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山地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及平衡线高度的气候敏感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19 19:27
冰川是气候的产物,冰川中蕴藏了许多气候与环境变化的信息,通过研究冰川可以了解过去并预测未来的气候与环境变化。气候变化影响冰川上物质收支状况的相应变化,而冰川的物质收支状况变化会引起冰川运动特征和冰川热力状况的改变,进而导致冰川末端位置、冰川面积和冰储量发生改变,所以冰川与当地气候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北极山地冰川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加敏感,更适合用于研究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本文选择了北极地区观测资料时间序列较长的23条山地冰川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现状;讨论了影响北极山地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主要因素;建立统计关系模型分析了平衡线高度的气候敏感性。结果表明:(1)1960-2016年北极山地冰川年物质平衡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年均物质平衡值为-278 mm,累积物质平衡值达-12.72 m。20世纪90年代之前,北极冰川物质平衡处于平稳的亏损状态,1990-2000年冰川物质亏损开始加剧,2000-2016年冰川物质亏损进一步加剧。阿拉斯加冰川年物质平衡值最大,其次是斯瓦尔巴,加拿大北极和斯堪的纳维亚北部的冰川年物质平衡相对较小,俄罗斯北极的冰川年物质平衡值最小。...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北极冰川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资料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点
2.1.3 冰川概况
2.2 数据资料
2.3 研究方法
2.3.1 面积变化计算方法
2.3.2 物质平衡计算方法
2.3.3 平衡线高度与气候要素的模型建立
3 北极山地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3.1 北极冰川物质平衡变化
3.1.1 年际和累积物质平衡变化
3.1.2 年代际物质平衡变化
3.1.3 物质平衡空间变化
3.2 不同区域冰川物质平衡变化
3.2.1 加拿大北极
3.2.2 斯堪的纳维亚北部
3.2.3 阿拉斯加
3.2.4 俄罗斯北极
3.2.5 斯瓦尔巴
3.3 冰川物质平衡与平衡线高度和积累区比率的关系
3.3.1 加拿大北极
3.3.2 斯堪的纳维亚北部
3.3.3 阿拉斯加
3.3.4 俄罗斯北极
3.3.5 斯瓦尔巴
3.4 影响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因素
3.4.1 气温与降水
3.4.2 海冰与海温
3.4.3 环流
3.4.4 冰川类型
3.5 小结
4 北极冰川面积变化及平衡线高度的气候敏感性研究
4.1 北极冰川面积变化
4.1.1 冰川分布现状
4.1.2 面积近期变化
4.2 平衡线高度气候敏感性分析
4.2.1 加拿大北极
4.2.2 斯堪的纳维亚北部
4.2.3 阿拉斯加
4.2.4 俄罗斯北极
4.2.5 斯瓦尔巴
4.3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978355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北极冰川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资料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点
2.1.3 冰川概况
2.2 数据资料
2.3 研究方法
2.3.1 面积变化计算方法
2.3.2 物质平衡计算方法
2.3.3 平衡线高度与气候要素的模型建立
3 北极山地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3.1 北极冰川物质平衡变化
3.1.1 年际和累积物质平衡变化
3.1.2 年代际物质平衡变化
3.1.3 物质平衡空间变化
3.2 不同区域冰川物质平衡变化
3.2.1 加拿大北极
3.2.2 斯堪的纳维亚北部
3.2.3 阿拉斯加
3.2.4 俄罗斯北极
3.2.5 斯瓦尔巴
3.3 冰川物质平衡与平衡线高度和积累区比率的关系
3.3.1 加拿大北极
3.3.2 斯堪的纳维亚北部
3.3.3 阿拉斯加
3.3.4 俄罗斯北极
3.3.5 斯瓦尔巴
3.4 影响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因素
3.4.1 气温与降水
3.4.2 海冰与海温
3.4.3 环流
3.4.4 冰川类型
3.5 小结
4 北极冰川面积变化及平衡线高度的气候敏感性研究
4.1 北极冰川面积变化
4.1.1 冰川分布现状
4.1.2 面积近期变化
4.2 平衡线高度气候敏感性分析
4.2.1 加拿大北极
4.2.2 斯堪的纳维亚北部
4.2.3 阿拉斯加
4.2.4 俄罗斯北极
4.2.5 斯瓦尔巴
4.3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978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97835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