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川东高褶带三叠系深层卤水和温泉的水化学特征及成因

发布时间:2022-12-17 09:46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农业的发展,钾盐资源的匮乏得到重视,在国内展开了大规模的找钾工作。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大型沉积盆地,卤水资源丰富,其中不乏富钾的高矿化度卤水。川东宣汉地区曾发现富钾卤水,对川东高陡褶皱带三叠系深层卤水和温泉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为钾盐的调查能起到辅助性作用,同时也对川东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本文对川东高褶带的深层卤水和温泉的储集和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探讨。从构造和地层两个角度分析卤水和温泉的富集特征。背斜构造埋藏较深,封闭性较好,有利于深层卤水的富集;反之,在半开启-开启型背斜中,背斜核部地层受到风化剥蚀作用严重,三叠系地层裸露地表,接受大气降水淋滤,不利于高矿化度卤水保存。且在地势较低处,地下热水易通过裂隙或断层出露成泉。 本文采用了常规组分分析、离子比例系数、与海水蒸发浓缩曲线对比等方法,对罗家坪构造、卧龙河构造的深层卤水进行水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深层卤水的水化学类型均为Cl-Na型,富集Br-、Li-、Sr2-、I-、B2O3等微量元素或成分;其中川25井是罕见的高矿化度富钾卤水,其矿化度达352.693g/L,已达到泻利盐沉积阶段,K+...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地热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
    2.2 地层特征
        2.2.1 四川盆地地层分布
        2.2.2 川东地层分布
    2.3 区域构造背景
        2.3.1 四川盆地构造特征
        2.3.2 川东高陡褶皱带特征
        2.3.3 局部构造特征
    2.4 沉积演化特征
        2.4.1 四川盆地沉积演化
        2.4.2 川东沉积演化特征
第3章 富钾卤水富集规律及温泉特征
    3.1 川东储卤层特征
    3.2 川东富钾卤水分布
        3.2.1 地理分布
        3.2.2 垂向分布
        3.2.3 研究区卤水的分布
    3.3 温泉特征
第4章 水化学特征
    4.1 深层卤水水化学特征
        4.1.1 水化学组分
        4.1.2 离子比例系数对比分析
        4.1.3 D-18O 同位素对比分析
        4.1.4 卤水与海水蒸发曲线对比
    4.2 温泉水化学特征
        4.2.1 水化学组分分析
        4.2.2 同位素分析及补给高程
        4.2.3 222Rn 和226Ra 测年
        4.2.4 热储温度和循环深度
第5章 成因对比分析
    5.1 罗家坪构造——以川 25 井深层富钾卤水为例
    5.2 卧龙河构造深层卤水
    5.3 仙女山温泉
    5.4 统景温泉
    5.5 总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柴达木盆地西部地下卤水水化学特征及其起源演化[J]. 韩佳君,周训,姜长龙,胡良君,方斌,孙琦.  现代地质. 2013(06)
[2]沉积盆地深层地下卤水资源量评价之若干探讨[J]. 周训,姜长龙,韩佳君,唐丽伟,曹琴,李婷.  地球学报. 2013(05)
[3]深层卤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J]. 马振民,雒芸芸,侯玉松.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4]卤水溴资源开发利用进展[J]. 余疆江,郑绵平,伍倩,乜贞,卜令忠.  现代化工. 2013(04)
[5]青藏高原第四纪钾盐矿时空分布特征及成矿控制因素[J]. 高小芬,林晓,张智勇,向树元,张克信.  地质通报. 2013(01)
[6]川西地区雷口坡组岩相古地理与富钾卤水预测[J]. 徐国盛,陈美玲,刘为,孟昱璋,杨朋,胡永宏,彭敬成,王宪刚,黄小琼.  矿床地质. 2012(02)
[7]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岩相古地理与聚钾中心预测[J]. 徐国盛,吴庆勋,孟昱璋,胡永宏,彭敬成,王宪刚,何曼如.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2(01)
[8]中国钾盐区域分布与找钾远景[J]. 郑绵平,袁鹤然,张永生,刘喜方,陈文西,李金锁.  地质学报. 2010(11)
[9]老挝万象盆地钾盐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的成因[J]. 李善平,马海州,陈有顺,王生祖,李五福,王钦元.  地质通报. 2010(05)
[10]卧龙河气田天然气成因及成藏主要控制因素[J]. 胡安平,陈汉林,杨树峰,刘全有.  石油学报. 2008(05)

硕士论文
[1]地下热水中天然放射性镭-226和氡-222测定及分析评价[D]. 李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2]川东地区高陡构造成因机制及含油气性分析[D]. 赵裕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5



本文编号:3719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719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0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