分类技术在鄂北薄砂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 佘刚,周小鹰,戴明刚,刘伟冬.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04)
[8]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应用条件及其在葡北地区沉积微相研究中的应用[J]. 江青春,王海,李丹,曹锋,李秋芬,孙作兴,周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01)
[9]地震相分析在探测煤层中火成岩侵入范围的应用[J]. 孙学凯,崔若飞.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0(05)
[10]关于地震波形分类的再分类研究[J]. 杨占龙,陈启林,沙雪梅,郭精义.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03)
硕士论文
[1]孙疃矿中组煤层地震相分析与煤厚预测[D]. 杨文强.中国矿业大学 2019
[2]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地震波形分类方法的研究[D]. 郑和忠.青岛大学 2018
[3]三维地震数据体的波形分类方法研究[D]. 刘明夫.电子科技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23395
【文章来源】: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0,48(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1地震波分类技术的主要步骤??Fig.?1?Main?steps?of?seismic?wave?classification?technology??理以改善地震反射质量
??90????煤田地质与勘探??第48卷??图2时间剖面??Fig.2?Time?profile??采用无监督地震波形分类方法对地震资料进行??分析,选定3-1煤层反射波上下30?ms作为研究时??窗、迭代次数20次,通过自适应试验划分为6种地??震道形状,第1种地震道对应煤层较薄时的波形信??息,随着煤厚的增加,其对应地震道的波形亦发生??变换,第6种地震道则对应煤层较厚时的波形信息,??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到:3-1煤层全区发育并??可采,呈北薄东厚的特点,3-1煤层在MS18—MS23??孔附近沉积状态发生变化,产生了相变,南部和北??部波形差异明显,局部存在厚度变薄变厚的区域,??后经井巷验证,符合率较高。??100??150??1?200??CDP??1?250?I?300??1350??1?400??部被第四系风积沙所覆盖,广泛分布有新月形或波??状沙丘,区内没有基岩出露。地层由老至新发育有:??三叠系上统延长组(T#)、株罗系中统延安组(J#)、??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2Z)、白垩系下统志丹群(KlZ/〇??和第四系全新统(Q)。主要含煤地层是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以三叠系上统延长组(Tjy)为沉积基底,??延长组(T#)是一套陆源碎屑沉积物,属于典型的曲??流河沉积体系,该组地层厚度为228.06 ̄323.21?m,??平均281.86?m,划分为5个煤组,即2 ̄6煤组。??本次研究目的层为3-1煤,该层位于延安组第??二岩段(J#2)顶部,顶板岩性以粉砂岩为主,其次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底板岩性多为砂质泥岩及粉砂??岩。煤层赋存形态呈一走向近南北、倾向西的单斜??
??90????煤田地质与勘探??第48卷??图2时间剖面??Fig.2?Time?profile??采用无监督地震波形分类方法对地震资料进行??分析,选定3-1煤层反射波上下30?ms作为研究时??窗、迭代次数20次,通过自适应试验划分为6种地??震道形状,第1种地震道对应煤层较薄时的波形信??息,随着煤厚的增加,其对应地震道的波形亦发生??变换,第6种地震道则对应煤层较厚时的波形信息,??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到:3-1煤层全区发育并??可采,呈北薄东厚的特点,3-1煤层在MS18—MS23??孔附近沉积状态发生变化,产生了相变,南部和北??部波形差异明显,局部存在厚度变薄变厚的区域,??后经井巷验证,符合率较高。??100??150??1?200??CDP??1?250?I?300??1350??1?400??部被第四系风积沙所覆盖,广泛分布有新月形或波??状沙丘,区内没有基岩出露。地层由老至新发育有:??三叠系上统延长组(T#)、株罗系中统延安组(J#)、??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2Z)、白垩系下统志丹群(KlZ/〇??和第四系全新统(Q)。主要含煤地层是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以三叠系上统延长组(Tjy)为沉积基底,??延长组(T#)是一套陆源碎屑沉积物,属于典型的曲??流河沉积体系,该组地层厚度为228.06 ̄323.21?m,??平均281.86?m,划分为5个煤组,即2 ̄6煤组。??本次研究目的层为3-1煤,该层位于延安组第??二岩段(J#2)顶部,顶板岩性以粉砂岩为主,其次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底板岩性多为砂质泥岩及粉砂??岩。煤层赋存形态呈一走向近南北、倾向西的单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波形分类技术在缝洞型储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J]. 逯宇佳,曹俊兴,刘哲哿,田仁飞,肖学. 石油学报. 2019(02)
[2]一种基于时频域波形分类的储层预测方法[J]. 石战战,王元君,唐湘蓉,庞溯,池跃龙. 岩性油气藏. 2018(04)
[3]基于共轭梯度法的全波形反演[J]. 林朋,彭苏萍,卢勇旭,汪滔滔.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7(01)
[4]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在煤层分叉解释中的应用[J]. 秦永军,马丽,薛海军,孙文华. 中国煤炭地质. 2016(10)
[5]地震相分析技术在煤田地震勘探中的应用[J]. 高阳,王春贤,冯西会,汶小刚,聂爱兰,王军.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6(01)
[6]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在河流相储层研究中的应用[J]. 范洪军,范廷恩,王晖,高玉飞.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14(01)
[7]波形分类技术在鄂北薄砂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 佘刚,周小鹰,戴明刚,刘伟冬.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04)
[8]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应用条件及其在葡北地区沉积微相研究中的应用[J]. 江青春,王海,李丹,曹锋,李秋芬,孙作兴,周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01)
[9]地震相分析在探测煤层中火成岩侵入范围的应用[J]. 孙学凯,崔若飞.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0(05)
[10]关于地震波形分类的再分类研究[J]. 杨占龙,陈启林,沙雪梅,郭精义.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03)
硕士论文
[1]孙疃矿中组煤层地震相分析与煤厚预测[D]. 杨文强.中国矿业大学 2019
[2]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地震波形分类方法的研究[D]. 郑和忠.青岛大学 2018
[3]三维地震数据体的波形分类方法研究[D]. 刘明夫.电子科技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23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523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