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巴山地区烃渗漏信息提取与油气远景区预测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2 11:19
遥感技术自上世纪60年代兴起以来,以其范围大、时效性强、快速等优点,迅速发展起来并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气象、军事、环保等领域。而遥感技术亦作为一种新型的油气预测技术,通过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后,能真实的反映地表及以下一定深度的地质信息。油气遥感技术分为间接找油方法——遥感构造信息解译和直接找油方法——烃类微渗漏信息的提取,可以相对准确的预测有利的油气聚集带和范围,判断油气地质构造类型。本次研究结合两种油气遥感方法,对南大巴山地区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油气远景区。本文的基础数据主要包括南大巴山地区地质资料,区域ETM影像以及相关的油气资料等。结合地质资料对研究区进行线性构造、环形构造解译;对比影像各波段波谱信息,总结各类烃渗漏的提取方法,对研究区及已知油气出露点进行烃渗漏提取;综合分析各种信息,在GIS技术支持下,进行叠加分析,最后圈定远景区范围。主要成果如下:(1)对研究区ETM影像,进行辐射定标、大气校正、融合、镶嵌等处理,结合已知的地质图,建立构造解译标志,对研究区进行环形、线性构造解译。环形构造基本上位于南大巴山褶皱带上,其构造方位与断裂走向基本一致。(2)通过对研究区遥感影像...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现状
1.3.1 油气资源遥感的研究
1.3.2 南大巴山油气勘查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范围
2.2 地理概况
2.3 区域地质概况
第3章 遥感图像处理
3.1 遥感数据源
3.2 遥感图像处理
3.2.1 辐射定标
3.2.2 大气校正
3.2.3 影像融合与镶嵌
3.2.4 影像波段选择
第4章 遥感构造解译及分析
4.1 遥感构造解译
4.1.1 遥感构造解译原则
4.1.2 建立遥感构造解译标志
4.2 构造解译结果及分析
4.2.1 线性构造
4.2.2 环形构造
第5章 烃类微渗漏提取方法与结果分析
5.1 烃类微渗漏理论与分析
5.1.1 油气微渗漏理论
5.1.2 烃类微渗漏晕
5.2 烃类微渗漏提取研究
5.2.1 烃类微渗漏提取方法
5.2.2 烃类微渗漏提取步骤
5.3 烃类微渗漏提取结果
5.3.1 二价铁离子异常提取结果
5.3.2 碳酸盐岩异常提取结果
5.3.3 粘土矿化异常提取结果
5.4 烃类微渗漏信息分析结果
第6章 烃类微渗漏综合分析及远景区预测
6.1 油气遥感预测方法
6.1.1 线-环影像构造异常方法
6.1.2 烃渗漏异常方法
6.1.3 本次研究的预测方法
6.2 烃类微渗漏综合分析
6.2.1 研究区烃类微渗漏综合分析
6.2.2 典型区域烃类微渗漏综合异常与油气分布分析
6.3 线、环构造综合分析
6.4 油气远景区确定
结论
主要结论
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本文编号:3675781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现状
1.3.1 油气资源遥感的研究
1.3.2 南大巴山油气勘查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范围
2.2 地理概况
2.3 区域地质概况
第3章 遥感图像处理
3.1 遥感数据源
3.2 遥感图像处理
3.2.1 辐射定标
3.2.2 大气校正
3.2.3 影像融合与镶嵌
3.2.4 影像波段选择
第4章 遥感构造解译及分析
4.1 遥感构造解译
4.1.1 遥感构造解译原则
4.1.2 建立遥感构造解译标志
4.2 构造解译结果及分析
4.2.1 线性构造
4.2.2 环形构造
第5章 烃类微渗漏提取方法与结果分析
5.1 烃类微渗漏理论与分析
5.1.1 油气微渗漏理论
5.1.2 烃类微渗漏晕
5.2 烃类微渗漏提取研究
5.2.1 烃类微渗漏提取方法
5.2.2 烃类微渗漏提取步骤
5.3 烃类微渗漏提取结果
5.3.1 二价铁离子异常提取结果
5.3.2 碳酸盐岩异常提取结果
5.3.3 粘土矿化异常提取结果
5.4 烃类微渗漏信息分析结果
第6章 烃类微渗漏综合分析及远景区预测
6.1 油气遥感预测方法
6.1.1 线-环影像构造异常方法
6.1.2 烃渗漏异常方法
6.1.3 本次研究的预测方法
6.2 烃类微渗漏综合分析
6.2.1 研究区烃类微渗漏综合分析
6.2.2 典型区域烃类微渗漏综合异常与油气分布分析
6.3 线、环构造综合分析
6.4 油气远景区确定
结论
主要结论
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本文编号:3675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675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