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基于S变换自适应滤波迭代的多源地震数据分离

发布时间:2022-01-10 05:20
  S变换是由小波变换和短时傅里叶变换发展而来的时频分析方法,动校正后共中心点道集(NMO-CMP)中相同时刻各道地震信号的振幅、相位基本一致,多源地震数据中的混叠噪声在CMP道集中呈随机分布;将NMO-CMP道集叠加,以叠加道S变换谱为参考,可以判断出各道S变换谱中噪声与信号的分布。根据NMO-CMP道集中地震道S变换谱与叠加参考道S变换谱之间的偏离程度设计自适应滤波器,通过多级滤波、多次迭代的方法,提取多震源数据中的有效反射信号、分离混叠噪声。理论数据和实际数据模拟的多源地震数据试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多源地震数据中的有效反射信号、分离混叠噪声和随机噪声。 

【文章来源】: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0,55(06)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基于S变换自适应滤波迭代的多源地震数据分离


含有混叠噪声的NMO-CMP道集

混叠,滤波器,噪声


合成数据的S谱对比

响应曲线,加权函数,响应曲线,高斯


表1对比了使用本文方法、指数函数[20]、对数函数[20]设计滤波器的加权函数响应。应用对数函数(d/ln[(abs(d)])设计的滤波器,在相对高斯距离±1和0处,滤波器存在间断点;在相对高斯距离-2 处,存在噪声放大(滤波结果的相对高斯距离变大);当噪声严重时(相对高斯距离大),滤波结果收敛慢。应用指数函数设计的滤波器(d/exp[abs(d)]),滤波结果收敛速度过快,存在过度收敛问题; 当相对高斯距离增大到一定程度,会产生溢出。相比以上两种滤波器,本文设计的滤波器满足了上文所提的要求,且不存在间断点、噪声放大和过度收敛等问题。表1 不同方法设计的滤波器加权函数响应对比 原始相对高斯距离 本文方法滤波后相对高斯距离 对数函数滤波后相对高斯距离 指数函数滤波后相对高斯距离 -1001 -0.99999950 -144.888628 #NUM! -501 -0.99999799 -80.5905975 0.000000000 -101 -0.99994899 -21.8845860 0.000000000 -51 -0.99979182 -12.9710737 0.000000000 -11 -0.99388374 -4.58735631 -0.00018372 -6 -0.98639392 -3.34866376 -0.01487251 -2 -0.89442719 -2.88539008 -0.27067056 -1 -0.70710678 #DIV/0! -0.36787944 0 0 #NUM! 0 1 0.70710678 #DIV/0! 0.36787944 5 0.98058068 3.10667467 0.03368974 9 0.99388374 4.09607652 0.00111069 49 0.99979182 12.59050939 0.00000000 99 0.99994899 21.54459584 0.00000000 499 0.99999799 80.32055989 0.00000000 999 0.99999950 144.6410119 #NUM! 注: “#NUM!”表示计算结果溢出; “#DIV/0!”表示被0除。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同时震源数据的直接反演分离[J]. 王坤喜,毛伟建,张庆臣,李武群,詹毅,孙郧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0(01)
[2]纵横波分离的多震源弹性波全波形反演[J]. 黄少华,任志明,李振春,谷丙洛,李红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05)
[3]利用数据低秩性和稀疏性的位场分离[J]. 朱丹,刘天佑,李宏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04)
[4]基于稀疏反演的高效混采数据分离方法[J]. 宋家文,李培明,王文闯,王成祥,李合群,王宝彬.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02)
[5]基于广义S变换及高斯平滑的自适应滤波去噪方法[J]. 曹鹏涛,张敏,李振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06)
[6]基于同步挤压S变换的地震信号时频分析[J]. 刘晗,张建中,黄忠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04)
[7]一种改进权重的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J]. 张书豪.  信息通信. 2017(05)
[8]S变换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及展望[J]. 郑成龙,王宝善.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5(04)
[9]广义S变换地震高分辨率处理方法研究[J]. 黄捍东,冯娜,王彦超,蔡燕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01)
[10]基于迭代去噪的多源地震混合采集数据分离[J]. 韩立国,谭尘青,吕庆田,张亚红,巩向博.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7)



本文编号:3580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580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b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