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河道潮流和悬沙特性及泥沙再悬浮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17 11:19
河口最大浑浊带作为河口区中的一个特殊的自然现象,是河口径流、潮流等动力相互作用下对来自不同方位的泥沙在此聚集而形成的产物。而其中河口沉积物再悬浮过程及来沙量,对最大浑浊带水体较高含沙量的贡献,以及对航槽淤积作用成为河口学研究领域的新课题。尤其,在近期流域来沙锐减的背景下开展河口最大浑浊带河道泥沙再悬浮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对河口航道维护,港口工程建设,水体环境保护、渔业资源开发乃至整个河口的综合开发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基于本人多次参加的2011年4月、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河道—北支、北槽和南槽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同时利用2014年1月南、北港实测资料作为对比,对最大浑浊带河道的水沙特性进行分析。根据最新实测资料对最大浑浊带河道的水动力和悬沙浓度特征以及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利用实测悬沙粒径和沉积物粒径数据,分析最大浑浊带河道悬沙粒径组成和沉积物粒径组成,以及悬沙和沉积物粒径大小及时空变化特征,同时阐述悬沙与床沙交换及时空变化规律;着重探讨最大浑浊带河道泥沙再悬浮的动力机制,以及最大浑浊带河道的悬沙输移过程。主要结论如下:(1)最新实测资料再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27992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长江口河势图(沈焕庭,2003)??
2.1长江河口概况??长江是屮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多千米。长江河口自潮流界江阴至水下三??角洲前缘分为三段(图2-1):江阴(潮流界)至徐六经(盐水入侵界)为上段,??该段河流作用占优势;徐六径至口门(涨落潮流优势转换界)为中段,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强烈;口门至水下三角洲前....
图2一大通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流域和河口水沙概述??2.2.1流域来水来沙??大通水文站地处河口潮区界,基本代表长江流域入河口的来水来沙量(杨云??平等,2013;沈焕庭等,2001)。长江河口来水量充沛,大通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964X?10iim3,多年平均流量....
图2-3大通站月平均流量(1950-2010平均)??
趋势性变化,年平均输沙量约为3.93X108t;?1984?2011年呈明显减小的趋势,??年平均输沙量仅为2.44X108t;特别是2011年,年平均输沙量为0.718X108t,??成为有记录以来的最低值(图2-3)。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近些年来长??江流域大量兴建蓄....
图2-4长江口北支河势简图
?华东师范人学硕丨:学位论文???较弱,北支BZ1点大潮期间的涨、落潮流速最大值分别为2.61m/s和1.93m/s,??涨潮最大流速是落潮最大流速的1.4倍;北支BZ2点的大潮期间的涨、落潮流速??最大值分别为2.65nVs和2.11nVs,涨潮最大流速为落潮最大流速的1.3倍....
本文编号:40279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40279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