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核科学论文 >

重力注水再淹没流动不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5 17:14
【摘要】:非能动安注系统具有的固有安全特性使得反应堆放射性物质外泄的风险大幅降低,为了充分了解破口尺寸较小、蒸汽排出阻力较大的事故工况下向堆芯重力注水再淹没过程中的热工水力特性,本文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搭建了重力注水再淹没实验装置,运用机理性程序RELAP5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初步模拟了实验装置的重力注水再淹没现象;依据正交试验设计原理设定数值试验工况,模拟预分析中发现重力注水再淹没的过程中由于蒸汽堵塞效应出现了持续的流动振荡,冷却水周期性地注入、逐出、再注入;通过多因素影响分析找到了影响流动振荡关键物理量的主要因素,为实验研究的工况设定、实验参数取值提供了参考。(2)综合利用数值模拟预分析结果和实验装置参数范围,基于“基准工况+单因素对比”的实验方法确定了实验工况,并开展了针对重力注水再淹没过程的实验研究。实验中发现“有显著蒸汽堵塞效应并伴有注入水逐出的再淹没流动振荡现象”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其再淹没流动振荡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典型阶段:第一压力峰积蓄阶段,剧烈振荡阶段和后续平稳小幅振荡阶段;期间注入水流量、实验本体顶部汽腔压力、加热棒包壳壁面温度等流动传热参数呈现较强的周期性变动的规律。其次,对重力注水再淹没流动不稳定现象的典型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纳。(3)通过实验中各个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分析来探索重力注水再淹没流动振荡现象的发生机理,发现较小入口形阻导致的初始大流量具有的强大流动惯性是实验本体顶部汽腔能够积聚起足以引起注入水逐出的压力的直接原因,也是流动振荡重要的诱发因素;较大的出口形阻是实验本体顶部出现显著蒸汽堵塞效应的决定性因素,实验本体顶部汽腔积聚起能够大于重力驱动压头的第一压力峰值是发生再淹没流动振荡现象的先决条件;提高系统压力和重力驱动压头对抑制重力注水再淹没流动振荡现象的效果非常明显;注入水过冷度的减小抑制了重力注水再淹没流动振荡现象,但同时也延长了再淹没过程持续的总时间;衰变热功率在一定参数范围内影响不显著。接着从系统流动损失和蒸汽收支平衡的角度、骤冷极限区域分类的角度两方面进行机理分析,得出再淹没流动振荡是由重力注水初始大流量诱发,由注入水流动惯性和蒸汽压缩的动力效应主导,骤冷过程交替出现于对流支配区和导热支配区,导致高温棒束热量导出速率和蒸汽产生速率周期性地快慢交替的流动不稳定性。基于这些分析,给出了一个半理论的临界准则,以及三条逐次递进的应对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加深了对重力注水再淹没流动不稳定现象的认识和了解,为非能动安注系统的安全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和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L36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光权;重力流输水在三波供水工程中的应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11期

2 肖庆农,,伍荣生;重力流冷锋及其受地形的影响[J];气象学报;1996年04期

3 赵勤霞;袁晓伟;赵青;;浅谈重力流输水管道压力过大问题的解决方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年07期

4 刘鹏举;;浅谈灌溉项目重力流输水管材选用[J];陕西水利;2015年05期

5 陈贤忠;;重力流供水技术在农民饮用水工程中的应用[J];浙江水利科技;2006年04期

6 杨福记,冯庆昌;重力流输水在陆川县西山供水工程中的应用[J];广西水利水电;2003年01期

7 朱翠娟,李兴生;大气边界层重力流与局地强降水的关系[J];大气科学;1982年01期

8 金钊;;重力流体在不同角度斜面上发散的直接数值化模拟[J];中国设备工程;2018年07期

9 王超;陈利斌;罗松;刘立;李斌;;李家河水库重力流输水工程的水锤防护研究[J];供水技术;2013年04期

10 高小英;朵成斌;;重力流输水技术在农村供水工程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J];甘肃农业;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鲁勇;徐伟平;江兵;黄河清;;水下重力流在斜坡上夹带系数的稳定性研究[A];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8年

2 王英民;龚承林;朱伟林;徐强;卓海腾;王星星;;深水单向迁移水道内的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研究[A];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C];2015年

3 张晶;刘化清;李双文;袁淑琴;姚军;;断陷湖盆水道-朵叶型重力流识别标志与沉积模式——以歧口凹陷歧南斜坡沙一段为例[A];第十三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4 李双文;张晶;姚军;龙礼文;胡凯峰;;陆相断陷盆地重力流水道沉积特征及其地震沉积学响应[A];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C];2015年

5 邹韵;李磊;王翔;;几内亚湾S区第四系重力流水道三维地震表征及其源-汇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6 张喜林;徐强;;金湖凹陷古近系戴南组重力流水道沉积特征[A];第十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贾德生;李文厚;陈强;张慧元;;内蒙古乌海摩尔沟地区胡鲁斯台组重力流研究[A];第十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杨琪;陈洪德;王峰;苏中堂;;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长6油层组古环境及重力流发育特征[A];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C];2015年

9 邓宏文;王红亮;祝永军;T.A.Cross;;重力流沉积基准面的识别方法及其在陆相盆地中应用[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10 刘化清;洪忠;张晶;苏明军;袁淑琴;王书香;;断陷湖盆重力流水道地震沉积学研究——以歧南地区沙一段为例[A];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刘诗平;海底“泥石流”是什么?[N];中国矿业报;2017年

2 可可;重力流电镀工艺助力镀锌钢生产[N];中国冶金报;2011年

3 记者 刘萍;福建多项世界领先发明创新亮相6·18[N];中国建设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潘树新;大型坳陷湖盆深水重力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2 田洁;南海西北陆坡区新生代碳酸盐台地周缘深水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5年

3 李云;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中新统珠江组深水沉积学[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生兴;重力注水再淹没流动不稳定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2 刘玉静;大高差重力流多级减压输水管道水锤防护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3 王春凌;适用于模拟水下重力流的湍流模型的比较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2年

4 张书超;反重力流流动与传热特性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冯乐;青海文巴地地区下—中三叠统隆务河组沉积环境分析与重力流特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6 翟龙;长距离高落差重力流输水管道水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付超;塔东却尔却克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8 李晓燕;长距离重力流输水管道水锤防护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9 孙丽梅;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嫩江组一、二段陆相重力流沉积学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10 辛亚娟;长距离重力流输水管道系统的水锤防护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80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2680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6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