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1128年以来黄河变迁与丰沛地区地理环境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4 17:14
  历史上,黄河下游变迁对华北地区影响巨大。黄河变迁南泛的文字记录最早见于《史记》,时为公元前132年。宋代以来,黄河南泛更加频繁,特别是1128-1855年,黄河长期南泛夺淮入海。黄河下游长期的变迁对华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延续至今。本文选取“丰沛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1128年以来黄河下游变迁与丰沛地区地理环境响应,通过阅读地方志、历史文献,搜集资料,考证,野外踏查等方法就1128年以来丰沛地区的地理环境变迁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1128年以来黄河变迁对整个丰沛地区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运用SWOT方法分析丰沛地区目前农业发展现状,提出农业发展的策略。其研究结果如下:(1)以时间为主轴,探讨了1128年以来黄河变迁与丰沛地区自然环境的响应。黄河变迁改变了区域的地形地貌,原来地势由西向东微倾改变成现在的自西南向东北微倾,西南偏高东北偏低,原来的许多小山被黄河淤没,依次形成了三种主要的地貌单元:黄河高滩地、黄泛倾斜平原、湖积平原;扰乱了区域河湖水系格局,很多河流被淤,形成新的河流;加剧了水土流失,原有的水盐格局遭到破坏;(2)分析了1128年以来黄河变迁与丰沛地区...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黄河变迁对区域地理环境变迁影响的研究
        1.2.2 黄河故道环境特征及其对区域农业发展模式影响的研究
        1.2.3 农业发展与优化措施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和黄河变迁过程回溯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地形
        2.1.3 气候水文
        2.1.4 农业发展概况
    2.2 黄河变迁过程回溯
        2.2.1 南宋以前的黄河变迁概述
        2.2.2 黄河以多股并流的形式汇淮入海(1128 年~1547 年)
        2.2.3 黄河以单股形式汇淮入海(1547 年~1855 年)
3 丰沛地区自然环境的变迁
    3.1 地貌地形的演变
        3.1.1 地貌的演变
        3.1.2 山丘的演变
    3.2 河湖水系的演变
        3.2.1 河流的演变
        3.2.2 湖泊的演变
    3.3 土壤环境质量的演变
        3.3.1 黄潮土的形成与演变
        3.3.2 盐、碱化潮土的形成与演变
4 丰沛地区社会环境的变迁
    4.1 聚落环境的变迁
        4.1.1 丰县城的变迁
        4.1.2 沛县城的变迁
        4.1.3 景观的变迁
        4.1.4 乡村聚落的变迁
    4.2 灾害环境的变迁
        4.2.1 孕灾环境的变化
        4.2.2 灾种增多,灾害频次增加
5 丰沛地区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5.1 丰沛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分析(S)
        5.1.1 地理区位优势
        5.1.2 资源优势
        5.1.3 农业发展基础优势
    5.2 丰沛地区农业发展的劣势分析(W)
        5.2.1 土壤盐碱化严重
        5.2.2 农村劳力素质低,科学种田水平低
        5.2.3 农业自然灾害较多
        5.2.4 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5.3 丰沛地区农业发展的机遇分析(O)
    5.4 丰沛地区农业发展的威胁分析(T)
        5.4.1 生态脆弱,环境污染严重
        5.4.2 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竞争压力大
    5.5 丰沛地区农业发展的对策
        5.5.1 丰沛地区农业发展SWOT矩阵分析
        5.5.2 丰沛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化策略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分析丰县黄河故道风光带开发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 赵留成.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4(11)
[2]进一步搞好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农业现代化[J]. 王艳丽,丁丽,赵晓春.  科技创业家. 2013(19)
[3]加快推进徐州黄河故道沿线二次综合开发的调查与思考[J]. 郭绍林.  淮海文汇. 2013 (01)
[4]徐州黄河故道区域二次开发中的现代农业发展战略[J]. 李响,吴曼,邓贺囡,许才明.  江苏农业科学. 2012(11)
[5]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几个主要问题[J]. 陈锡文.  改革. 2012(10)
[6]关于加快推进徐州黄河故道沿线二次综合开发的调查与思考[J]. 李琳.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2(18)
[7]黄河南徙对徐州地区农业土壤肥力的影响[J]. 钱程,韩宝平,葛兆帅,李高金.  人民黄河. 2011(12)
[8]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J]. 陈锡文.  中国报道. 2011(04)
[9]黄河南徙在徐州地区的环境效应研究[J]. 葛兆帅,吉婷婷,赵清.  江汉论坛. 2011(01)
[10]江苏黄河故道早熟棚架梨发展[J]. 屈海泳,赵飞,魏素华,周利程.  江苏农业科学. 2010(06)

博士论文
[1]黄河南徙对徐淮地区生态和社会经济环境影响研究[D]. 李高金.中国矿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69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669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a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