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梯度场源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2 06:32
磁法勘探是地质勘探的主要方法,通过观测和分析岩石或者矿石的磁性差异所产生的磁异常,进而研究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一般可分为海洋、井中、地面、航空和空间磁测,其中航空磁梯度张量测量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争相研究的热点。与传统的磁场测量技术相比,磁梯度张量测量有许多明显的优势,如对磁异常的分辨率高,可以查明场源的更多特点和细节以及基本不受日变和正常场等因素的影响等。而在磁梯度张量测量系统研制过程中,合理而精确的标定技术可以给出磁梯度测量系统中传感器的性能指标与可信度。同时,野外大型磁异常模拟装置,可为野外的飞行探测提供标准磁异常,检测磁梯度测量系统的工作性能,是飞行实验验证的基础装置。这些都需要标准的磁梯度场源发生装置为其提供测试与标定保障。本文根据磁梯度张量测量系统研制的需要,采用线圈装置作为磁梯度场源发生装置。由于线圈磁场计算比较复杂,不能从直观上反应其磁场的分布情况,所以在研究过程中,应用COMSOLMultiphysic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线圈模型参数进行仿真分析。对于野外大型磁异常模拟装置,即野外磁梯度发生装置,本文研究了人工产生磁场的空间分布情况,从而确...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目的
1.4 本文主要内容与组织结构
1.4.1 本文主要内容
1.4.2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高均匀度磁梯度线圈研究
2.1 线圈磁场的分析方法
2.1.1 积分法
2.1.2 内部级数法
2.2 单个轴对称圆环线圈磁场梯度分析
2.3 高均匀度磁梯度线圈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磁梯度线圈模型仿真分析
3.1 电磁理论基础
3.2 磁梯度线圈模型仿真
3.2.1 有限元方法
3.2.2 线圈模型仿真过程
3.3 仿真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野外磁梯度场发生装置研究
4.1 圆环线圈磁场分析
4.2 圆环线圈磁场仿真
4.3 方形线圈磁场分析与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测试与分析
5.1 实验测试
5.1.1 磁场发生装置
5.1.2 数据测量采集装置
5.1.3 实验测试过程
5.2 测试结果分析
5.2.1 测量高度的确定
5.2.2 线圈磁场测量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若干物探技术的最新进展[J]. 张昌达.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2(04)
[2]规则形体垂直磁梯度场研究及应用[J]. 杨威,王传雷.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2(03)
[3]正方形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均匀性[J]. 谭曦,刘军,殷建玲. 光学仪器. 2012(01)
[4]任意形状通电线圈磁场的计算[J]. 周耀忠,唐申生.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2009(03)
[5]圆环电流在全空间形成的磁感应强度分布[J]. 刘保义,张明霞.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9(02)
[6]磁力梯度张量测量及应用[J]. 吴招才,刘天佑. 地质科技情报. 2008(03)
[7]磁场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J]. 姜智鹏,赵伟,屈凯峰. 电测与仪表. 2008(04)
[8]航空磁力梯度张量测量——航空磁测技术的最新进展[J]. 张昌达.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06(05)
[9]方形载流线圈的空间磁场计算[J]. 邝向军. 物理与工程. 2006(01)
[10]圆电流磁感线的分布及磁感应强度的函数表达式[J]. 张星辉. 大学物理. 2006(01)
硕士论文
[1]三轴磁场模拟装置的设计[D]. 许淼.上海交通大学 2012
[2]数控中频标准强磁场源的设计[D]. 侯俊生.广东工业大学 2012
[3]一种稳恒磁场产生装置的设计[D]. 孙鲲.大连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45931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目的
1.4 本文主要内容与组织结构
1.4.1 本文主要内容
1.4.2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高均匀度磁梯度线圈研究
2.1 线圈磁场的分析方法
2.1.1 积分法
2.1.2 内部级数法
2.2 单个轴对称圆环线圈磁场梯度分析
2.3 高均匀度磁梯度线圈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磁梯度线圈模型仿真分析
3.1 电磁理论基础
3.2 磁梯度线圈模型仿真
3.2.1 有限元方法
3.2.2 线圈模型仿真过程
3.3 仿真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野外磁梯度场发生装置研究
4.1 圆环线圈磁场分析
4.2 圆环线圈磁场仿真
4.3 方形线圈磁场分析与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测试与分析
5.1 实验测试
5.1.1 磁场发生装置
5.1.2 数据测量采集装置
5.1.3 实验测试过程
5.2 测试结果分析
5.2.1 测量高度的确定
5.2.2 线圈磁场测量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若干物探技术的最新进展[J]. 张昌达.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2(04)
[2]规则形体垂直磁梯度场研究及应用[J]. 杨威,王传雷.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2(03)
[3]正方形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均匀性[J]. 谭曦,刘军,殷建玲. 光学仪器. 2012(01)
[4]任意形状通电线圈磁场的计算[J]. 周耀忠,唐申生.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2009(03)
[5]圆环电流在全空间形成的磁感应强度分布[J]. 刘保义,张明霞.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9(02)
[6]磁力梯度张量测量及应用[J]. 吴招才,刘天佑. 地质科技情报. 2008(03)
[7]磁场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J]. 姜智鹏,赵伟,屈凯峰. 电测与仪表. 2008(04)
[8]航空磁力梯度张量测量——航空磁测技术的最新进展[J]. 张昌达.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06(05)
[9]方形载流线圈的空间磁场计算[J]. 邝向军. 物理与工程. 2006(01)
[10]圆电流磁感线的分布及磁感应强度的函数表达式[J]. 张星辉. 大学物理. 2006(01)
硕士论文
[1]三轴磁场模拟装置的设计[D]. 许淼.上海交通大学 2012
[2]数控中频标准强磁场源的设计[D]. 侯俊生.广东工业大学 2012
[3]一种稳恒磁场产生装置的设计[D]. 孙鲲.大连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45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545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