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波透射法探测煤层中夹矸分布区试验
发布时间:2021-12-24 12:39
文中在工作面槽波透射法探测原理的基础上,研究含夹矸条件下的槽波数据频散特征、槽波的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方法,并以阳泉集团开元公司9713工作面为例开展槽波探测试验。通过试验预测了工作面内夹矸的分布范围,划分煤层分叉边界。预测结果与巷道揭露一致。
【文章来源】:矿山测量. 2020,48(06)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槽波的形成原理示意图
透射法是槽波地震勘探中基本的探测方法,施工时震源与检波器(排列)布置在不同的巷道内,在一条巷道内激发,在另一条巷道中接收,根据透射槽波的有无或强弱,来判断震源与接收排列间射线覆盖的扇形区内煤层的连续性,如图2所示。透射法可以判断煤层中地质异常的有无,如果透射测量的观测系统布置合适,覆盖面积大,重复次数多,还可大致圈定出异常的范围,使用CT层析成像技术,能更精确地圈定出异常(如冲刷带,陷落柱和夹矸等)的位置。煤层中含有夹矸时,且夹矸厚度较大,采用一种较为特殊的施工方法,将一部分的炮点布设在煤层的上分层,另一部分布设在煤层的下分层,检波器也采取同样的布设方法。如图3所示,为工作面的运输巷道,煤层中间分布一层夹矸,设计为炮点激发巷道,将炮点按照一定的间距分别布设在煤层的上、下分层;如图4所示,为工作面的回风巷道,煤层中间分布层为夹矸,设计为检波器接收巷道,将检波点按照一定的间距分别布设在煤层的上、下分层内。运输巷内上分层内的炮点(S2、S4…)激发时,回风巷下分层内的检波器(R1、R3…)接受;同理运输巷内下分层的炮点(S1、S3…)激发时,回风巷上分层内的检波器(R2、R4…)接受。这样保证了槽波传播射线“路径”是穿越夹矸的,即包含了更丰富的夹矸信息。
煤层中含有夹矸时,且夹矸厚度较大,采用一种较为特殊的施工方法,将一部分的炮点布设在煤层的上分层,另一部分布设在煤层的下分层,检波器也采取同样的布设方法。如图3所示,为工作面的运输巷道,煤层中间分布一层夹矸,设计为炮点激发巷道,将炮点按照一定的间距分别布设在煤层的上、下分层;如图4所示,为工作面的回风巷道,煤层中间分布层为夹矸,设计为检波器接收巷道,将检波点按照一定的间距分别布设在煤层的上、下分层内。运输巷内上分层内的炮点(S2、S4…)激发时,回风巷下分层内的检波器(R1、R3…)接受;同理运输巷内下分层的炮点(S1、S3…)激发时,回风巷上分层内的检波器(R2、R4…)接受。这样保证了槽波传播射线“路径”是穿越夹矸的,即包含了更丰富的夹矸信息。图4 含夹矸煤层检波点布置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槽波波速CT成像技术及其应用[J]. 何文欣.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7(01)
[2]含夹矸煤层的Love型槽波频散特征[J]. 匡伟,李德春,张昭,杨小慧. 煤矿开采. 2015(06)
[3]煤巷小构造Rayleigh型槽波超前探测数值模拟[J]. 杨思通,程久龙. 地球物理学报. 2012(02)
[4]含夹矸煤层综采工作面高效回采实践[J]. 李伟,孙广义. 煤炭科学技术. 2011(04)
[5]煤层中瑞利型槽波的频散特性[J]. 杨小慧,李德春,于鹏飞. 物探与化探. 2010(06)
[6]槽波及其频散特性[J]. 李天元.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88(03)
本文编号:3550501
【文章来源】:矿山测量. 2020,48(06)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槽波的形成原理示意图
透射法是槽波地震勘探中基本的探测方法,施工时震源与检波器(排列)布置在不同的巷道内,在一条巷道内激发,在另一条巷道中接收,根据透射槽波的有无或强弱,来判断震源与接收排列间射线覆盖的扇形区内煤层的连续性,如图2所示。透射法可以判断煤层中地质异常的有无,如果透射测量的观测系统布置合适,覆盖面积大,重复次数多,还可大致圈定出异常的范围,使用CT层析成像技术,能更精确地圈定出异常(如冲刷带,陷落柱和夹矸等)的位置。煤层中含有夹矸时,且夹矸厚度较大,采用一种较为特殊的施工方法,将一部分的炮点布设在煤层的上分层,另一部分布设在煤层的下分层,检波器也采取同样的布设方法。如图3所示,为工作面的运输巷道,煤层中间分布一层夹矸,设计为炮点激发巷道,将炮点按照一定的间距分别布设在煤层的上、下分层;如图4所示,为工作面的回风巷道,煤层中间分布层为夹矸,设计为检波器接收巷道,将检波点按照一定的间距分别布设在煤层的上、下分层内。运输巷内上分层内的炮点(S2、S4…)激发时,回风巷下分层内的检波器(R1、R3…)接受;同理运输巷内下分层的炮点(S1、S3…)激发时,回风巷上分层内的检波器(R2、R4…)接受。这样保证了槽波传播射线“路径”是穿越夹矸的,即包含了更丰富的夹矸信息。
煤层中含有夹矸时,且夹矸厚度较大,采用一种较为特殊的施工方法,将一部分的炮点布设在煤层的上分层,另一部分布设在煤层的下分层,检波器也采取同样的布设方法。如图3所示,为工作面的运输巷道,煤层中间分布一层夹矸,设计为炮点激发巷道,将炮点按照一定的间距分别布设在煤层的上、下分层;如图4所示,为工作面的回风巷道,煤层中间分布层为夹矸,设计为检波器接收巷道,将检波点按照一定的间距分别布设在煤层的上、下分层内。运输巷内上分层内的炮点(S2、S4…)激发时,回风巷下分层内的检波器(R1、R3…)接受;同理运输巷内下分层的炮点(S1、S3…)激发时,回风巷上分层内的检波器(R2、R4…)接受。这样保证了槽波传播射线“路径”是穿越夹矸的,即包含了更丰富的夹矸信息。图4 含夹矸煤层检波点布置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槽波波速CT成像技术及其应用[J]. 何文欣.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7(01)
[2]含夹矸煤层的Love型槽波频散特征[J]. 匡伟,李德春,张昭,杨小慧. 煤矿开采. 2015(06)
[3]煤巷小构造Rayleigh型槽波超前探测数值模拟[J]. 杨思通,程久龙. 地球物理学报. 2012(02)
[4]含夹矸煤层综采工作面高效回采实践[J]. 李伟,孙广义. 煤炭科学技术. 2011(04)
[5]煤层中瑞利型槽波的频散特性[J]. 杨小慧,李德春,于鹏飞. 物探与化探. 2010(06)
[6]槽波及其频散特性[J]. 李天元.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88(03)
本文编号:3550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550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