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水下三角洲演变规律及河势控制初探
发布时间:2024-04-20 07:27
长江河口区水下三角洲的稳定关系着河口区域滩涂湿地的保护、经济社会的发展,研究长江河口区水下三角洲的变化规律,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长江河口区水下三角洲近40年的4个测次的地形资料,采用平面形态与断面形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长江河口区水下三角洲的变化规律和相应的控制对策。总体来看,受入海沙量减少的影响,长江河口区水下三角洲前缘10~20 m等深线之间的区域冲刷明显。崇明东滩沙体总体变化不大,横沙东滩、南汇边滩在圈围工程影响下,面积有所淤长。横沙浅滩、九段沙窜沟发育,切割洲滩,沙体稳定性受到威胁,建议对横沙浅滩、九段沙实施守护,以控制长江河口区河势稳定。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59080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图1研究区域示意
长江河口区域呈现“三级分汊,四口入海”的格局(如图1所示),沿程向下:一级分汊为南支和北支,二级分汊为南港和北港,三级分汊为南槽和北槽。本研究区域主要为三级分汊及以下的三角洲区域,研究洲滩主要包括北支入海口附近的顾园沙,北支与北港之间的崇明东滩,北港与北槽之间的横沙滩群(包括横沙....
图2长江口水文特征
大通水文站流量过程代表长江入海的径流过程。1973—2015年,大通站水量无明显的增减趋势(图2(a)),1951—2015年,年平均入海水量8916亿m3。20世纪90年代为长江的丰水期,平均入海水量9596亿m3,其中1998年和1999年为大水年,单日最大洪峰流量为81....
图3长江口三角洲区域沙体河槽位置示意
长江口三角洲区域洲滩包括北支出口处的顾园沙,北支与北港之间的崇明东滩,北港与北槽之间的横沙滩群(横沙东滩以及横沙浅滩),北槽与南槽之间的江亚南沙及九段沙沙体以及南槽南侧的南汇边滩。在长江口三角洲区域,2m等深线以上为三角洲区域的高滩,5m等深线为低滩和河槽的分界线,10m等....
图4长江口三角洲前缘区域10m及20m等深线变化
从等深线图中可以看出(图4),1973—1997年之间,长江口10m等深线向口外推移了约5.3km,20m等深线向口外推移了1.3km,可见大量泥沙落淤在10m等深线以内区域,也有部分泥沙落淤在三角洲前缘区域内,造成了该区域面积的缩减;而1997—2002年之间,长江口....
本文编号:3959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9590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