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高陡构造区二维地震测线观测方位探讨

发布时间:2022-01-14 05:03
  根据地震勘探理论,二维地震勘探的部署方案原则上要求主测线垂直构造走向,以期更好地反映构造形态;联络测线一般平行于构造走向,与主测线组成网格,能够在两个方向控制构造形态。通过对河套盆地高陡构造区的实际地震资料及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发现,二维地震测线的不同观测方位的地震资料对地质体刻画存在较大的差异。垂直构造的测线表层调查资料表现为近地表结构存在突变现象,在实际叠加剖面上因为高陡构造的屏蔽效应和散射效应导致地震资料品质明显降低。研究认为,高陡构造区的地震测线不一定严格按照垂直构造走向部署,需要在参考近地表资料及地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综合考虑。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勘探. 2020,25(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高陡构造区二维地震测线观测方位探讨


图3 位于不同构造位置的表层调查控制点解释结果

模型图,高陡构造,模型,通道


为了进一步验证原始地震记录对高陡构造形态的响应特征,根据上述表层调查资料建立了一个简单的高陡构造正演模型(图4),并进行二维模型声波正演,模型中断裂倾角为80°左右,断裂上升盘地层纵波速度为2500m/s,断裂下降盘地层纵波速度为1800m/s,与表层调查结果基本一致[11]。抽取断裂附近的正演地震记录(图5)与图2中的实际采集地震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断裂左侧激发的正演记录(图5a)第112通道初至时间为1184ms,第113通道为1208ms,相邻道初至时差为24ms;断裂右侧激发(图5b)第97通道初至时间为1592ms,第98通道为1618ms,相邻道初至时差为26ms,均显著大于正常相邻道初至时差4ms,特别是右侧激发时第97通道的偏移距大于第98通道偏移距,但是初至时间却小于第98通道的初至时间,与实际的地震激发记录图2a中第1152通道及图2b中的第768通道表现形态基本一致。图5 正演声波地震记录

声波,纵波速度,地层,高陡构造


图4 高陡构造正演模型分析认为,断裂同侧激发的正演地震记录与实际采集地震资料有相同的初至错动形态,从断裂左侧即地层纵波速度较高的一侧激发,断裂右侧的接收道初至时间与断裂左侧的接收道初至时间相比存在较大的延迟,从断裂右侧即地层纵波速度较低的一侧激发,断裂左侧接收道初至时间与断裂右侧接收道初至时间相比存在明显的提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东海海域中深层地震采集技术攻关进展和实践——以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为例[J]. 高顺莉,陈华,刘建斌,魏赟.  中国石油勘探. 2020(01)
[2]冀中坳陷深潜山及潜山内幕地震采集关键技术及应用[J]. 陈敬国,李海东,王冬雯,刘占军,葛黛薇,刘胜利,付滨,刘颖.  中国石油勘探. 2019(06)
[3]山地复杂构造倒转背斜地震剖面反射特征及油气成藏分析[J]. 梁顺军,梁霄,陈江力,孙甫,游李伟,邓绍强,李金芝,樊军,高怀军,韩友平,吴育林,吴增友.  中国石油勘探. 2019(03)
[4]河套盆地临河坳陷新生界油源对比及其勘探意义[J]. 罗丽荣,李剑锋,赵占良,柳娜,马军,杨伟伟.  中国石油勘探. 2019(03)
[5]河套盆地临河坳陷油气勘探重要发现的实践与认识[J]. 张以明,张锐锋,王少春,刘喜恒,李拥军,刘静,王会来,汪剑,吴晨林,淡伟宁.  中国石油勘探. 2018(05)
[6]针对玄武岩屏蔽作用下的地质目标地震采集技术研究——以冰岛M区块为例[J]. 胡兴豪,宋建国,帅鹏宇.  中国石油勘探. 2017(04)
[7]塔里木地区地震正演数据处理分析[J]. 梅金顺,王润秋,李会俭.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S1)
[8]速度反转区的表层调查与静校正方法[J]. 王瑞贞,崔宏良,雄峰,邱文平,王焕成,王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S1)
[9]复杂构造区二维地震勘探需要注意的问题[J]. 孙玉民,郑艳清,曾维望.  山西焦煤科技. 2014(07)
[10]河套盆地生物气成藏条件及勘探前景[J]. 杨华,李民才,崔永平.  中国石油勘探. 2005(03)



本文编号:35878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5878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0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