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斗湖硅藻季节变化及近800年来的气候响应
发布时间:2021-12-09 11:09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升高,极地冰盖退缩,海平面上升,荒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全球性环境变化问题的加剧,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广大学者的重视,“全球变化研究”成为国内外科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硅藻作为湖泊沉积物中极为重要的生物代用指标,由于其对水体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敏感性,硅质壳体使其能在沉积物中完好保存,且其壳体上的纹饰使其能精确鉴定到种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古气候、古环境重建研究。大量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变暖,北半球高、中、低纬度以及高海拔地区湖泊硅藻组合和硅藻生物多样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亚热带地区高山湖泊硅藻对全球增温存在怎样的响应模式目前还不清楚。本文选取斗湖两年的季节性硅藻样品和83个钻孔沉积物硅藻样品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福建斗湖硅藻季节性变化特征和小冰期以来斗湖硅藻组合特征,试图解释亚热带地区高山湖泊硅藻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模式。通过实验室沉积物硅藻处理、制片、鉴定、统计以及硅藻属种和组合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和认识:1.40个季节性样品共鉴定出硅藻30属115种及其变种;83个钻孔沉积物样品共鉴定出硅藻34属106种,包括变种和未定种。二者在硅藻主要属种上存在相似性。2.斗湖季节性硅藻...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技术路线图??Figl.?1?Technology?Roadma??
图2.?1斗湖区域位置图??Fig2.1The?location?of?Douhu??
图2.?2斗湖地区月均温与月降水量(资料来源于永泰气象站)??Fig2.2?Tempreture?and?rainfall?dating?of?Douhu??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抚仙湖和滇池硅藻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时间格局[J]. 陈小林,陈光杰,卢慧斌,刘晓东,张虎才. 生物多样性. 2015(01)
[2]青海湖硅藻组合及其季节变化——来自沉积物捕获器的初步研究[J]. 彭玉梅,RIOUAL Patrick,金章东. 地球环境学报. 2013 (03)
[3]硅藻研究与应用展望[J]. 马健荣,刘明,徐信,詹金星,支崇远. 山东农业科学. 2010(08)
[4]新疆博斯腾湖表层沉积物中硅藻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刘俊琢,张成君,安娟,郭景,褚兆晶. 生态环境学报. 2010(02)
[5]南京市两个小型富营养湖泊浮游硅藻的季节性变化[J]. 姚敏,刘倩,李艳玲,羊向东. 湖泊科学. 2009(05)
[6]小冰期气候变化研究新进展[J]. 王劲松,陈发虎,杨保,陈建徽.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01)
[7]西藏台错古湖沉积物中的硅藻及其古环境[J]. 李家英,郑锦平,魏乐军. 地质学报. 2005(03)
[8]中国高分辨气候记录与全球变化[J]. 谭明. 第四纪研究. 2004(04)
[9]福建藤山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多样性研究[J]. 黎维英,林道清,林致盛,鄢仁杨. 福建林业科技. 2003(01)
[10]藏南沉错钻孔硅藻组合与湖水古盐度定量恢复[J]. 羊向东,王苏民,沈吉,C.Kamenik,R.Schmidt,朱立平,李升峰.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02)
博士论文
[1]近200年泸沽湖藻类沉积记录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陈传红.华中师范大学 2012
[2]博斯腾湖多代用指标(侧重硅藻)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模式[D]. 杨美临.兰州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400年来吉林省二龙湾玛珥湖硅藻组合变化及其生物多样性[D]. 杨德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2]湛江湖光岩玛珥湖31.5-10ka硅藻化石记录及古气候变迁[D]. 李晶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本文编号:3530530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技术路线图??Figl.?1?Technology?Roadma??
图2.?1斗湖区域位置图??Fig2.1The?location?of?Douhu??
图2.?2斗湖地区月均温与月降水量(资料来源于永泰气象站)??Fig2.2?Tempreture?and?rainfall?dating?of?Douhu??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抚仙湖和滇池硅藻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时间格局[J]. 陈小林,陈光杰,卢慧斌,刘晓东,张虎才. 生物多样性. 2015(01)
[2]青海湖硅藻组合及其季节变化——来自沉积物捕获器的初步研究[J]. 彭玉梅,RIOUAL Patrick,金章东. 地球环境学报. 2013 (03)
[3]硅藻研究与应用展望[J]. 马健荣,刘明,徐信,詹金星,支崇远. 山东农业科学. 2010(08)
[4]新疆博斯腾湖表层沉积物中硅藻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刘俊琢,张成君,安娟,郭景,褚兆晶. 生态环境学报. 2010(02)
[5]南京市两个小型富营养湖泊浮游硅藻的季节性变化[J]. 姚敏,刘倩,李艳玲,羊向东. 湖泊科学. 2009(05)
[6]小冰期气候变化研究新进展[J]. 王劲松,陈发虎,杨保,陈建徽.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01)
[7]西藏台错古湖沉积物中的硅藻及其古环境[J]. 李家英,郑锦平,魏乐军. 地质学报. 2005(03)
[8]中国高分辨气候记录与全球变化[J]. 谭明. 第四纪研究. 2004(04)
[9]福建藤山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多样性研究[J]. 黎维英,林道清,林致盛,鄢仁杨. 福建林业科技. 2003(01)
[10]藏南沉错钻孔硅藻组合与湖水古盐度定量恢复[J]. 羊向东,王苏民,沈吉,C.Kamenik,R.Schmidt,朱立平,李升峰.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02)
博士论文
[1]近200年泸沽湖藻类沉积记录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陈传红.华中师范大学 2012
[2]博斯腾湖多代用指标(侧重硅藻)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模式[D]. 杨美临.兰州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400年来吉林省二龙湾玛珥湖硅藻组合变化及其生物多样性[D]. 杨德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2]湛江湖光岩玛珥湖31.5-10ka硅藻化石记录及古气候变迁[D]. 李晶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本文编号:3530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530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