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瞬变电磁法中减小勘探盲区的一次尝试

发布时间:2022-01-07 17:37
  瞬变电磁法以其较高的施工效率和较强的场地适应性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其接收信号的早期时间道中,存在无法分辨的自感信号和有用信号(关断时间范围内),导致了浅层的勘探盲区。为了减小勘探盲区,选用拖拽式高分辨瞬变电磁系统进行尝试,该系统采用了"恒压钳位"高速线性关断技术和"跨环消耦"消互感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新技术的运用使有效起始采样时间大幅提前至2μs,减小了勘探盲区,提高了瞬变电磁法的应用范围。 

【文章来源】:山西焦煤科技. 2020,44(11)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瞬变电磁法中减小勘探盲区的一次尝试


试验场地勘探线布设图

地形图,视电阻率,地形,窑洞


根据勘察资料,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主要为:1) 场地表层分布为杂填土层(Q 4 ml ). 2) 中部分布第四系晚更新统的粉土和粉质黏土层(Q 3 al+pl ). 3) 下伏基岩为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 2 b )与奥陶系峰峰组(O2)基岩地层。另据调查,场地北侧曾有村民进行铝土矿开采活动(打洞开采,规模较小),矿层埋深约10 m,厚0.5~1.0 m,窑口已填埋,未留下任何资料;由于场地限制,在已填埋的小窑口附近布置了3条勘探线,线距2.7 m,点距0.5 m. 工作开始前,在场地东侧进行仪器测试,选在已废弃窑洞顶部,测试仪器对浅层空洞的反映,因为探测深度较浅,选取了直径较小的收发一体化线圈(多匝、直径0.5 m),电流60 A,测试结果见图2.图2基本反映了地层结构,由上至下,电阻率逐步增大,在可见窑洞处,均出现了高阻反映,最左侧窑洞A,由于坍塌严重,高阻不明显,B、C、D窑洞较为完整,C洞为B洞中部向右开挖的一个侧洞,三窑洞均呈现高阻反映;试验线里程18~20 m,深度2 m左右也出现了高阻,根据调查,此处也存在的窑洞(已被掩埋)。试验结果表明,窑洞顶部最高处距勘探线布置的地面不足2 m,但都采集到了有效数据,由此可见该设备在应用中盲区极小。

断面图,视电阻率,断面图,人防


在该场地南侧钻探勘察过程中,发现有深约9 m的地下人防空洞且已塌陷,为了进一步测试仪器有效性,在钻孔附近布置了两条相交的勘探线进行探测,两条勘探线出现低阻异常位置与钻探结果较吻合,并且由此也确定出了该人防空洞的大体走向。4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层瞬变电磁法在城市道路地下病害检测中的应用[J]. 赖刘保,陈昌彦,张辉,白朝旭,苏兆锋,贾辉,肖敏,侯海涛.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6(06)
[2]瞬变电磁法在山地变电站边坡接地网检测研究[J]. 曹敏,李佳奇,毕志周,张林山,张长胜,李川.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6(08)
[3]小回线源瞬变电磁探测能力的实验研究[J]. 马华祥,吕阿谈.  煤炭技术. 2015(11)
[4]小回线瞬变电磁法在地下火区探测中的应用[J]. 王志励,林金波,刘丽娟,邵鹏.  江西煤炭科技. 2014(03)
[5]瞬变电磁发射机的无源恒压钳位技术[J]. 付一奎,杨永明,付志红,苏向丰.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1(08)
[6]大回线源瞬变电磁法最小探测深度的分析与估算[J]. 薛国强,宋建平,阎仕农,阎述.  工程勘察. 2004(02)

博士论文
[1]瞬变电磁小回线探测技术研究[D]. 王浩文.重庆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574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574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7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