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龙门山地区重力场变化的向—位错模型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2 01:19
  龙门山断裂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特殊,地震发生频度高,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研究龙门山断裂区域的地壳运动特征和断层活动机制,不仅能为我们解释青藏高原的隆升提供科学依据,而且有助于了解地震形成过程中的位场变化特征。向错理论顾及了断层转动因素,是作为对描述断层面之间相互平动的位错理论的补充而提出,目前在位移场的研究中已发展到三维。本文将向错理论推广到重力场的研究中,并结合位错理论,建立三维向-位错组合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了龙门山区域位移场及重力场变化特征。得到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经典点源位错理论的解析式,推导得出了断层三维向-位错引起空间重力变化的数值方法,模拟计算并分析了简单断层三维转动引起的空间重力变化特征。计算结果表明:断层单分量转动ω1产生的空间重力变化分布区域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单分量转动ω2、ω3时均呈现沿断层倾向方向为轴的对称分布特征。当断层同时以ω1ω2转动时,ω1的转动效应将打破整个重力变化分布区域的的空间对称性。当断层同时以ω2ω3转动时,ω2的转动效应对转动结果起主导作用。断层埋深越大,引起的空间重力变化量值上越小。断层转动量越大,引起空间重力变化的量值越大,且图...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龙门山断裂带研究现状
    1.2 断层模型的研究现状
        1.2.1 断层概述
        1.2.2 位错理论模型研究现状
        1.2.3 向错理论模型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意义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本文主要创新
第二章 位错理论模型
    2.1 位错理论描述位移场
        2.1.1 点源位错引起的位移场变化
        2.1.2 矩形位错引起的位移场变化
    2.2 位错理论描述重力场
        2.2.1 点源位错引起的重力场变化
        2.2.2 矩形位错引起的重力场变化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向错理论与向-位错组合模型
    3.1 向错理论描述位移场
        3.1.1 弹性介质中奇变源引起的形变
        3.1.2 断层三维向错引起的位移场变化
    3.2 向-位错理论描述重力场
        3.2.1 弹性介质中奇变源与任意点的重力变化关系
        3.2.2 断层三维向-位错引起空间重力变化的数值方法
    3.3 单断层三维向错引起重力变化的模拟计算
        3.3.1 断层转动量与埋深的变化对模拟值的影响
        3.3.2 断层转动方式与倾角的变化对模拟值的影响
    3.4 多断层向-位错重力计算模型
    3.5 坐标系的转换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龙门山区域概况
    4.1 地质构造背景
    4.2 地震活动情况
    4.3 地壳形变特征
        4.3.1 区域地壳运动的多面函数模型
        4.3.2 区域地壳水平运动特征
    4.4 重力场演化特征
        4.4.1 区域自由空气重力异常
        4.4.2 区域地面重力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龙门山地区位移场和重力场变化的正演模拟
    5.1 龙门山断裂带断层参数的获取
    5.2 龙门山地区位移场变化的正演模拟
        5.2.1 基于位错模型的位移场正演模拟
        5.2.2 基于向-位错组合模型的位移场正演模拟
        5.2.3 位错模型与向-位错组合模型的正演结果比较
    5.3 龙门山地区重力场变化的正演模拟
        5.3.1 基于位错模型的重力场正演模拟
        5.3.2 基于向-位错组合模型的重力场正演模拟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断层三维转动及其引起的地表形变空间分布特征[J]. 王帅,张永志,姜永涛,刘宁.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6(05)
[2]铅垂断层向错引起的地表重力变化[J]. 段虎荣,杨凡.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5(04)
[3]尼泊尔M8.1地震震前卫星重力场时变特征[J]. 邹正波,李辉,吴云龙,吴桂桔,康开轩.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5(04)
[4]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S8.1大地震的同震效应[J]. 张贝,程惠红,石耀霖.  地球物理学报. 2015(05)
[5]断层滑动分布和位错模型影响效应的显著性分析[J]. 王帅,张永志,姜永涛,姚志军,刘国仕.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4(06)
[6]EIGEN-6c2重力场模型在中国大陆的精度分析[J]. 赵德军,张敏利,王强,陈永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4(05)
[7]基于多面函数法的青藏高原应变特征分析[J]. 吴啸龙,杨志强,武继峰,胡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3(04)
[8]芦山地震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活动性[J]. 陈立春,冉勇康,王虎,李彦宝,马兴全.  科学通报. 2013(20)
[9]断层转动与地表变形关系研究[J]. 张永志,张永,武艳军,张本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3(02)
[10]球体位错理论在2011年日本强震中的应用研究[J]. 付广裕.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2(06)

博士论文
[1]龙门山断裂带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与汶川Ms8.0级地震力学成因探讨[D]. 张红艳.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4
[2]龙门山活动推覆体特大地质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治对策研究[D]. 马国哲.兰州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鲜水河断裂运动引起地表形变的向—位错组合模型研究[D]. 姚晓伟.长安大学 2015
[2]DDMWPSO算法和断层三维向错模型研究及应用[D]. 王帅.长安大学 2015
[3]渭河盆地断层滑动和转动与地表变形关系的研究[D]. 武艳军.长安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274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5274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0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